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和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13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在没有电动膨胀阀的毛细管的制冷剂回路和没有湿度传感器的空调装置中,也可防止结露。室内控制部(20)通过室内风扇电机(17M)进行室内风扇转速的自动控制。同时,室外控制部(19)按每个室内风扇的转速范围,在用于防止结露的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上限确定的运转频率设定范围内设定运转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装置的运转控制方法,特别涉及防止在对室内制冷的制冷运转时向室内供给冷却空气的排气口上结露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空调装置的制冷运转时,在室内的湿度高的状态,或供给室内的空气温度过低的状态下,有在排气口周边产生露而在室内滴下结露水,或产生白雾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技术根据压缩机运转时排气温度、吸气温度、线圈(coil)温度,校正目标排气温度,按照室内机的热交换器的干燥程度来控制电动膨胀阀,从而防止热交换器干燥引起的结露。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技术通过检测送风装置的送风量、室温、户外温度和湿度,并与各自对应的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限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转频率,从而抑制冷风排出造成的结露。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9201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1-65952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存在仅能应用在搭载了电动膨胀阀的空调装置的问题。而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需要湿度传感器,在传感器电路故障时有不能进行正确的控制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没有电动膨胀阀的毛细管的制冷剂回路和没有湿度传感器的空调装置中,可以防止结露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包括室内风扇、室内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它还包括转速控制部,进行所述室内风扇的转速的自动控制;以及运转频率设定部,按每个所述室内风扇的转速范围,在确定了用于防止结露的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上限的运转频率设定范围内设定所述运转频率。根据上述结构,转速控制部进行室内风扇的转速的自动控制。同时,运转频率设定部按每个室内风扇的转速范围,在确定了用于防止结露的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上限的运转频率设定范围内设定运转频率。这种情况下,所述运转频率设定部可以在从运转开始并经过规定时间前,作为没有运转频率上限的频率来设定所述运转频率。此外,所述运转频率设定部可以在所述室内风扇的转速在规定的低域基准转速以下时,经过规定时间后形成与低域基准转速以下的转速所属的所述室内风扇转速范围对应的运转频率。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室内风扇、室内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的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转速控制过程,进行所述室内风扇的自动控制;以及运转频率设定过程,按每个所述室内风扇的转速范围,在确定了用于防止结露的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上限的运转频率设定范围内设定所述运转频率。这种情况下,所述运转频率设定过程可以在从运转开始并经过规定时间前,作为没有运转频率上限的频率来设定所述运转频率。此外,所述运转频率设定过程也可以在所述室内风扇的转速在规定的低域基准转速以下时,经过规定时间后形成与低域基准转速以下的转速所属的所述室内风扇转速范围对应的运转频率。附图说明图1是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2是风速自动模式下室内风扇的转速和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关系说明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风速自动模式的制冷时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空调装置10大致包括压缩机11;压缩机电机11M;四通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电动膨胀阀14;室内热交换器15;制冷剂配管16;室内风扇17;室内风扇电机17M;室外风扇18;室外风扇电机18M;室外控制部19;室内控制部20;远程控制器收发光部21;以及远程控制器22。以下,为了简化表述,将远程控制器收发光部21记载为遥控器收发光部21,将远程控制器22记载为遥控器22。首先说明空调装置的概要动作。根据上述结构,空调装置10的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电动膨胀阀14和室内热交换器15通过制冷剂配管16来连接,构成所谓的冷冻循环。而且,通过四通阀12在室外控制部19的控制下,在制冷运转时(包含干燥运转和除霜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通过切换制冷剂流路,在室外热交换器13和室内热交换器15中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制冷或制热。此时,在室外控制部19的控制下,由室外风扇电机18M驱动的室外风扇18促进室外热交换器13的热交换。另一方面,在室内控制部20的控制下,由室内风扇电机17M驱动的室内风扇17促进室内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这种情况下,室内风扇17的旋转速度(相当于风速)的控制模式,有用户以手动方式进行指示的人工设定模式,以及室内控制部20按照预先设定的条件(室内温度等)自动地进行设定的自动设定模式(以下,称为风速自动模式)。遥控器22输出控制光信号,并通过遥控器收发光部21和室内控制部20控制空调装置10。下面说明空调装置的室内机侧的防止结露控制。图2是风速自动模式下室内风扇的转速和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关系说明图。再有,在图2中,用实线表示的斜线表示考虑到为了防止结露的安全率而将室内风扇的转速和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一一对应控制情况下的控制特性用一次近似直线表示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风速自动模式中,在进行室内风扇17的转速控制时,按室内风扇17的每个转速范围,在该转速范围中,在室内机的排气口附近不产生结露的条件下设定作为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上限的最高运转频率Fmax。以下,具体地说明。室内风扇17的转速R在风速自动模式中,以该室内风扇17的最高标准转速FAN_H(在控制状态下不能以比其大的转速动作的转速)为基准如下确定最高转速RMAX。RMAX=FAN_AT_H(rpm)此外,将最低转速RMIN设定得与该室内风扇17的最低标准转速FAN_AT_L(在控制状态下不能以低于它的转速动作的转速)相等。RMIN=FAN_AT_L另一方面,在以下说明的室内风扇17的每个转速R的范围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缩机的最高运转频率Fmax使用低域基准转速&FAN-L和中域基准转速&FAN-M确定为三级。这里,考虑到使用感等而适当确定低域基准转速&FAN-L和中域基准转速&FAN-M。(a)转速R的范围为R≤&FAN-L的情况(b)转速R的范围为&FAN-L<R≤&FAN-M的情况(c)转速R的范围为&FAN-M<R的情况下面按各转速R的范围具体说明。(a)转速R的范围为R≤&FAN-L的情况这种情况中,在室内风扇17转速是最低规格转速FAN_AT_L时的最高运转频率为F_AT_L,室内风扇17的转速是最高转速RMAX、即室内风扇17的转速是FAN_AT_H时的最低运转频率为F_AT_H的情况下,最高运转频率F_LIMIT_L由以下所示的式(1)表示。F_LIMIT_L=×(F_AT_H-F_AT_L)+F_AT_L+α ...(1)这里,α>0,该α的值是在室内风扇17的转速R的范围为R≤&FAN-L情况下实验求出在排气口附近不产生结露的值。(b)转速R的范围为&FAN-L<R≤&FAN-M的情况这种情况中,在室内风扇17转速是最低规格转速FAN_AT_L时的最高运转频率为F_AT_L,室内风扇17的转速是最高转速RMAX、即室内风扇17的转速是FAN_AT_H时的运转频率为F_AT_H的情况下,最高运转频率F_LIMIT_M由以下所示的式(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室内风扇、室内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速控制部,进行所述室内风扇的转速的自动控制;以及运转频率设定部,按每个所述室内风扇的转速范围,在确定了用于防止结露的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上限的运转频率设定范围内设定所述运转频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和也新船宏天野泰声松本公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电机空调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