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怡天专利>正文

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救援气囊和骑行马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34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救援气囊和骑行马甲,主要涉及救援设施领域。包括壳体模块,其一端为用于与高压气瓶密封连接的触发端,壳体内贯通的设有安装腔,壳体上设置限位孔和出气孔;撞针模块,设置于安装腔内,撞针模块包括针头和针座,针头的尖端指向触发端,针座能够沿安装腔内密封滑动,针座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模块,包括相连接的拉绳和限位球,限位球贯穿限位孔且其球冠部落在限位槽内;弹簧模块,设置在安装腔内,用于为针座提供向触发端滑动的弹力,使限位孔与限位球相接触的触点位于限位槽与限位球相接触的触点所在径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更好操控、更低成本、更易加工,市场前景非常好。

A high pressure gas cylinder trigger, rescue air bag and riding v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救援气囊和骑行马甲
本技术涉及救援设施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救援气囊和骑行马甲。
技术介绍
现在骑摩托车、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若是骑摩托车、电动车的人遇到交通事故,由于惯性会被甩出,目前现有技术有通过在撞击等意外发生时,触发高压气瓶对气囊充气的结构,通过充气气囊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对高压气瓶的触发结构基本都是依靠单一组件对可拆卸限位组件的挤压实现固定,其加工难度和成本较高,不利于实现普遍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救援气囊和骑行马甲,它更好操控、更低成本、更易加工,市场前景非常好。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包括:壳体模块,包括壳体,其一端为用于与高压气瓶密封连接的触发端,所述壳体内贯通的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上设置限位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置于限位孔与触发端之间;撞针模块,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撞针模块包括针头和针座,所述针头的尖端指向触发端,所述针座能够沿安装腔内密封滑动,所述针座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包括相连接的拉绳和限位球,所述限位球贯穿限位孔且其球冠部落在限位槽内;弹簧模块,设置在安装腔内,用于为针座提供向触发端滑动的弹力,使所述限位孔与限位球相接触的触点位于所述限位槽与限位球相接触的触点所在径线的上方。所述针座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安装腔的内壁相接触实现针座与安装腔的密封。所述壳体上还固定有用于固定气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弹簧模块为直线弹簧。所述针头上设有开口在尖端的盲孔,所述针头的侧壁上设有与盲孔相连通的气槽。所述气槽为锯片铣刀铣削加工的弧形槽。所述出气孔与气槽在周向上的位置相对应。一种救援气囊,包括气囊和如上述的高压气瓶触发器,所述出气孔与气囊密封连通。一种骑行马甲,包括马甲本体、气囊何如上述的高压气瓶触发器,所述触发器的出气孔与气囊相连通,且所述气囊环绕固定在马甲本体里侧。所述拉绳的长度是30-50cm,用于挂在非机动车的车把位置。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触发器对限位球的固定,是通过弹簧将针座向触发端的顶紧,使得限位槽(在限位球远离触发端的一侧与限位球接触顶紧)与限位孔(在限位球接近触发端的一侧与限位球顶紧)分别在限位球的前后两侧对限位球顶紧,且接触的触点之间的连线相比限位球的径线要略小,从而通过三个组件的配合,对限位球实现固定。这种固定的结构更容易安装和实现,相比传统直接通过外壳上的孔对限位件最宽位置的挤压,更加易于加工、安装,成本也大大降低。更加利于普及和大众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附图3的AA剖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针头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限位球;2、环座;3、直线弹簧;4、针头;5、针座;6、限位槽;7、壳体;8、安装腔;9、触发端;10、出气孔;11、限位孔;12、盲孔;13、气槽;14、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主要用于触发高压气瓶的瓶口密封,使其快速释放气体,对用于救援的气囊进行充气。现在的触发装置,使用触发针对高压气瓶刺穿的触发一般采用以下结构:在固定撞针的针座5上设置限位槽6,在内装撞针的套壳上设置卡槽,用一个球形或类球形的限位部件去限位和实现触发。