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把手凹腔的板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934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车门、后备箱盖或油箱盖外盖的闭锁件或入口的板壳,该板壳构成把手凹腔,在所述板壳的外侧铰接有一个可手动枢转的覆盖活门,该覆盖活门与闭锁件的机械装置连接,以便打开车门、后备箱盖或油箱盖外盖,所述板壳和/或板壳外边缘作为增强材料具有由热塑性的聚丙烯或聚酯制成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至少一个尤其是织物的增强层,该增强层具有由聚丙烯、聚酯、金属、碳或芳族聚酰胺制成的带、纤维或线。

Plate and shell forming handl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构成把手凹腔的板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车门、后备箱盖或油箱盖外盖的闭锁件或入口的板壳,该板壳构成把手凹腔,在所述板壳的外侧铰接有一个可手动枢转的覆盖活门,该覆盖活门与闭锁件的机械装置连接,以便打开车门、后备箱盖或油箱盖外盖。
技术介绍
为了打开机动车的后备箱盖,已知设置把手凹腔,在其上铰接有覆盖活门,用手将该覆盖活门向上枢转,以便解锁并打开后备箱盖。在此已经表明,未经授权者为了打开后备箱尤其是通过锤击剧烈地破坏板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这样构造车门、后备箱盖或油箱盖外盖的闭锁件的板壳,使得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其被剧烈地砸开。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增加构件的稳定性,以改善和简化后续过程、如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任务以下述方式解决:所述板壳和/或板壳外边缘具有由热塑性的聚丙烯或聚酯制成的复合材料作为增强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至少一个(尤其是织物的)增强层,该增强层具有由聚丙烯、聚酯、金属、碳或芳族聚酰胺制成的带、纤维或线。这种板壳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抵抗外力、如锤击,从而大大增大了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的车门、后备箱盖或油箱盖外盖的闭锁件或入口的板壳(6),该板壳构成把手凹腔(7),在所述板壳的外侧铰接有一个可手动枢转的覆盖活门(3),该覆盖活门与闭锁件的机械装置连接,以便打开车门、后备箱盖或油箱盖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壳和/或板壳(6)外边缘具有由热塑性的聚丙烯或聚酯制成的复合材料作为增强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至少一个尤其是织物的增强层,该增强层具有由聚丙烯、聚酯、金属、碳或芳族聚酰胺制成的带、纤维或线。/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6 DE 102018008707.81.一种机动车的车门、后备箱盖或油箱盖外盖的闭锁件或入口的板壳(6),该板壳构成把手凹腔(7),在所述板壳的外侧铰接有一个可手动枢转的覆盖活门(3),该覆盖活门与闭锁件的机械装置连接,以便打开车门、后备箱盖或油箱盖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壳和/或板壳(6)外边缘具有由热塑性的聚丙烯或聚酯制成的复合材料作为增强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至少一个尤其是织物的增强层,该增强层具有由聚丙烯、聚酯、金属、碳或芳族聚酰胺制成的带、纤维或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壳(6)和/或板壳外边缘的材料是自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具有由热塑性的聚丙烯、聚酯或芳族聚酰胺制成的多个叠置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壳,其特征在于,由均质聚丙烯膜、含共聚物的聚烯烃膜、均质聚酯膜或含共聚物的聚酯膜制成的层与增强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罗林R·S·维宁克
申请(专利权)人:KL复合和层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