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质格栅破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203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解质格栅破碎系统,包括料斗,料斗下端的出料口处沿横向设置有第一破碎格栅,第一破碎格栅的正下方沿横向设置有第二破碎格栅。以解决目前电解质破碎系统效率低,破碎质量差的问题。属于电解质清理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质格栅破碎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解质格栅破碎系统,属于电解质清理

技术介绍
目前,电解质破碎一般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效果差,常常因无法满足破碎需求而进行多次破碎,效率低,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急需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解质格栅破碎系统,以解决目前电解质破碎系统效率低,破碎质量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电解质格栅破碎系统,包括料斗,料斗下端的出料口处沿横向设置有第一破碎格栅,第一破碎格栅的正下方沿横向设置有第二破碎格栅。前述破碎系统中,所述第一破碎格栅和第二破碎格栅均包括支架、多个平行并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破碎辊和两个驱动电机,任一相邻两个破碎辊均分别由两个驱动电机驱动,且两个驱动电机转向相反,破碎辊上均固定有破碎齿;前述破碎系统中,所述第二破碎格栅中破碎辊上的破碎齿的密度大于第一破碎格栅的破碎辊上的破碎齿的密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上下两组破碎格栅由上至下依次对电解质进行破碎,破碎效率高,质量好,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破碎齿的密度和尺寸,使用更为灵活,该破碎装置整体结构极为简单,设备制作成本低,原理简单可靠,且可根据需要使用不同孔径的漏斗,能够实现大量电解质的快速破碎,劳动强度也更低,适宜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破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解质格栅破碎系统,包括料斗1,料斗1下端的出料口处沿横向设置有第一破碎格栅2,第一破碎格栅2的正下方沿横向设置有第二破碎格栅3,第一破碎格栅2和第二破碎格栅3均包括支架4、多个平行并转动设于支架4上的破碎辊5和两个驱动电机6,任一相邻两个破碎辊5均分别由两个驱动电机6驱动,且两个驱动电机6转向相反,破碎辊5上均固定有破碎齿7,且第二破碎格栅3中破碎辊5上的破碎齿7的密度大于第一破碎格栅2的破碎辊5上的破碎齿7的密度。使用时,电解质输送机将大块电解质输送至进料斗1,进入破碎系统,破碎装置由两两相向转动的多组破碎辊5组成,每组破碎辊5上装有破碎齿7(刀片),当电解质抽进入系统后,相向转动的破碎辊5上的刀片将大块电解质破碎,通过一级或多级破碎格栅组合,可实现多级破碎,达到要求的粒度,每级破碎辊由固定在格栅两端两台电机通过链条链轮驱动,旋转方向相反,形成相对的旋转运动,以对电解质进行破碎,破碎格栅可直接与进料的料斗法兰连接,简单实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质格栅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料斗(1)下端的出料口处沿横向设置有第一破碎格栅(2),第一破碎格栅(2)的正下方沿横向设置有第二破碎格栅(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质格栅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料斗(1)下端的出料口处沿横向设置有第一破碎格栅(2),第一破碎格栅(2)的正下方沿横向设置有第二破碎格栅(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解质格栅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格栅(2)和第二破碎格栅(3)均包括支架(4)、多个平行并转动设于支架(4)上的破碎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伟佘建敏叶思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莱利斯机械设计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