其中,对限位件的固定通过卡槽完成,具体方式是通过在壳体7上的卡槽卡在限位件最宽的位置,实现对最宽位置的挤压固定;限位块的一部分暴露在装置外并连接拉绳,限位块的另一部分在壳体7内针座5上的限位槽6里,从而将针座5固定在壳体7的卡槽处。触发的方法是将限位块拔下,针座5后方的弹簧就将撞针前推至刺穿瓶口。上述对最宽位置的挤压固定结构在加工上要求较高,成本也较高,在工艺和价格上都较难控制。在此基础上我们团队改进上述常用的固定及触发结构,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更好操控、低成本、易加工的结构,具体方案是:包括壳体7模块、限位模块、撞针模块、弹簧模块。1)限位模块包括限位球1,限位球1上设有螺孔,螺孔内螺纹配合有螺钉,螺钉暴露在限位球1外部的部分为圆柱体的环座2,所述环座2远离限位球1的外侧端面上设有盲孔12,盲孔12内设有用于将此螺钉上紧到限位球1上的十字花槽,所述环座2外套有皮套,所述环座2上贯穿的设有通孔,通孔内栓有拉绳,用于挂在其他设备或者主动的拉拽,实现对限位球1的拉出脱离。这种结构非常便于加工。2)弹簧模块弹簧模块是直线弹簧3,安装在壳体7模块内,用于为撞针模块对瓶口方向的撞击提供弹性力。3)撞针模块包括针头4和针座5,所述针头4一端设有用于刺破高压气瓶封口的针尖,另一端固定在针座5上。所述针座5外壁上沿周向的设有一圈密封圈14,密封圈14用于实现针座5与壳体7内安装腔8之间的密封,使得位于针座5前方的安装腔8为封闭结构,便于气流从预设的出气孔10向气囊充气。所述针座5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用于沉落放入限位球1。4)壳体7模块所述壳体7模块包括壳体7,为直筒套体结构,所述壳体7为橡胶塑料注塑加工的,所述壳体7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端贯通的安装腔8,所述安装腔8的一端为用于与高压气瓶螺纹连接的触发端9,故设有内螺纹,所述安装腔8的另一端设有金属帽,所述安装腔8内自金属帽一端至触发端9依次设有弹簧模块和撞针模块,所述撞针模块的针头4指向触发端9,所述安装腔8在与触发端9相邻的一端边缘处设有出气孔10,所述出气孔10用于与气囊配合对气囊充气。所述壳体7模块上设有与安装腔8连通的限位孔11,所述限位球1贯穿限位孔11落于针座5的限位槽6内,所述弹簧自针座5远离针头4(远离触发端9)的一端被直线弹簧3顶紧,使所述限位孔11与限位球1相接触的触点位于所述限位槽6与限位球1相接触的触点所在径线的上方。另外,安装后,在限位球1被固定后,所述环座2指向远离触发端9的一侧,因为这个角度下去拉拽本限位球1,是最省力,最容易解除限位槽6和限位孔11对限位球1的挤压的。实施例2: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针头4,本示例中,针头4的结构如下:包括针体,所述针体为常规的圆柱形直线针体,所述针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模块,包括壳体,其一端为用于与高压气瓶密封连接的触发端,所述壳体内贯通的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上设置限位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置于限位孔与触发端之间;/n撞针模块,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撞针模块包括针头和针座,所述针头的尖端指向触发端,所述针座能够沿安装腔内密封滑动,所述针座上设有限位槽;/n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包括相连接的拉绳和限位球,所述限位球贯穿限位孔且其球冠部落在限位槽内;/n弹簧模块,设置在安装腔内,用于为针座提供向触发端滑动的弹力,使所述限位孔与限位球相接触的触点位于所述限位槽与限位球相接触的触点所在径线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模块,包括壳体,其一端为用于与高压气瓶密封连接的触发端,所述壳体内贯通的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上设置限位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置于限位孔与触发端之间;
撞针模块,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撞针模块包括针头和针座,所述针头的尖端指向触发端,所述针座能够沿安装腔内密封滑动,所述针座上设有限位槽;
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包括相连接的拉绳和限位球,所述限位球贯穿限位孔且其球冠部落在限位槽内;
弹簧模块,设置在安装腔内,用于为针座提供向触发端滑动的弹力,使所述限位孔与限位球相接触的触点位于所述限位槽与限位球相接触的触点所在径线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安装腔的内壁相接触实现针座与安装腔的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气瓶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固定有用于固定气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怡天
申请(专利权)人:林怡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