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空调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039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尤其是,确定运行中的压缩机的要素的驱动模式,即压缩机的吸入/排放压强,从而控制可变装置,以确保该压缩机的要素在安全区的预定的数值范围内。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常在压缩机处于不稳定区时发生的振动/噪音被大大地减少了,从而,能保护压缩机免于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操作控制,特别涉及,其中,将当前运行的空调器的室外单元的压缩机的吸入/排放压强与预定的吸入/排放压强相比较,以确定压缩机的驱动模式是在安全区还是不稳定区,如果证实压缩机的驱动模式是不稳定的,则控制可变因素以使压缩机的驱动模式处于安全区。
技术介绍
图1为相关领域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分体式空调器包括安装在外面的室外单元1以及安装在室内的室内单元2。室外单元1包括将制冷剂压缩到高温/高压状态的压缩机10,将来自压缩机10的制冷剂转化为常温/高压状态的冷凝器12,用于冷却冷凝器12的室外风扇13,以及风扇电动机5。室内单元2包括用于将冷凝器12提供的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状态的一EEV(electrical expansion valve,即电子膨胀阀)14a,用于将来自EEV 14a的制冷剂转化为低温/低压状态的一蒸发器15,以及一风扇15,用于将吸入室内单元2的室内空气吹向该蒸发器15,以强制进行热交换。图1所示的EEV 14a位于室内单元2中仅用以举例,也就是说,EEV 14a还可安装在室外单元1中。图2是安装在室外单元1中的EEV 14a的截面示意图。EEV 14a是用于膨胀来自冷凝器12的常温/高压的制冷剂的装置(参见图1)。如图2所示,EEV 14a通过入口管22a与出口管23a循环制冷剂。来自冷凝器12的制冷剂通过入口管22,22a流入EEV 14a。当针3在垂直方向平移时,孔4使制冷剂膨胀到出口管23、23a,并被注入。该针的平移运动是由一步进电机9驱动螺钉8操作而引起的。因此,制冷剂的注入流由针3与孔4控制。图3为包括EEV 14a的室外单元1的截面示意图,而图4为包括EEV 14a的室内单元2的截面示意图。首先参见图3,来自冷凝器12的常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入口管22、22a流入EEV 14a,被膨胀并最终被导入出口管23、23a。现在参见图4,来自室外单元1的冷凝器12的常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入口管22、22a流入EEV 14a,被膨胀并最终被导入出口管23、23a。一般地,空调器是通过将冷空气排放于一限定的空间内,而冷却该限定空间内的空气的装置。为了产生冷却的空气,制冷剂经历压缩、冷凝、膨胀与蒸发。如前所述,空调器包括安装在外面的室外单元1以及安装在室内的室内单元2。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10,气液分离器(accumulator)17,四向阀11,起室外热交换器功能的冷凝器12,和一室外风扇13。室内单元包括膨胀阀14,起室内热交换器功能的蒸发器15,以及室内风扇16。空调器可以包括一个室内单元与一个室外单元。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多个室内单元被连接到一个室外单元的集中式空调器,更适合于同时对许多室内空间制冷或制热。图5显示了具有上述结构的空调器是如何工作的。如图5所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15流入压缩机10,并在压缩机10的压缩下转化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同时,该制冷剂通过被切换到用于冷循环的四向阀11,被排放到室外热交换器12。该被排放到室外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2中循环,并且,当室外风扇13运行时,在该制冷剂与被吸入室外单元的室外空气之间就有热交换进行。结果是,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相变而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接着,该液态制冷剂被排放到膨胀阀14,在那里,该液态制冷剂被减压到低温、低压的液态,以能更容易地被蒸发,接着,该减压后的制冷剂被排放到室内热交换器15,在那里,制冷剂与室内热交换器15中的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该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再次通过四向阀11流入压缩机10中。因此,与通过四向阀11的、位于该室内热交换器15中的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空气,将热卸给制冷剂而变成冷却空气,接着,该冷却空气通过室内风扇被排放到室内,进而完成了凉爽舒适的室内空气调节。空调器的制热过程正好与其制冷过程相反。如图6所示,来自室外热交换器12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而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被切换到用于热循环的四向阀11,被排放到室内热交换器15。在室内热交换器15中,是在被排放的气态制冷剂与该室内热交换器15中的环境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历相变化,变成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接着被排放到膨胀阀14。这里,与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环境空气,通过吸收制冷剂的热而变为热空气,同时通过室内风扇16,被排放到室内,进而完成了室内温度的增加。此外,该被排放到膨胀阀14的制冷剂被减压到低温、低压的液态,并被排放到室外热交换器12用于蒸发。在室外热交换器12中,在被排放到室外热交换器12中的气态制冷剂与流入室外单元的环境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之后,该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转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并通过四向阀11再次流入压缩机10。通过控制想要的压强与温度,可以实现上述制冷与制热过程。换句话说,相关领域中的空调器是根据该压缩机10的吸入/排放压强(sucking/discharge compressure)控制系统,或压缩机10预定的驱动步骤运行的,该驱动步骤通过计算室内/室外温度以及室内单元运行的制冷或致热量来获得。当空调器基于压强与温度值运行,运行中的压缩机10的至少一个吸入压强与排放压强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机10离开其运行振动/噪音均很低并且不会过度运行的安全区,并进入如图7所示的不稳定区,在该不稳定区,压缩机10的振动/噪音均很大。当压缩机10在不稳定区运行较长时间时,压缩机10很容易因振动/噪音的增加而受损,从而不久就需要更换。压缩机10上的机械损坏导致空调器的性能与制冷或致热量的恶化。更甚之,如果压缩机10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振动/噪音而受损,将导致压缩机本身的可靠性与耐用性的严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弊端,以提供下文所述的优点。因而,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通过提供用于来解决上述问题,在该方法中,将当前运行的室外单元的压缩机的吸入/排放压强,与预定的用于压缩机的吸入/排放压强的最优值相比较,以确定压缩机的驱动模式是在安全区还是不稳定区,如果证实压缩机的驱动模式是在不稳定区,则控制可变要素,例如,压缩机操作频率、室内/室外EEV以及室内/室外风扇,以使压缩机的驱动模式处于安全区域,由此在不稳定区由操作产生的振动/噪音被抑制,而保护压缩机免于受损,进而加强了压缩机的可靠性与耐用性。通过提供,该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压缩机的室内单元和至少一个具有冷凝器的室外单元,来实现上述与其他目的与优点,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先确定至少一个运行值,其包括压缩机处于安全区的压强/温度值;测量当前运行的压缩机的运行值;将该运行值测量值与该安全区的预定运行值进行比较;如果压缩机当前的驱动模式不满足该安全区,则控制可变装置以确保压缩机运行在安全区。按照本专利技术,通常在压缩机处于不稳定区时,产生的振动/噪音被大大地减少了,从而,能保护压缩机免于受损。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的与特征将在以下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该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一蒸发器的室内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具有一冷凝器和一压缩机的室外单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先确定该压缩机处于一安全区的至少一个包括压强/温度值的运行值;测量当前运行着的压缩机的运行值 ;将该运行值的测量值与该安全区中的预定运行值相比较;如果该压缩机当前的驱动模式不满足该安全区,则控制可变装置以确保该压缩机运行在该安全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营民梁东埈李润彬黄一男尹硕晧朴钟汉崔圣吾金承天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