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苗移栽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17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蔬菜苗移栽器具,包括导向部、握持部、控制板,所述导向部为上下开口的空心筒体,所述握持部固定设置于导向部的外壁上部,所述控制部包括牵拉机构、连杆机构、开合嘴,牵拉机构的上端与导向部外壁铰接连接,下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开合嘴的上端连接,开合嘴的下端设置尖部,在开合嘴与导向筒外壁底部之间设置下铰接轴,连杆机构的下端与下铰接轴铰接,开合嘴的上端与下铰接轴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筒体通常设置为0.8‑1.2米的高度,人员只需直立站立即可操作,人员身体舒适,通过导向部的筒体将种苗送至地面穴坑内部,通过开合嘴在地面挖出一个坑穴,供种苗根部埋入,还通过定距部对相邻两颗种苗之间的距离进行定位。

A device for transplanting vegetable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苗移栽器具
本技术涉及农业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蔬菜苗移栽器具。
技术介绍
蔬菜苗或种苗在移栽时,通常采用人工移栽,即,人员利用铲子或其他器械在地面挖出一个穴坑,再将种苗载入坑内,每颗种苗都是此种方式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人员需要弯腰或蹲下操作,人员身体承受劳累程度较强,腰部和腿部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必要提出一种蔬菜苗移栽器具。一种蔬菜苗移栽器具,包括导向部、握持部、控制板,所述导向部为上下开口的空心筒体,所述握持部固定设置于导向部的外壁上部,所述控制部包括牵拉机构、连杆机构、开合嘴,牵拉机构的上端与导向部外壁铰接连接,下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开合嘴的上端连接,开合嘴的下端设置尖部,在开合嘴与导向筒外壁底部之间设置下铰接轴,所述连杆机构的下端与下铰接轴铰接,开合嘴的上端与下铰接轴铰接。优选的,握持部包括两个横向握杆,所述握杆设置于把手上方,用于操作人员手掌握持。优选的,所述牵拉机构包括把手、拉簧,所述把手为L型杆,把手的弯折点与导向部的外部通过上铰接轴铰接,把手的长臂设置于握杆下方,短臂与连杆机构铰接,所述拉簧连接于把手的短臂与导向部侧壁之间。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下连杆、滑套,所述滑套换套于导向部筒体外壁上,上连杆的上端与把手的短臂连接,下端与滑套连接,下连杆的上端与滑套连接,下端与开合嘴的上端铰接。优选的,还在导向部的外壁底部设置固定套、第一连杆,固定套与导向部外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套固定连接,还在开合嘴的侧壁上部设置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杆的下端铰接。优选的,在导向部的上端口部设置导向扩口。优选的,所述开合嘴包括三瓣弧形片,每个弧形片的底部设置尖部。优选的,所述蔬菜苗移栽器具还包括定距部,所述定距部包括柔性绳、设置于柔性绳两个端部的左掌板、右掌板,在导向部的筒体底部侧壁上设置连接环,所述柔性绳穿过连接环,柔性绳相对于导向部左右滑动,还在柔性绳上设置左限位块、右限位块,左限位块靠近左掌板设置,右限位块靠近右掌板设置。本技术中,筒体通常设置为0.8-1.2米左右的高度,人员只需直立站立即可操作,人员身体舒适,通过导向部的筒体将种苗送至地面穴坑内部,通过开合嘴在地面挖出一个坑穴,供种苗根部埋入,还通过定距部对相邻两颗种苗之间的距离进行定位。附图说明图1、2、3为蔬菜苗移栽器具的三个角度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各步骤示意图。图中:导向部10、筒体11、固定套12、第一连杆13、连接环14、握持部20、横向握杆21、控制板30、把手31、拉簧32、上连杆33、下连杆34、滑套35、开合嘴36、第二连杆361、定距部40、柔性绳41、左掌板42、右掌板43、左限位块44、右限位块45、蔬菜苗移栽器具100、种苗200、左脚300、右脚4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参见图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蔬菜苗移栽器具100,包括导向部10、握持部20、控制板30,所述导向部10为上下开口的空心筒体11,所述握持部20固定设置于导向部10的外壁上部,所述控制部包括牵拉机构、连杆机构、开合嘴36,牵拉机构的上端与导向部10外壁铰接连接,下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开合嘴36的上端连接,开合嘴36的下端设置尖部,在开合嘴36与导向筒外壁底部之间设置下铰接轴,所述连杆机构的下端与下铰接轴铰接,开合嘴36的上端与下铰接轴铰接。进一步,握持部20包括两个横向握杆21,所述握杆设置于把手31上方,用于操作人员手掌握持。进一步,所述牵拉机构包括把手31、拉簧32,所述把手31为L型杆,把手31的弯折点与导向部10的外部通过上铰接轴铰接,把手31的长臂设置于握杆下方,用于操作人员手指握持,短臂与连杆机构铰接,所述拉簧32连接于把手31的短臂与导向部10侧壁之间。