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斑鱼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062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斑鱼的培育方法,将室外生态池塘和室内育苗池用管道连接起来,将室外生态池塘中的藻水抽到室内育苗池中,室内育苗池底部设有排水管连通室外生态池塘,将室内育苗池的尾水排放到室外生态池塘,形成一个室内培苗+室外培藻的接力循环石斑鱼育苗系统,解决石斑鱼池塘生态育苗和工厂化循环水育苗各自的缺点以及充分发挥两种育苗方法的优势,并在开口期为开口的仔鱼及时提供足够密度的SS型轮虫作为开口饵料,确保绝大部分仔鱼能第一时间在开口期顺利开口,并在仔鱼发育阶段持续保持高密度活饵,使育苗前期所有仔鱼发育相对同步,尽量减少同一批苗种间个体差异,避免同类相残,大大提高出苗数量,提高了出苗率。

A breeding method of grou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斑鱼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水产养殖
,特别是涉及了一种石斑鱼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石斑鱼养殖是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重要产业之一,年养殖产量10-15万吨。近年来,我国石斑鱼养殖产业的飞速发展,各方养殖和研究力量向石斑鱼聚焦,主要得益于石斑鱼网箱培育亲鱼和池塘生态育苗,网箱培育亲鱼技术使石斑鱼亲鱼在人工养殖可控环境下性腺发育,通过催产可实现订单式生产受精卵,该项技术突破后,市面上石斑鱼受精卵大量增多,价格大幅下降,致使大量人员可从事石斑鱼育苗。而池塘生态育苗技术则利用池塘大水体、相对可控的培育环境,通过人为调控池中菌(主要为有益菌)-藻(主要为单胞藻)-虫(主要有轮虫、桡足类等)动态平衡,保障池塘活性饵料充足,能满足石斑鱼早期发育各阶段所需的营养需要,这两项石斑鱼养殖关键技术的相继获得突破,直接导致石斑鱼产量成倍增长,成本骤降,价格亲民,曾经珍贵海鲜走进寻常百姓家。池塘生态育苗作为目前应用最广且出苗数量最多的育苗方法,但其整体出苗率并不高,仅在5-10%的水平。育苗过程的关键期有很多,如破膜期、开口期、收翅期、鳞片期等,都是石斑鱼苗种存活的关键点,需要格外注意,除此之外,池塘育苗由于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如遇到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池塘的水质容易受到影响,长期暴雨育苗池的盐度变动大,陆源污染物被冲进池塘,导致现菌类失衡、藻类爆发或死亡而引起倒藻等,更有异常天气引起部分体质弱的个体出现强烈应激反应,激活了体内潜伏的致病病毒或细菌,如神经坏死病毒、致病弧菌等。随着近年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突破,加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的生态环保概念契合当今国家和社会大力提倡的绿色发展趋势,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能避免上述池塘生态养殖和育苗无法避免的问题,如不受天气影响,进水量少且严格消毒,无外来污染。工厂化循环水石斑鱼育苗虽有上述诸多优点,但也因设施成本高、技术掌握难、人员素质要求高以及各阶段适口活性饵料供应保障难等,目前市面上还是池塘生态育苗的苗种占大部分。因此,如何解决石斑鱼池塘生态育苗和工厂化循环水育苗各自的缺点以及充分发挥两种育苗方法的优势,同时在石斑鱼培育过程中提高出苗率,已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斑鱼的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石斑鱼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室内育苗池和室外生态池塘;所述室内育苗池和室外生态池塘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使室内育苗池的水体和室外生态池塘的水能够循环流动;在所述室内育苗池中安装孵化网箱,通过所述孵化网箱进行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得到仔鱼;仔鱼在所述孵化网箱中开口后,投喂SS型轮虫供其开口摄食,保持孵化网箱的水体中SS型轮虫的密度为50-100个/ml,仔鱼密度为2-5尾/ml;待所述仔鱼的口径达到150-350μm,将孵化网箱中的仔鱼连水一起转移至育苗池中进行培育;所述育苗池中培育有轮虫,所述育苗池的水体中轮虫的密度为10-20个/ml,所述仔鱼的密度为5-10尾/100ml。进一步地,所述室内育苗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底部开有排水口,池体的底部四周向所述排水口倾斜,倾斜度为20-30度;所述池体的侧壁上设有使池体中的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若干个进气管;所述管道包括排水管和进水管;所述排水管设于所述排水口处,用于将所述室内育苗池中的水体流通到所述室外生态池塘中;所述进水管设于所述池体上方,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通过所述水泵将所述室外生态池塘中的水体流通到所述室内育苗池中。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设于所述排水口上方,所述第二排水管设于所述排水口下方;所述第一排水管包括相互套设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上端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水孔,所述外管下端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水孔,所述内管高于所述外管且所述第一排水孔所在的位置低于所述外管的高度,所述内管底部管口与第二排水管连通且大小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和所述第二排水管排入所述室外生态池塘的位置呈对角线排布;所述进气管布置于池体水面以下50-100cm处。进一步地,所述池体为直径5-8m,池深为1.5-2m的圆形池;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有可拆卸式滤网,按照所述室内育苗池中鱼苗的发育阶段设置所述可拆卸式滤网的目数:当所述鱼苗处于仔鱼期,所述可拆卸式滤网的目数为100目;当所述鱼苗处于稚鱼期,所述可拆卸式滤网的目数为30-50目;所述第二排水管末端设置有用于拦截石斑鱼鱼苗的拦鱼网。