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及催产剂技术

技术编号:2406002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及催产剂,包括以下步骤:(1)种鱼的室内培育与筛选:将尖吻鲈鱼苗苗种放入室内养殖池进行养殖,并进行苗种筛选保种,得到待强化催产种鱼;(2)种鱼强化促熟培育:将所得待强化催产种鱼进行强化养殖,促进种鱼性腺发育;(3)种鱼挑选与麻醉:将经过强化养殖的种鱼进行筛选,然后进行麻醉;(4)种鱼催产:将麻醉处理的种鱼注射催产剂后放入催产池进行人工催产受精。本发明专利技术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采用室内水池养殖培育,筛选获得优质后备种鱼;同时对后备种鱼进行营养强化和加强养殖管理,促进种鱼性腺发育,优化种鱼的养殖模式、优化确定种鱼催产药剂和剂量,实现了尖吻鲈人工促熟催产。

A method and agent of artificial oxytocin in Lateolabrax japonic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及催产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的催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方法中使用的催产剂。
技术介绍
尖吻鲈(Latescalcarfer)是咸淡水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生活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如中国的东海南部及南海、印度、缅甸等地。由于尖吻鲈生长速度快,在8个月时间内可以生长至上市规格,一般生长速度为1-2kg/年,且尖吻鲈具有很多特性使得其适合于进行沿海养殖,如在浑浊度高而盐度不断变化的水中生长良好、能够适应粗养及网箱高密度养殖条件、比较容易驯化等,故而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海水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重要对象之一。由于尖吻鲈自然分布受到限制,过度捕捞、海区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尖吻鲈野生自然资源日渐匮乏,市场供给量有限,而且种鱼性成熟较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展尖吻鲈人工苗种培育和养殖工作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解决现有尖吻鲈培育周期长,受精卵质量不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中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种鱼的室内培育与筛选:将尖吻鲈鱼苗苗种放入室内养殖池进行养殖,并进行苗种筛选保种,得到体重在4kg-8kg的待强化催产种鱼;/n(2)种鱼强化促熟培育:将所得待强化催产种鱼进行强化养殖,促进种鱼性腺发育;/n(3)种鱼挑选与麻醉:将经过强化养殖的种鱼进行筛选,然后进行麻醉;/n(4)种鱼催产:将麻醉处理的种鱼注射催产剂后放入催产池进行人工催产受精;所述催产剂中催产激素包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素2号(LRH-A2)、促排卵素3号(LRH-A3)和利血平(RES);所述催产剂剂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150IU/k...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鱼的室内培育与筛选:将尖吻鲈鱼苗苗种放入室内养殖池进行养殖,并进行苗种筛选保种,得到体重在4kg-8kg的待强化催产种鱼;
(2)种鱼强化促熟培育:将所得待强化催产种鱼进行强化养殖,促进种鱼性腺发育;
(3)种鱼挑选与麻醉:将经过强化养殖的种鱼进行筛选,然后进行麻醉;
(4)种鱼催产:将麻醉处理的种鱼注射催产剂后放入催产池进行人工催产受精;所述催产剂中催产激素包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素2号(LRH-A2)、促排卵素3号(LRH-A3)和利血平(RES);所述催产剂剂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150IU/kg,促排卵素2号(LRH-A2)8-10ug/kg,促排卵素3号(LRH-A3)8-10ug/kg,利血平(RES)3-5mg/kg,以鱼体体重计;所述催产剂由催产激素与质量分数为0.7%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而成;所述催产剂的注射剂量为每条雌鱼注射量3~5mL,雄鱼注射量减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尖吻鲈鱼苗苗种的年龄为3-5月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鱼苗苗种养殖方式采用微流水养殖,养殖时间为3-5年,养殖的初始放养密度为150尾/m3-200尾/m3;养殖过程投喂人工膨化颗粒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尖吻鲈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苗种筛选保种是根据苗种生长情况,分阶段筛选出后备种鱼,再对后备种鱼进行养殖筛选,如此重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其彬马振华于刚杨蕊胡静周胜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