进一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33、下连杆34、滑套35,所述滑套35换套于导向部10筒体11外壁上,上连杆33的上端与把手31的短臂连接,下端与滑套35连接,下连杆34的上端与滑套35连接,下端与开合嘴36的上端铰接,以通过牵拉把手31,将上连杆33、滑套35、下连杆34拉动相对于筒体11向上滑动,进而带动开合嘴36开合。所述滑套35换套于筒体11外壁上,形成连杆机构上下移动的导向套。进一步,还在导向部10的外壁底部设置固定套12、第一连杆13,固定套12与导向部10外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3的一端与固定套12固定连接,还在开合嘴36的侧壁上部设置第二连杆361,第二连杆361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3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61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杆34的下端铰接。以通过三连杆结构实现开合嘴36的开合控制。进一步,在导向部10的上端口部设置导向扩口。进一步,所述开合嘴36包括三瓣弧形片,每个弧形片的底部设置尖部。进一步,所述蔬菜苗移栽器具还包括定距部40,所述定距部40包括柔性绳41、设置于柔性绳41两个端部的左掌板42、右掌板43,在导向部10的筒体11底部侧壁上设置连接环14,所述柔性绳41穿过连接环14,柔性绳41相对于导向部10左右滑动,还在柔性绳41上设置左限位块44、右限位块45,左限位块44靠近左掌板42设置,右限位块45靠近右掌板43设置。使用本器具栽苗时,人员双手的手掌放置在握杆上,将器具向上提起然后向下按压,下降的器具的的开合嘴36此处处于闭合状态,形成尖部,插入土壤中;然后,人员将手指握住把手31,手指向手掌靠拢收回,拉动把手31向上抬起,此时,把手31的短臂拉动连杆机构上移,连杆机构的下端拉动开合嘴36分离,分离的同时,开合嘴36的尖部在土壤中挖出一个小坑,此时导向部10内部全部连通,另外一名人员将种苗沿着上部开口投向导向部10的筒体11内部,种苗沿着导向部10向下滑动,从打开的开合嘴36中滑出,落入地面小坑内;然后人员提拉握杆和把手31,将器具提起,离开地面,开合嘴36周围的土壤向小坑覆盖,将小坑及内部的种苗根部填满覆盖,实现一个种苗200的栽种。以下介绍利用定距部40定位的过程:参见图6中B1、B2、B3、B4四个步骤来说明。B1步骤,人员提起筒体11,向下按压,牵拉把手31,打开开合嘴36,将种苗200沿着导向扩口投入筒体11内部,完成第一个种苗200的种植,此时人员用右脚400踩住右掌板43;B2步骤,提起筒体11,将筒体11向前送出,待柔性绳41的左限位块44与筒体11的连接环14卡紧后,由于此时人员右脚踩住右掌板43,柔性绳41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蔬菜苗移栽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部、握持部、控制板,所述导向部为上下开口的空心筒体,所述握持部固定设置于导向部的外壁上部,所述控制板包括牵拉机构、连杆机构、开合嘴,牵拉机构的上端与导向部外壁铰接连接,下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开合嘴的上端连接,开合嘴的下端设置尖部,在开合嘴与导向筒外壁底部之间设置下铰接轴,所述连杆机构的下端与下铰接轴铰接,开合嘴的上端与下铰接轴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苗移栽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部、握持部、控制板,所述导向部为上下开口的空心筒体,所述握持部固定设置于导向部的外壁上部,所述控制板包括牵拉机构、连杆机构、开合嘴,牵拉机构的上端与导向部外壁铰接连接,下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开合嘴的上端连接,开合嘴的下端设置尖部,在开合嘴与导向筒外壁底部之间设置下铰接轴,所述连杆机构的下端与下铰接轴铰接,开合嘴的上端与下铰接轴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苗移栽器具,其特征在于:握持部包括两个横向握杆,所述握杆设置于把手上方,用于操作人员手掌握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蔬菜苗移栽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机构包括把手、拉簧,所述把手为L型杆,把手的弯折点与导向部的外部通过上铰接轴铰接,把手的长臂设置于握杆下方,短臂与连杆机构铰接,所述拉簧连接于把手的短臂与导向部侧壁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蔬菜苗移栽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下连杆、滑套,所述滑套换套于导向部筒体外壁上,上连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彩玲买自珍撒金东曹少娜周丽娜杨建勋万鹏栾勇母养秀马永军牛永岐吴利晓杨进有赵永红厚俊代国鹏杨骞米治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