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13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40
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将昆虫成虫除杂清洗,得到昆虫原料A;S2、将昆虫原料A干燥和粉碎,得到昆虫颗粒B;S3、将昆虫颗粒B通过亚临界流体C1萃取,得到萃取混合液D;S4、将萃取混合液D置于蒸发罐,得到昆虫虫柏E和昆虫混合油F;S5、将昆虫混合油E进行减压气化,得到亚临界流体气体G和昆虫毛油H;S6、对S5中得到的亚临界流体气体G经过压缩冷凝液体后,得到回收亚临界流体C2;S7、对S5中得到的昆虫毛油H依次经过精炼得到昆虫成品油I。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取工艺简单,方便操作,能提高昆虫成品油I的获得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对亚临界流体可回收再利用更加环保。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insect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类农产品深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高达947.91微克,其各种营养成份居各类食品之首。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黄粉虫脂肪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提纯作为医用和化妆品用脂肪,能提高皮肤的抗皱功能,对皮肤病也有一定的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黄粉虫特有的甲壳素和抗菌肽,有降低血压、提高免疫、活化细胞、预防癌症、降血脂、降血压、调节血糖、抗衰老,调节机体环境等多种功能作用,可用于医药产品和保健产品;但是传统的压榨法提取黄粉虫油的得率在22%左右,而黄粉虫含油率在30%左右,压榨法最终造成约8%左右的黄粉虫油的浪费,得油率低,且生产成本高,大大降低产品的竞争优势;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昆虫油脂生产工艺操作简单,能提高昆虫成品油I的获得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对亚临界流体可回收再利用更加环保,值得推广。(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选取新鲜的昆虫成虫进行除杂清洗,得到昆虫原料A;S2、将得到的昆虫原料A进行干燥和粉碎,得到昆虫颗粒B;S3、将昆虫颗粒B置于亚临界萃取罐中,向亚临界萃取罐中加入亚临界流体C1,得到萃取混合液D;S4、将萃取混合液D置于蒸发罐,得到昆虫柏E和昆虫混合油F;S5、将得到的昆虫混合油E进行减压气化,得到亚临界流体气体G和昆虫毛油H;S6、对S5中得到的亚临界流体气体G经过压缩冷凝液体后,得到回收亚临界流体C2;S7、对S5中得到的粉虫毛油H依次经过精炼得到昆虫成品油I。优选的,S2中昆虫原料A的干燥步骤为:将昆虫原料A置于温度为40~55℃的环境内,直至昆虫原料A的含水率在8%以下。优选的,S2中粉碎后的昆虫原料A过25~35目筛。优选的,S3中亚临界萃取罐中的温度为23~27℃,压力为0.3~0.7MPa。优选的,S3中加入的亚临界流体C1为液化丁烷或液化丙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将S4中得到的昆虫柏E进行超微粉碎,得到昆虫蛋白粉J。优选的,S7中粉虫毛油H的精炼过程依次为过滤、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和脱蜡。优选的,S1中的昆虫成虫包括黄蜂成虫、蜜蜂成虫、蝉成虫、草蜢成虫、蟋蟀成虫、稻蝗成虫、柞蚕蛹成虫、蝇蛆成虫或黄粉虫成虫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利用亚临界溶剂(液化丁烷或液化丙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对昆虫进行萃取,该工艺对昆虫成品油I生产过程在低温下进行,昆虫油营养成分不会受到破坏,昆虫成品油I的提取率高达29%左右,昆虫成品油I品相好;该工艺操作简单可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一次性固定资产投入少,生产成本低,更加的环保节能并能最大限度保留昆虫油中的有益成分;另外,液化丁烷或液化丙烷的沸点低,液化丁烷或液化丙烷在昆虫成品油I中基本不残留,通过减压气化对液化丁烷或液化丙烷能回收再利用,大大提高其利用率;对于昆虫成品油I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昆虫柏E再进行超微粉碎,得到昆虫蛋白粉J,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企业的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选取新鲜的昆虫成虫进行除杂清洗,得到昆虫原料A;S2、将得到的昆虫原料A进行干燥和粉碎,得到昆虫颗粒B;S3、将昆虫颗粒B置于亚临界萃取罐中,向亚临界萃取罐中加入亚临界流体C1,得到萃取混合液D;S4、将萃取混合液D置于蒸发罐,得到昆虫柏E和昆虫混合油F;S5、将得到的昆虫混合油E进行减压气化,得到亚临界流体气体G和昆虫毛油H;S6、对S5中得到的亚临界流体气体G经过压缩冷凝液体后,得到回收亚临界流体C2;对加入的亚临界流体C1回收再利用,提高其使用率,节省成本。