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良艳专利>正文

一种手动操作的电机底座调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15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抽油机附属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操作的电机底座调整器,包括上板、下板、滚轴和驱动机构,其中,上板和下板上下平行设置,滚轴夹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滚轴上设置有齿轮区段和圆柱区段,所述上板的下侧和下板的上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区段啮合的齿条;驱动机构,其结构包括U形架、滑杆、固定套、张力指示弹簧和丝杠,其中,U形架的两个平行区段套在各滚轴上的圆柱区段上,所述滑杆的一端与U形架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插装在固定套内,固定套固定安装在抽油机的机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快速调节电机位置的电机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人力物力消耗少等诸多优点。

A manually operated motor base adju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操作的电机底座调整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抽油机附属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操作的电机底座调整器。
技术介绍
在我国石油工业生产中,游梁式抽油机是一种主流的采油设备。游梁式抽油机内设置有大功率电动机和减速器,电动机和减速器之间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实现动力连接。皮带在大负荷工况下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轻度的松弛,导致皮带磨损加快,皮带寿命缩短,机械效率下降的。另外,我国北方的寒冷地区,冬夏温差大,皮带在热胀冷缩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松弛问题。因此,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对电机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目前,调节电机位置时,需要将电机的安装螺栓全部拆下,然后动用吊车将电机吊起,实现电机位置的调整,而且电机调整后还要对皮带的张力进行测试,测试不合格还需要再次调整。可见,现有的电机调整方式存在操作繁琐、效率低、人力物力消耗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全新的电机调整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操作的电机底座调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包括上板、下板、滚轴和驱动机构,其中,上板和下板上下平行设置,滚轴夹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滚轴上设置有齿轮区段和圆柱区段,所述上板的下侧和下板的上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区段啮合的齿条;驱动机构,其结构包括U形架、滑杆、固定套、张力指示弹簧和丝杠,其中,U形架的两个平行区段套在各滚轴上的圆柱区段上,所述滑杆的一端与U形架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插装在固定套内,固定套固定安装在抽油机的机架上,所述丝杠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套的端部并伸入固定套内,所述张力指示弹簧安装在固定套内,张力指示弹簧的位置位于丝杠的端部与所述滑杆的端部之间;所述驱动机构内还设置有预紧套,预紧套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套内部,其位置位于丝杠的外侧,预紧套的外侧加工有四个径向盲孔,四个径向盲孔沿预紧套的轴向和径向排列成两行两列,所述固定套的侧壁上与所述径向盲孔对应设置有窗口,窗口的尺寸可保证四个径向盲孔完全露出;所述窗口沿轴向至少设置两圈,沿周向至少设置有三列,在轴向上,相邻两个窗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预紧套上沿轴线方向上的两个径向盲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在周向上,相邻两个窗口之间的最小角距离不大于预紧套上沿圆周方向上的两个径向盲孔之间的最小角距离;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设置有快锁机构,其结构包括螺柱、滑块、手柄和锁紧螺母,其中,螺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板上,滑块和手柄均套装在螺柱上,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柱的上端,滑块的下端为方形结构,所述上板上设置有与该方形结构匹配的滑道,滑块通过该方形结构与所述滑道配合,所述手柄与滑块之间的接触面为螺旋面,该螺旋面的螺旋角度为360°,该螺旋面的螺旋升角小于其摩擦角。