滤毒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29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净化通风设备,即滤毒通风装置。其特点是:风机和一、二、三、四级过滤器均安装于圆筒形罐体内,形成一体化结构,便于安装使用。由二、三、四级组成的圆筒形过滤器单元,用法兰和密封圈轴向安装于连接板上,体积小、风量大、更换简便快速。本装置出口风量为300m↑[3]/h,出口全压310Pa,滤毒时间大于30分钟。平时,装有二级中滤器的净化通风系统,能经常供给100m↑[3]/h,100Pa的清洁空气。本滤毒通风装置用于防毒工事、车辆、方舱、核电站等,可滤除放射性尘埃、化学毒剂和生物战剂,是核化集体防护系统的关键设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净化通风设备。滤毒通风装置是一种用于被污染空气包围着的密闭空间的净化通风设备,安装于防毒工事、车辆、方舱、核电站等,用于滤除污染空气中的放射性尘埃、化学毒剂和生物战剂等有毒物质,保障待蔽人员呼吸所需要的清洁空气,并可使待蔽空间形成超压,阻止外界受污染空气的进入,它是核化集体防护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德国专利DE3545664公开一种“被有毒气体包围的密闭空间的通风设备”,它具有与风机串联排列的三级过滤器,风机位于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第一级过滤器用于滤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第二级用于滤除气溶胶,第三级用于净化有害物质。在第二和第三级过滤器之间装有由阀门控制的傍通管,以便在需要时使气体傍通。该通风设备可在有毒气体中使用。其主要缺点是设备庞大,结构复杂,操作使用不方便,不便于整体安装和更换滤芯,而且在第二和第三级过滤器之间连接一套繁杂的傍通管路和控制阀门。要达到出口风量为300m3/h、出口压力300Pa,防毒时间大于30分钟的设计要求,装备的体积将十分庞大,极不适于战时安装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使用和维修方便,能满足战时需要的滤毒通风和平时能经常供给清洁空气的净化通风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滤毒通风装置,它包括各自独立工作的滤毒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通风系统。滤毒通风系统包括风机和一、二、三、四级过滤器,圆筒及上、下盖。一级过滤器为扁平状的微尘过滤器,安装于下盖进气管内,二级过滤器为气溶胶过滤器,三级过滤器为气体过滤器,四级过滤器为毒气过滤器。二、三、四级过滤器构成一个圆筒形的过滤单元,用法兰和密封圈轴向连接于圆筒体的连接板上。在连接板与风机之间设置圆锥形导流罩,圆筒体上有一排气管。空气净化通风系统,由风机、两个中滤器组成并置于圆筒体和上盖之内。两系统被隔板隔开,互相独立,又安装于同一个圆筒体内。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和效果是结构紧凑、体积小,战平结合。风机和所有过滤器等均安装于筒体内,形成一体化结构,便于战时安装使用及平时经常使用。本装置在体积小的情况下能得到较大的通风量,且更换滤芯(即过滤单元)简便快速。本装置滤毒通风的出口风量为300m3/h,出口压力为310Pa,滤毒时间大于30分钟。而空气净化通风的出口风量为100m3/h,出口压力为100Pa。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具体描述图一为滤毒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A为滤毒通风系统,B为空气净化通风系统。一种滤毒通风装置,它包括圆筒5、下盖2、上盖17组成的罐体。下盖2连有进气管2,圆筒5侧面连有排气管21和排气管I20,上盖17连有进气管I19,圆筒5外有支脚22一对,作为固定安装用。圆筒5内设置圆锥形导流罩6,一级过滤器1安装在进气管2内,在一级过滤器1与锥形导流罩6之间装有风机4,由孔板10、二级过滤器11、三级过滤器12、四级过滤器13组成的过滤单元,为圆筒形,由圆形密封圈8、9密封,用法兰安装于连接板7上;用隔板14隔开的B系统,安装有风机16、中滤器II15及中滤器I18和进气管I19。