S7、对S5中得到的粉虫毛油H依次经过精炼得到昆虫成品油I。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S2中昆虫原料A的干燥步骤为:将昆虫原料A置于温度为40℃的环境内,直至昆虫原料A的含水率在7%以下。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S2中粉碎后的昆虫原料A过25目筛。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S3中亚临界萃取罐中的温度为23℃,压力为0.3MPa。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S3中加入的亚临界流体C1为液化丁烷;亚临界流体C1的沸点在0℃以下,其中,丁烷的沸点为-0.5℃,丁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加压后得到液态丁烷。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将S4中得到的昆虫柏E进行超微粉碎,得到昆虫蛋白粉J。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S7中粉虫毛油H的精炼过程依次为过滤、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和脱蜡。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S1中的昆虫成虫包括黄蜂成虫、蜜蜂成虫、蝉成虫、草蜢成虫、蟋蟀成虫、稻蝗成虫、柞蚕蛹成虫、蝇蛆成虫或黄粉虫成虫中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选取新鲜的昆虫成虫进行除杂清洗,得到昆虫原料A;S2、将得到的昆虫原料A进行干燥和粉碎,得到昆虫颗粒B;S3、将昆虫颗粒B置于亚临界萃取罐中,向亚临界萃取罐中加入亚临界流体C1,得到萃取混合液D;S4、将萃取混合液D置于蒸发罐,得到昆虫柏E和昆虫混合油F;S5、将得到的昆虫混合油E进行减压气化,得到亚临界流体气体G和昆虫毛油H;S6、对S5中得到的亚临界流体气体G经过压缩冷凝液体后,得到回收亚临界流体C2;对加入的亚临界流体C1回收再利用,提高其使用率,节省成本。S7、对S5中得到的粉虫毛油H依次经过精炼得到昆虫成品油I。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S2中昆虫原料A的干燥步骤为:将昆虫原料A置于温度为50℃的环境内,直至昆虫原料A的含水率在6%以下。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S2中粉碎后的昆虫原料A过30目筛。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S3中亚临界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S1、选取新鲜的昆虫成虫进行除杂清洗,得到昆虫原料A;/nS2、将得到的昆虫原料A进行干燥和粉碎,得到昆虫颗粒B;/nS3、将昆虫颗粒B置于亚临界萃取罐中,向亚临界萃取罐中加入亚临界流体C1,得到萃取混合液D;/nS4、将萃取混合液D置于蒸发罐,得到昆虫柏E和昆虫混合油F;/nS5、将得到的昆虫混合油E进行减压气化,得到亚临界流体气体G和昆虫毛油H;/nS6、对S5中得到的亚临界流体气体G经过压缩冷凝液体后,得到回收亚临界流体C2;/nS7、对S5中得到的昆虫毛油H依次经过精炼得到昆虫成品油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选取新鲜的昆虫成虫进行除杂清洗,得到昆虫原料A;
S2、将得到的昆虫原料A进行干燥和粉碎,得到昆虫颗粒B;
S3、将昆虫颗粒B置于亚临界萃取罐中,向亚临界萃取罐中加入亚临界流体C1,得到萃取混合液D;
S4、将萃取混合液D置于蒸发罐,得到昆虫柏E和昆虫混合油F;
S5、将得到的昆虫混合油E进行减压气化,得到亚临界流体气体G和昆虫毛油H;
S6、对S5中得到的亚临界流体气体G经过压缩冷凝液体后,得到回收亚临界流体C2;
S7、对S5中得到的昆虫毛油H依次经过精炼得到昆虫成品油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昆虫原料A的干燥步骤为:将昆虫原料A置于温度为40~55℃的环境内,直至昆虫原料A的含水率在8%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油脂生产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杰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佳诺佳宠物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