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张力指示弹簧为蝶形弹簧。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快锁机构中,所述螺柱上套有鼓形弹性件,鼓形弹性件为套类结构,鼓形弹性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中部向外隆起的鼓形结构,鼓形弹性件的中部加工有贯通内外的轴向割缝;鼓形弹性件由弹簧钢制成;所述螺旋面上加工有防滑齿。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板的下侧和下板的上侧均设置有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条形槽,所述的齿条位于条形槽的槽底,所述齿轮区段的边缘加工有与条形槽的内壁匹配的倒角。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板的下侧和下板的上侧均抵在圆柱区段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套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凸耳,其中,远离滑杆的凸耳铰接在机架上,靠近滑杆的凸耳通过插销连接在机架上,固定套的侧面设置有供滑杆通过的豁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快速调节电机位置的电机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人力物力消耗少等诸多优点。2、本专利技术采用滚轴作为上板的支撑降阻支撑结构,通过U形架推动滚轴在下板上滚动来驱动上板移动,结构巧妙,操作省力,支撑可靠,承载能力强。另外,滚轴采用了齿轮区段与圆柱区段相结合的结构形式,齿轮区段的设置可保证滚轴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位置稳定,不会发生不受控的扭转、串位等问题,圆柱区段可对上板和下板进行直接支撑,从而有效提高上板的承载能力。3、本专利技术在驱动机构内设置了张力指示弹簧,调整电机位置时,通过观察丝杠的露出长度可判断出张力指示弹簧的压缩程度,继而大概判断出皮带的张力,有利于将皮带快速调整至最佳使用状态。另外,本专利技术在驱动机构内设置了预紧套,通过预紧套可对张力指示弹簧进行预压缩,预压缩后,张力指示弹簧的功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调节时丝杠的行程大幅降低,从而大幅提高操作效率。4、当抽油机的型号不同时,皮带的张力不同,张力指示弹簧的压缩量也不同,此时需要通过转动预紧套使其与固定套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实现对张力指示弹簧的预紧量的调整。而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结构独特但简单的预紧套调整方法:本专利技术中,预紧套的外侧加工有四个径向盲孔,四个径向盲孔沿预紧套的轴向和径向排列成两行两列,所述固定套的侧壁上与所述径向盲孔对应设置有窗口,窗口的尺寸可保证四个径向盲孔完全露出;所述窗口沿轴向至少设置两圈,沿周向至少设置有三列,在轴向上,相邻两个窗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预紧套上沿轴线方向上的两个径向盲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在周向上,相邻两个窗口之间的最小角距离不大于预紧套上沿圆周方向上的两个径向盲孔之间的最小角距离。满足这些结构要求后,在一个径向盲孔内插入圆杆,扳动圆杆使圆杆到达极限位置后,另一个径向盲孔便会从另一个窗口处露出,然后拔下圆杆使其与刚刚露出的径向盲孔配合,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反复,便可使预紧套旋转,并可使预紧套在较长的轴向距离范围内移动。同时,调节完成后,将圆杆留在径向盲孔内,并在其他径向盲孔中再插入一个圆杆,可有效防止预紧套不受控旋转。采用沿轴向布设多个窗口的方式,与设置一个较长的窗口相比,能充分保证固定套的结构强度。5、本专利技术在将驱动机构设置成翻转式结构,并在固定套的侧面设置了供滑杆通过的豁口,更换皮带时,将驱动机构逆时针旋转90°,可给滑杆流出足够的退位空间,从而使皮带可以轻松地安装在皮带轮上,极大地降低了皮带的安装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截面图;图3是图2中滚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上板、下板与滚轴之间的另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滚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滑块的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鼓形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B处的截面图;图9是驱动机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中快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丝杠,2-预紧套,3-窗口,4-径向盲孔,5-张力指示弹簧,6-固定套,7-滑杆,8-U形架,9-上板,10-下板,