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95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40
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包括矿料配料仓、储水装置、环氧乳化沥青储罐、矿粉储罐和螺旋输送拌和装置;螺旋输送拌和装置水平设置,螺旋输送拌和装置上依次设置矿料输送口、输水口、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和矿粉输送口;矿料配料仓、储水装置、环氧乳化沥青储罐和矿粉储罐分别通过矿料输送口、输水口、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和矿粉输送口与螺旋输送拌和装置内部连通;较之传统直立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大幅度降低地基强度要求;入料口高度仅需3~5m,大幅度减小材料输送的能耗,更为节能环保;拌和时不存在矿料坠落风险,有效保障了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
本技术属于路面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及应用研究中,其制备方法为:先将粗细集料加入到拌和设备中拌和均匀,再加入所需量的拌和用水量,拌至集料表面完全湿润,然后加入所需量的环氧乳化沥青,继续拌和1min左右,再加入矿粉,继续拌和直至混合料均匀,最后得到成品。所述的拌和设备,一般指沥青混合料拌和楼。传统沥青混合料拌和楼为直立式,由上至下分别布置振动筛、热骨料仓、计量搅拌系统、成品料仓、卸料层等。传统沥青混合料拌和楼高度一般可达28m以上。例如,最新型的德基50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楼,高度为30m。这种由上至下的布置方式存在诸多缺点,例如,重量过于集中,对地基强度要求非常高,不利建厂;入料口高度过高(一般位于拌和楼顶部),需要将数千吨原材料由地面储料仓、矿粉储罐和沥青储罐输送至半空,产生大量不必要的能耗;振动筛高度过高,矿料振动时存在坠落风险,对生产安全造成威胁。现有的还有包括主楼、副楼以及运载装置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将传统沥青混合料拌和楼改造为主楼、副楼,并通过运载装置连接,使拌和楼高度降低一半左右,但其高度仍达15m以上,未能充分解决能耗问题、生产安全问题以及重量过于集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包括矿料配料仓、储水装置、环氧乳化沥青储罐、矿粉储罐和螺旋输送拌和装置;螺旋输送拌和装置水平设置,螺旋输送拌和装置上依次设置有矿料输送口、输水口、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和矿粉输送口;矿料配料仓、储水装置、环氧乳化沥青储罐和矿粉储罐分别通过矿料输送口、输水口、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和矿粉输送口与螺旋输送拌和装置内部连通;螺旋输送拌和装置包括壳体、驱动装置、传动长轴和螺旋叶片;壳体为长条形壳体,壳体内部沿轴向设置有传动长轴,螺旋叶片设置在传动长轴上;壳体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传动长轴的端部,传动长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壳体端部内侧;矿料配料仓包括输送带、外壳、接料斗和配料口;输送带设置在外壳内部,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接料斗,外壳上表面在与接料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配料口。进一步的,传动长轴包括若干传动轴,若干传动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形成传动长轴。进一步的,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长轴端部。进一步的,壳体靠近传动长轴末端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进一步的,螺旋输送拌和装置设置在水平支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通过采用螺旋输送拌和装置,实现了拌和设备的水平放置。较之传统直立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大幅度降低了地基强度要求;入料口高度仅需3~5m,大幅度减小了原材料输送过程中的能耗,更为节能环保;拌和时不存在矿料坠落风险,有效保障了生产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螺旋输送拌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矿料配料仓;2为储水装置;3为环氧乳化沥青储罐;4为矿粉储罐;5为螺旋输送拌和装置;6为驱动装置;7为传动轴;8为螺旋叶片;9为联轴器;10为矿料输送口;11为输水口;12为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13为矿粉输送口;14为出料口;15为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包括矿料配料仓1、储水装置2、环氧乳化沥青储罐3、矿粉储罐4和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水平设置,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上依次设置有矿料输送口10、输水口11、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12和矿粉输送口13;矿料配料仓1、储水装置2、环氧乳化沥青储罐3和矿粉储罐4分别通过矿料输送口10、输水口11、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12和矿粉输送口13与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内部连通;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包括壳体15、驱动装置6、传动长轴和螺旋叶片8;壳体15为长条形壳体,壳体15内部沿轴向设置有传动长轴,螺旋叶片8设置在传动长轴上;壳体15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连接传动长轴的端部,传动长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壳体15端部内侧;矿料配料仓1包括输送带、外壳、接料斗和配料口;输送带设置在外壳内部,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接料斗,外壳上表面在与接料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配料口。