在本实施例中,一级过滤器1,即微尘过滤器,其滤芯为两层无纺布,可除去10微米以上的微尘,过滤效率达98%;二级过滤器11,即气溶胶过滤器,其滤芯由九·五滤纸折叠成褶裙状,可过滤气溶胶,效率达99.999%;三级过滤器12即气体过滤器,其滤芯由喷涂活性碳的纤维织物制成,对有害气体,如CO,CO2,SO2等均有特殊的滤除效果。四级过滤器,即毒气过滤器,滤芯由活性碳KZ09填料组成,厚度70mm,能有效滤除氯化氰等化学战剂。风机4采用HDF-2.1A6多翼式离心风机,孔板10上钻有Ф10的通孔,其开孔率为48%。筒体5、下盖3、上盖17均采用Q235A钢板制作。而B系统的中滤器I18、中滤器II15的过滤材料为无纺布,风机采用HDF-1.0A型多翼式离心风机。本装置在战时污染空气的环境下运行时,受污染的空气用风机4由进气管2抽入,首先经过一级过滤器过滤后,经锥形导流罩6进入孔板10内腔,带压力的空气在内腔进行稳流,经稳流后空气经孔板10的小孔进入二级、三级、四级过滤器,经过滤后的清洁空气汇入圆筒5与过滤单元外圆之间的环形腔内,并由排气管21排出,供人员使用。密封圈8、密封圈9是密封污染空气使之不能进入清洁空气区内的。本装置的B系统,是在平时使用的空气净化系统。空气由进气管I19用风机16抽入,经中滤器I18及中滤器II15过滤后,由排气管I20排出清洁空气,供人员使用。本装置不使用时,均采用密封盖密封,使系统处于封闭状态。本装置外形尺寸为Ф406×1350mm,总重约110kg。经测试,A系统的通风量为300m3/h,出口全压310Pa,在氯化氰浓度为1mg/L的污染环境中防毒时间大于30分钟;而B系统的送风量为100m3/h,送风全压100Pa。权利要求1.一种滤毒通风装置,它包括风机(4)、一级过滤器(1)、二级过滤器(11)、三级过滤器(12)、四级过滤器(1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一级过滤器是扁平状的,二级、三级、四级过滤器组成一个圆筒形的过滤单元,安装于由圆筒(5)、下盖(3)、上盖(17)组成的罐体内,用法兰及密封圈(8)、(9)在轴向与连接板(7)连接,下盖(3)连有进气管(2),圆筒(5)侧面设有排气管(20)、(21),一级过滤器安装于进气管(2)内,风机(4)与连接板(7)之间设置锥形导流罩(6),密封圈(8)、(9)将密封污染空气,使之不能进入清洁空气区内,孔板(10)将稳定带压空气,并将使空气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滤毒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罐体的上盖(17)装有进气管I(19)、风机(16),并设置有中滤器I(18)、中滤器II(15)的两级过滤,经净化后的清洁空气由排气管I(20)排出。此空气净化系统用隔板(14)隔开,使滤毒通风和空气净化通风这两个各自独立的工作系统,装于圆筒形的罐体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净化通风设备,即滤毒通风装置。其特点是:风机和一、二、三、四级过滤器均安装于圆筒形罐体内,形成一体化结构,便于安装使用。由二、三、四级组成的圆筒形过滤器单元,用法兰和密封圈轴向安装于连接板上,体积小、风量大、更换简便快速。本装置出口风量为300m文档编号F24F3/16GK1335188SQ00106229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蔡明灼, 宋德荣, 王庆禄, 张春福, 李明贤 申请人:北京华怡净化科技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毒通风装置,它包括风机(4)、一级过滤器(1)、二级过滤器(11)、三级过滤器(12)、四级过滤器(1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一级过滤器是扁平状的,二级、三级、四级过滤器组成一个圆筒形的过滤单元,安装于由圆筒(5)、下盖(3)、上盖(17)组成的罐体内,用法兰及密封圈(8)、(9)在轴向与连接板(7)连接,下盖(3)连有进气管(2),圆筒(5)侧面设有排气管(20)、(21),一级过滤器安装于进气管(2)内,风机(4)与连接板(7)之间设置锥形导流罩(6),密封圈(8)、(9)将密封污染空气,使之不能进入清洁空气区内,孔板(10)将稳定带压空气,并将使空气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灼宋德荣王庆禄张春福李明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怡净化科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