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直径为50-90cm,所述内管的直径为40-60cm;所述第一排水孔距离所述内管顶部10-20cm;所述第二排水孔距离所述外管底部10-20cm。进一步地,构建室外生态池塘的方法包括:(1)提供室外池塘,所述室外池塘内安装有增氧机;(2)对室外池塘进行消毒处理;(3)进行池塘水质培育;(4)向池塘中投放虾苗、黄斑篮子鱼和卵形鲳鲹进行混养,在所述混养过程中持续调控池塘水质,维持平衡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地,所述的池塘水质培育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在所述池塘中先后接种和培育单胞藻、轮虫和桡足类。进一步地,先向所述池塘中接种单胞藻,投施复合肥,通过所述增氧机和气泵打气以及阳光照射,使所述单胞藻迅速繁殖;7天后接种轮虫;待所述轮虫的密度显著增大时接种桡足类。进一步地,待池塘中轮虫和桡足类数量达到峰值时,向池塘中投放虾苗、黄斑篮子鱼和卵形鲳鲹进行混养;当所述虾苗的体长为0.5-0.8cm时,向所述池塘中投放人工饵料;所述工饵料包括益生菌和鳗鱼粉,形成以益生菌、单胞藻、轮虫和桡足类主的微生态平衡系统;其中,所述室外池塘的面积为2-5亩;所述虾苗的投放量为20-50万尾,黄斑篮子鱼的投放量为2000-5000尾,卵形鲳鲹的投放量为200-500尾。进一步地,还包括:当所述虾苗的体长为1.5-2cm时,向所述池塘中投放0号虾料商品饲料。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斑鱼的培育方法,创造性地将室外生态池塘和室内育苗池用管道连接起来,将室外生态池塘中的藻水(含有大量的有益菌和单胞藻类)抽到室内育苗池中,室内育苗池底部设有排水管连通室外生态池塘,将室内育苗池的尾水排放到室外生态池塘,形成一个室内培苗+室外培藻(同时培育有益菌、轮虫和桡足类等活性饵料)的接力循环石斑鱼育苗系统,解决石斑鱼池塘生态育苗和工厂化循环水育苗各自的缺点以及充分发挥两种育苗方法的优势;并将得到的仔鱼继续在孵化网箱中进行初孵仔鱼的开口,培育一定时间后再将孵化网箱中的仔鱼连水一起转移至育苗池中进行培育,同时在开口期为开口的仔鱼及时提供足够密度的SS型轮虫作为开口饵料,并在仔鱼发育阶段持续保持高密度活饵,使育苗前期所有仔鱼发育相对同步,尽量减少同一批苗种间个体差异,避免同类相残,大大提高出苗数量,提高了出苗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室内育苗池和室外生态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斑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构建室内育苗池和室外生态池塘;所述室内育苗池和室外生态池塘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使室内育苗池的水体和室外生态池塘的水能够循环流动;/n在所述室内育苗池中安装孵化网箱,通过所述孵化网箱进行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得到仔鱼;/n仔鱼在所述孵化网箱中开口后,投喂SS型轮虫供其开口摄食,保持孵化网箱的水体中SS型轮虫的密度为50-100个/ml,仔鱼密度为2-5尾/ml;/n待所述仔鱼的口径达到150-350μm,将孵化网箱中的仔鱼连水一起转移至育苗池中进行培育;所述育苗池中培育有轮虫,所述育苗池的水体中轮虫的密度为10-20个/ml,所述仔鱼的密度为5-10尾/100m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斑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构建室内育苗池和室外生态池塘;所述室内育苗池和室外生态池塘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使室内育苗池的水体和室外生态池塘的水能够循环流动;
在所述室内育苗池中安装孵化网箱,通过所述孵化网箱进行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得到仔鱼;
仔鱼在所述孵化网箱中开口后,投喂SS型轮虫供其开口摄食,保持孵化网箱的水体中SS型轮虫的密度为50-100个/ml,仔鱼密度为2-5尾/ml;
待所述仔鱼的口径达到150-350μm,将孵化网箱中的仔鱼连水一起转移至育苗池中进行培育;所述育苗池中培育有轮虫,所述育苗池的水体中轮虫的密度为10-20个/ml,所述仔鱼的密度为5-10尾/100m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斑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育苗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底部开有排水口,池体的底部四周向所述排水口倾斜,倾斜度为20-30度;所述池体的侧壁上设有使池体中的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若干个进气管;所述管道包括排水管和进水管;所述排水管设于所述排水口处,用于将所述室内育苗池中的水体流通到所述室外生态池塘中;所述进水管设于所述池体上方,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通过所述水泵将所述室外生态池塘中的水体流通到所述室内育苗池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斑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设于所述排水口上方,所述第二排水管设于所述排水口下方;所述第一排水管包括相互套设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上端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水孔,所述外管下端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水孔,所述内管高于所述外管且所述第一排水孔所在的位置低于所述外管的高度,所述内管底部管口与第二排水管连通且大小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斑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和所述第二排水管排入所述室外生态池塘的位置呈对角线排布;所述进气管布置于池体水面以下50-100cm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斑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林庄杰贵李涛黄忠杨育凯林黑着虞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深圳市龙岐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