传动长轴包括若干传动轴7,若干传动轴7之间通过联轴器9连接形成传动长轴。驱动装置6为驱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长轴端部。壳体15靠近传动长轴末端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14。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设置在水平支架上。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矿料配料仓1、储水装置2、环氧乳化沥青储罐3、矿粉储罐4和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图2为本技术的螺旋输送拌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矿料配料仓1、储水装置2、环氧乳化沥青储罐3和矿粉储罐4分别通过矿料输送口10、输水口11、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12和矿粉输送口13与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内部连通。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水平放置,由驱动装置6、传动轴7、联轴器9组成;驱动装置6安装于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的前端;传动轴7安装有螺旋叶片8;传动轴7由驱动装置6控制转动,并带动螺旋叶片8旋转,完成材料的输送、拌和;传动轴7之间由联轴器9接驳,以协同工作;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的末端安装有出料口14,得到成品材料。上述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设计配比在矿料配料仓1中装入所需量的矿料并筛分;在储水装置2中加入所需量的拌和用水;在环氧乳化沥青储罐3中加入所需量的环氧乳化沥青;在矿粉储罐4中加入所需量的矿粉。2)启动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由驱动装置6控制传动轴7转动,并带动螺旋叶片8旋转。分别通过矿料输送口10、输水口11、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12和矿粉输送口13,将矿料配料仓1、储水装置2、环氧乳化沥青储罐3和矿粉储罐4中的矿料、水、环氧乳化沥青和矿粉传输至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3)矿料在螺旋叶片8的旋转作用下拌和、向前传输,在经过输水口11时,与水拌和,矿料表面变得湿润;在经过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12时,与环氧乳化沥青拌和;在经过矿粉输送口13时,与矿粉拌和,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成型;在经过出料口14时,得到成品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矿料配料仓(1)、储水装置(2)、环氧乳化沥青储罐(3)、矿粉储罐(4)和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水平设置,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上依次设置有矿料输送口(10)、输水口(11)、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12)和矿粉输送口(13);矿料配料仓(1)、储水装置(2)、环氧乳化沥青储罐(3)和矿粉储罐(4)分别通过矿料输送口(10)、输水口(11)、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12)和矿粉输送口(13)与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内部连通;/n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包括壳体(15)、驱动装置(6)、传动长轴和螺旋叶片(8);壳体(15)为长条形壳体,壳体(15)内部沿轴向设置有传动长轴,螺旋叶片(8)设置在传动长轴上;壳体(15)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连接传动长轴的端部,传动长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壳体(15)端部内侧;/n矿料配料仓(1)包括输送带、外壳、接料斗和配料口;输送带设置在外壳内部,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接料斗,外壳上表面在与接料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配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矿料配料仓(1)、储水装置(2)、环氧乳化沥青储罐(3)、矿粉储罐(4)和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水平设置,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上依次设置有矿料输送口(10)、输水口(11)、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12)和矿粉输送口(13);矿料配料仓(1)、储水装置(2)、环氧乳化沥青储罐(3)和矿粉储罐(4)分别通过矿料输送口(10)、输水口(11)、环氧乳化沥青输送口(12)和矿粉输送口(13)与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内部连通;
螺旋输送拌和装置(5)包括壳体(15)、驱动装置(6)、传动长轴和螺旋叶片(8);壳体(15)为长条形壳体,壳体(15)内部沿轴向设置有传动长轴,螺旋叶片(8)设置在传动长轴上;壳体(15)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连接传动长轴的端部,传动长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留红张书建陈忠达宋勇薛鹏涛牛小虎郭孟卓冯志慧古献军张凯茹任铁军赵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许昌华杰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