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排气系统热端的声容积
技术介绍
排气系统通过各种排气部件传导由发动机产生的热排气,以减少排放,提高燃料经济性并控制噪声。短排气系统、比如是例如在混合动力车辆或后置发动机车辆中所遇到的那些排气系统,其容积和/或长度通常不足以实现所期望的排气管噪声水平以及可接受的背压水平。此外,随着汽油颗粒过滤器(GPF)技术在市场上出现,将会需要抵消排气系统背压的对应增加,以避免对燃油经济性或性能的不利影响。除了关注由GPF技术的引入所引起的问题外,其他新兴的动力系技术也要求产业提供更加严格的降噪。需要衰减的频率正被推到之前尚未关注的、越来越低的频率。衰减此类频率的一种传统方案是提供更多的内部容积;但是,由于较小的封装限制,这样的容积所需的区域是无法获得的。衰减这些较低频率的另一种方案是使用阀;然而,阀在较低的每分钟转数下驱动更高的背压,这是非期望的。因此,需要独特的声学方案,该方案从容积的角度来看更加高效,且对背压方面的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车辆排气系统,包括:部件壳体,其限定内部腔体;位于内部腔体内的第一排气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排气系统,包括:/n部件壳体,所述部件壳体限定内部腔体;/n第一排气处理元件,所述第一排气处理元件位于所述内部腔体内;/n第二排气处理元件,所述第二排气处理元件位于所述内部腔体内并且通过间隙与所述第一排气处理元件轴向间隔开;以及/n与所述内部腔体连通的谐振器容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排气系统,包括:
部件壳体,所述部件壳体限定内部腔体;
第一排气处理元件,所述第一排气处理元件位于所述内部腔体内;
第二排气处理元件,所述第二排气处理元件位于所述内部腔体内并且通过间隙与所述第一排气处理元件轴向间隔开;以及
与所述内部腔体连通的谐振器容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容积形成在所述部件壳体的外表面与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部件壳体的谐振器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并且包括与所述谐振器容积连通的至少一个谐振器连接部,其中,所述谐振器连接部位于所述间隙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容积形成在所述部件壳体的外表面与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部件壳体的谐振器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并且包括位于所述部件壳体的一端处的入口锥体和位于所述部件壳体的相反端处的出口锥体,并且包括与所述谐振器容积连通的至少一个谐振器连接部,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谐振器连接部位于所述入口锥体和所述出口锥体中的一个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谐振器连接部至少包括位于所述间隙处的第一谐振器连接部和位于所述入口锥体和所述出口锥体中的一个处的第二谐振器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没有净流离开所述谐振器容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容积形成在所述部件壳体的外表面与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部件壳体的谐振器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并且其中,所述谐振器容积与中心轴线同轴,使得所述谐振器容积完全且完整地围绕第一气体处理元件和第二气体处理元件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容积形成在所述部件壳体的外表面与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部件壳体的谐振器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并且其中,所述谐振器容积相对于所述部件壳体偏置,使得所述谐振器容积仅部分地围绕第一气体处理元件和第二气体处理元件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容积被包封在谐振器壳体内,并且包括所述谐振器壳体与所述部件壳体的至少一个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壳体包括:中心壳体部分,所述中心壳体部分包封第一气体处理元件和第二气体处理元件;入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位于所述中心壳体部分的一端处;以及出口部分,所述出口部分位于所述中心壳体部分的相反端处,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管,所述管连接到所述中心壳体、所述入口部分和所述出口部分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拉吉尔,J·伊根,D·拉比,M·冈萨雷斯,F·布兰克索特洛,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排放控制技术美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