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食水果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果保鲜
,具体是一种即食水果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猕猴桃、百香果、火龙果、苹果、香蕉等水果,均存在需要后熟后才可食用的现象。消费者在购买后均希望立即食用,但贮藏、销售环节从业者则希望水果在贮藏和货架期间均有更长的贮运、货架寿命。这一矛盾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水果的销售和消费者的购买欲。实践证明:经乙烯催熟的猕猴桃、百香果、火龙果、苹果、香蕉等水果,虽可快速达到成熟可食程度,但贮运、货架寿命极短。专利CN201710511375.8公开了一种猕猴桃采后熟化的方法,猕猴桃采果分装后,在18~24℃下、乙烯浓度为10ppm~75ppm密闭环境中进行催熟,催熟后排除密闭环境内乙烯气体;专利CN201610959015.X公开了一种提升早采黄肉猕猴桃贮藏品质的方法,先于正常采收期前1-3周采收黄肉猕猴桃;然后将黄肉猕猴桃在4-10℃下贮藏1-2周,接着在0-2℃下贮藏9-10周,然后在20-25℃下熟化1-2周。但该方法熟化周期长,不利于营养保留。因此,开发一种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食水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摘、分选、超声波辅助短时冷害处理、回温、超声波辅助短时冷害处理、回温、密闭处理、减压、混合气体处理;所述超声波辅助短时冷害是在冷害过程中利用超声波加湿器向冷藏环境中喷入质量分数为0.07-0.1%的枇杷/玫瑰复合乳液,并在冷害处理过程中使用频率为40-50kHz的超声波对水果进行处理;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的初始频率为25-30kHz,终点频率为120-130kHz,其工作是先在初始频率下工作10-30s,再在30-40s内升高至终点频率,此后在终点频率继续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食水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摘、分选、超声波辅助短时冷害处理、回温、超声波辅助短时冷害处理、回温、密闭处理、减压、混合气体处理;所述超声波辅助短时冷害是在冷害过程中利用超声波加湿器向冷藏环境中喷入质量分数为0.07-0.1%的枇杷/玫瑰复合乳液,并在冷害处理过程中使用频率为40-50kHz的超声波对水果进行处理;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的初始频率为25-30kHz,终点频率为120-130kHz,其工作是先在初始频率下工作10-30s,再在30-40s内升高至终点频率,此后在终点频率继续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即食水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害处理的温度为-2.5~8℃,处理时间为品温达到冷害处理温度后保持5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即食水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温是以0.2-0.5℃/min的速率升温至15-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即食水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处理是将待处理水果以及待处理水果质量0.06-0.1%的百香果果浆放入可密封环境中,将环境减压至0.8Mpa,然后向可密闭环境中通入含有1-甲基环丙烯与ClO2的混合气体,密闭处理24-48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即食水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枇杷/玫瑰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枇杷,在温度为0-8℃、转速为5000-10000转/min的条件下搅拌10-15min,然后置于脉冲电场的电流峰值密度为1.5-4.5A/cm2,脉冲频率为10-15Hz的条件下处理180-240s,加入枇杷质量0.01-0.05%的丁酸梭菌制剂以及13-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曹森,吉宁,李江阔,严涵,马超,张鹏,吴文能,雷霁卿,巴良杰,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