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61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包括机体,机体前方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背离机体一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端面水平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割刀,工作台靠近机体一侧上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传动轴,一对传动轴的外壁之间缠绕有传送带,传送带表面竖直且间隔设置有传送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当使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运输高秆作物时,割刀将高秆作物割断,高秆作物落入相邻两个传送挡板间,传送挡板推动高秆作物沿工作台上端面滑动,实现高秆作物立姿运输,具有方便收集运输以及后期加工的优点。

A vertical conveyor for high stalk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
技术介绍
高秆农作物指茎秆比较高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是高粱和玉米。高秆农作物的收获主要包括果穗收获和茎秆收获两项内容。就玉米机械化收获而言,通常采用的作业形式是,首先将玉米摘穗,然后将摘穗后杂乱无章的玉米茎秆粉碎还田。现有的玉米收割机割台均具有割台体、设置于割台体前端的割刀装置及对应的输送装置,割台的主要作用是切割玉米秸秆并摘取果穗。玉米秸秆进入割台后,首先被割刀切割,然后向后输送,同时通过摘穗辊向下挤压秸秆并摘除果穗。通过利用现有的玉米收割机完成对玉米摘穗,而摘穗后的玉米秸秆以无序状态抛于割台下方,部分玉米秸秆将被轮胎碾压于土壤之中。因此,是不利于高秆作物的收集和运输,从而给后续的加工处理加大难度,因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具有方便收集和运输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背离机体一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面水平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割刀,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机体一侧上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传动轴,一对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之间缠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表面竖直且间隔设置有传送挡板,所述传送挡板背离所述传送带一端侧壁与所述割刀边缘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收割并运输高秆作物时,只需要启动机器,并将割刀移动至高秆作物前方,实现高秆作物切割作业,并且当秆作物被割刀割断后,落入相邻两个传送挡板之间,传送带带动传送挡板转动,并推动高秆作物沿工作台上端面滑动,实现高秆作物立姿运输,所有高秆作物均能被整齐的运输,防止高秆作物出现杂乱无章的堆积在一起的情况,具有方便收集运输以及后期加工的优点。高秆作物被隔断后,传送挡板迅速将高秆作物推走,防止割刀和支撑座表面高秆作物堆积而影响切割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挡板背离所述传送带一端向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弯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运输高秆作物时,传送挡板背离向传送带传送终止端弯折的一端可以钩住高秆作物,防止高秆作物滑入传送挡板之间后出现倾倒,对后续运输高秆作物造成影响,提升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多对支撑杆,每对所述支撑杆均分布于所述割刀两侧,每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均沿机体前进方向水平设置有导向杆,每对所述导向杆背离所述机体的一端平行,且另一端相互靠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运输高秆作物时,高秆作物被割断后,沿着导向杆滑动,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每对导向杆背离所述机体的一端平行,且另一端相互靠近,使得高秆作物落入传送挡板间并被运输时,无法落回至两个导向杆之间,具有阻隔高秆作物回倒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传送带传送终止端一侧滑动连接有开口方向竖直向上,且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也呈开口状的储物箱,并且储物箱内部竖直设置有若干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所述储物箱分隔为若干储存空间,所述机体设置有驱动所述储物箱滑动的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运输高秆作物时,高秆作物被传送挡板推动至传送终止端后,滑入到储存空间中。此时利用气缸驱动储物箱沿背离机体运动方向滑动,使得高秆作物可以有序的滑入储存空间内,实现高秆作物的收集。与此同时,利用若干隔离板对高秆作物进行支撑和隔离,可以有效防止高秆作物在储物箱内倾倒,实现高秆作物立姿储存。