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养鱼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渔业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稻田养鱼的方法。
技术介绍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当时已知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世界上现存已发现的鱼类约三万二千种,鱼生活在水里,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着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国计有二千五百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百种以上,常见的药用动物有海马、海龙、黄鳝、鲤鱼、鲫鱼、鲟鱼(鳔为鱼鳔胶)、大黄鱼(耳石为鱼脑石)肝油(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主要原料。从各种鱼肉里可提取水解蛋白、细胞色素C、卵磷脂、脑磷脂等,河豚的肝脏和卵巢里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以提取出来治疗神经病、痉挛、肿瘤等病症。大型鱼类的胆汁可以提制“胆色素钙盐”,为人工制造牛黄的原料。鱼相伴人类走过了五千多年历程,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养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水文环境检测:养殖水域为淡水域,水深全年应保持在20cm以上,水域PH=6.5-8.5,溶氧量大于3mg/升;/nB、田坎改造:将田坎设置成梯形,梯形的规格为上底25-35cm,下底55-65cm,高75-85cm;/nC、渔沟布置:在稻田内设置“川”字形渔沟,渔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30%-35%,所述渔沟之间用小沟连接,稻田内部设置水稻种植区一和水稻种植区二,水稻种植区一紧挨田坎内侧设置,水稻种植区二设在相邻的两渔沟之间;/nD、秧苗栽种:在水稻种植区一和水稻种植区二种植水稻;/nE、鱼苗投放:在渔沟中投放50-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稻田养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水文环境检测:养殖水域为淡水域,水深全年应保持在20cm以上,水域PH=6.5-8.5,溶氧量大于3mg/升;
B、田坎改造:将田坎设置成梯形,梯形的规格为上底25-35cm,下底55-65cm,高75-85cm;
C、渔沟布置:在稻田内设置“川”字形渔沟,渔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30%-35%,所述渔沟之间用小沟连接,稻田内部设置水稻种植区一和水稻种植区二,水稻种植区一紧挨田坎内侧设置,水稻种植区二设在相邻的两渔沟之间;
D、秧苗栽种:在水稻种植区一和水稻种植区二种植水稻;
E、鱼苗投放:在渔沟中投放50-100g的大规格鱼种;鱼种投放量为50kg/亩;用渔网将鱼种拦在渔沟内,待水稻秧苗转青定根后再撤除渔网;
F、连续养殖:在渔沟内喂养时间为10~20天;在稻田中喂养至出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水文环境检测:养殖水域为淡水域,水深全年应保持在20cm以上,水域PH=6.5-8.5,溶氧量大于3mg/升;
B、田坎改造:将田坎设置成梯形,梯形的规格为上底30cm,下底60cm,高80cm;
C、渔沟布置:在稻田内设置“川”字形渔沟,渔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33%,所述渔沟之间用小沟连接,稻田内部设置水稻种植区一和水稻种植区二,水稻种植区一紧挨田坎内侧设置,水稻种植区二设在相邻的两渔沟之间;
D、秧苗栽种:在水稻种植区一和水稻种植区二种植水稻;
E、鱼苗投放:在渔沟中投放50-100g的大规格鱼种;鱼种投放量为50kg/亩;用渔网将鱼种拦在渔沟内,待水稻秧苗转青定根后再撤除渔网;
F、连续养殖:在渔沟内喂养时间为10~20天;在稻田中喂养至出售。
技术研发人员:吴婷,毛国栋,文西强,李庆国,郭世兵,曹生权,刘森,李莉,韦继银,姚荣婷,王泽伦,毛吉业,詹德祥,李军,杨佐才,胡迎忠,田茂源,罗永邦,鞠险峰,毛国志,王洪,
申请(专利权)人:余庆毛巴渔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