11-滚轴,12-齿条,13-滑道,14-圆柱区段,15-齿轮区段,16-倒角,17-螺旋面,18-防滑齿,19-轴向割缝,20-圆杆,21-方形结构,22-滑块,23-鼓形弹性件,24-螺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操作的电机底座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9)、下板(10)、滚轴(11)和驱动机构,其中,上板(9)和下板(10)上下平行设置,滚轴(11)夹在上板(9)和下板(10)之间,滚轴(11)上设置有齿轮区段(15)和圆柱区段(14),所述上板(9)的下侧和下板(10)的上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区段(15)啮合的齿条(12);/n驱动机构,其结构包括U形架(8)、滑杆(7)、固定套(6)、张力指示弹簧(5)和丝杠(1),其中,U形架(8)的两个平行区段套在各滚轴(11)上的圆柱区段(14)上,所述滑杆(7)的一端与U形架(8)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插装在固定套(6)内,固定套(6)固定安装在抽油机的机架上,所述丝杠(1)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套(6)的端部并伸入固定套(6)内,所述张力指示弹簧(5)安装在固定套(6)内,张力指示弹簧(5)的位置位于丝杠(1)的端部与所述滑杆(7)的端部之间;/n所述驱动机构内还设置有预紧套(2),预紧套(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套(6)内部,其位置位于丝杠(1)的外侧,预紧套(2)的外侧加工有四个径向盲孔(4),四个径向盲孔(4)沿预紧套(2)的轴向和径向排列成两行两列,所述固定套(6)的侧壁上与所述径向盲孔(4)对应设置有窗口(3),窗口(3)的尺寸可保证四个径向盲孔(4)完全露出;/n所述窗口(3)沿轴向至少设置两圈,沿周向至少设置有三列,在轴向上,相邻两个窗口(3)之间的最小距离(C)不大于预紧套(2)上沿轴线方向上的两个径向盲孔之间的最小距离(C'),在周向上,相邻两个窗口(3)之间的最小角距离(D)不大于预紧套(2)上沿圆周方向上的两个径向盲孔(4)之间的最小角距离(D');/n所述上板(9)和下板(10)之间设置有快锁机构,其结构包括螺柱(24)、滑块(22)、手柄(26)和锁紧螺母(25),其中,螺柱(2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板(10)上,滑块(22)和手柄(26)均套装在螺柱(24)上,锁紧螺母(25)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柱(24)的上端,滑块(22)的下端为方形结构(21),所述上板(9)上设置有与该方形结构(21)匹配的滑道(13),滑块(22)通过该方形结构(21)与所述滑道(13)配合,所述手柄(26)与滑块(22)之间的接触面为螺旋面(17),该螺旋面(17)的螺旋角度为(360)°,该螺旋面(17)的螺旋升角小于其摩擦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操作的电机底座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9)、下板(10)、滚轴(11)和驱动机构,其中,上板(9)和下板(10)上下平行设置,滚轴(11)夹在上板(9)和下板(10)之间,滚轴(11)上设置有齿轮区段(15)和圆柱区段(14),所述上板(9)的下侧和下板(10)的上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区段(15)啮合的齿条(12);
驱动机构,其结构包括U形架(8)、滑杆(7)、固定套(6)、张力指示弹簧(5)和丝杠(1),其中,U形架(8)的两个平行区段套在各滚轴(11)上的圆柱区段(14)上,所述滑杆(7)的一端与U形架(8)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插装在固定套(6)内,固定套(6)固定安装在抽油机的机架上,所述丝杠(1)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套(6)的端部并伸入固定套(6)内,所述张力指示弹簧(5)安装在固定套(6)内,张力指示弹簧(5)的位置位于丝杠(1)的端部与所述滑杆(7)的端部之间;
所述驱动机构内还设置有预紧套(2),预紧套(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套(6)内部,其位置位于丝杠(1)的外侧,预紧套(2)的外侧加工有四个径向盲孔(4),四个径向盲孔(4)沿预紧套(2)的轴向和径向排列成两行两列,所述固定套(6)的侧壁上与所述径向盲孔(4)对应设置有窗口(3),窗口(3)的尺寸可保证四个径向盲孔(4)完全露出;
所述窗口(3)沿轴向至少设置两圈,沿周向至少设置有三列,在轴向上,相邻两个窗口(3)之间的最小距离(C)不大于预紧套(2)上沿轴线方向上的两个径向盲孔之间的最小距离(C'),在周向上,相邻两个窗口(3)之间的最小角距离(D)不大于预紧套(2)上沿圆周方向上的两个径向盲孔(4)之间的最小角距离(D');
所述上板(9)和下板(10)之间设置有快锁机构,其结构包括螺柱(24)、滑块(22)、手柄(26)和锁紧螺母(25),其中,螺柱(2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板(1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良艳
申请(专利权)人:魏良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