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挡板下端面设置有清洁布,所述清洁部下端抵紧所述工作台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运输高秆作物时,传送挡板下端面的清洁布始终擦拭工作台上端面,防止高秆作物运输时的碎屑掉入至工作台表面,具有良好的自洁能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割刀,工作台背离割刀一侧上端面竖直设置传送带,且传送带表面竖直且间隔设置有传送挡板,实现高秆作物切割及立姿运输,防止高秆作物杂乱无章的堆积,具有方便收集运输以及后期加工的优点;2.通过传送挡板背离传送带一端向传送带传送终止端弯折钩住高秆作物,防止高秆作物滑入传送挡板之间后出现倾倒,提升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的实用性。3.通过在割刀两侧均设置一对支撑杆,且每对支撑杆的上端面均沿机体前进方向水平设置有背离机体的一端平行,另一端相互靠近的导向杆,使得高秆作物运输时,无法落回至两个导向杆之间,具有阻隔高秆作物回倒的优点。4.通过在工作台靠近传送带传送终止端一侧侧壁水平滑动有开口方向竖直向上,且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也呈开口状的储物箱,实现高秆作物立姿储存,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体;2、工作台;3、支撑座;31、割刀;32、支撑杆;33、导向杆;4、传动轴;5、传送带;6、传送挡板;61、清洁布;7、储物箱;71、隔离板;72、储存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包括机体1,机体1前方水平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背离机体1一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座3,支撑座3上端面水平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割刀31。支撑座3内置有可驱动割刀31进行转动的微型电机(附图未标出),微型电机的数量与割刀31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如图1、图2所示,工作台2靠近机体1一侧上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传动轴4,一对传动轴4的外壁之间缠绕有传送带5,传送带5表面竖直且间隔设置有传送挡板6,传送挡板6背离传送带5的一端与割刀31的边缘存在间隙,使得传送挡板6不会阻碍割刀31的转动。所述间隙宽度为0.5-1厘米。如图1、图2所示,传送挡板6背离传送带5一端向传送带5传送方向弯折,且传送挡板6下端面设置有抵紧工作台2上端面的清洁布61。此外,在本申请中,割刀31的转动方向为朝向传送挡板6的方向进行转动。当应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时,启动机器后,割刀31进行切割作业,由于割刀31是朝向传送挡板6的方向进行转动,高秆作物被割刀31割断后,仍会在惯性的作用下朝传送挡板6的方向进行移动。此外,由于机体1也是朝着高秆作物的方向进行移动,在上述两者的作用,被刀31割断后的高秆作物会落入相邻两个传送挡板6之间,传动轴4带动传送带5上的传送挡板6转动,传送挡板6推动高秆作物沿工作台2上端面滑动,实现高秆作物立姿运输,防止高秆作物出现杂乱无章的堆积在一起的情况,方便后期加工。因为传送挡板6背离传送带5一端向传送带5传送方向弯折,当高秆作物被切割后,多个传送挡板6有序的将高秆作物钩住,并能够迅速将高秆作物推走,实现高秆作物立姿运输。通过在传送挡板6下端面设置有抵紧工作台2上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前方设置有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背离机体(1)一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上端面水平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割刀(31),所述工作台(2)靠近所述机体(1)一侧上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传动轴(4),一对所述传动轴(4)的外壁之间缠绕有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表面竖直且间隔设置有传送挡板(6),所述传送挡板(6)背离所述传送带(5)一端侧壁与所述割刀(31)边缘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前方设置有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背离机体(1)一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上端面水平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割刀(31),所述工作台(2)靠近所述机体(1)一侧上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传动轴(4),一对所述传动轴(4)的外壁之间缠绕有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表面竖直且间隔设置有传送挡板(6),所述传送挡板(6)背离所述传送带(5)一端侧壁与所述割刀(31)边缘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挡板(6)背离所述传送带(5)一端向所述传送带(5)传送方向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多对支撑杆(32),每对所述支撑杆(32)均分布于所述割刀(31)两侧,每对所述支撑杆(32)的上端面均沿机体(1)前进方向水平设置有导向杆(33),每对所述导向杆(33)背离所述机体(1)的一端平行,且另一端相互靠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秆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继承李显旺张彬田昆鹏沈成刘浩鲁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