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良艳专利>正文

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00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田采油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定子和转子,定子固定安装在壳体上,转子被转子轴支撑在定子的中央,壳体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端盖,两个端盖与壳体共同围成所述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的外壳,还包括减速机构和制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集成式设计,将抽油机上的电机、减速机构和制动机构集成在一个壳体内,并且这种集成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结构的堆砌,而是将各机构有机结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这种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幅简化了抽油机的结构,避免了对皮带这一易损件的应用,延长了抽油机的维护周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irect drive device of pump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采油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游梁式抽油机是一种常用的石油开采设备,这种抽油机的结构通常包括电机、减速器、曲柄、连杆和游梁,在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中,电机输出的动力是通过带传动机构传至减速器的输入轴的,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1、带传动机构中,皮带为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导致抽油机维护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游梁式抽油机,以解决上述问题。2、维护抽油机时,需要对抽油机进行可靠制动,以便于对抽油机上各部件进行检修调校,然而,抽油机制动时,抽油机上各可动部件最终停留位置不太确定,当停留位置不理想时,会给维护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因此,抽油机在制动后需要通过瞬间解除制动的方式对各可动部件的停留位置进行微调,但受抽油机上制动机构的物理结构所限,现有的抽油机在停机后对各可动部件的位置进行二次调整时的调整精度较差,这一方面导致调整时间变长,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使各可动部件很难处于理想位置,使维护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定子和转子,定子固定安装在壳体上,转子被转子轴支撑在定子的中央,壳体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端盖,两个端盖与壳体共同围成所述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的外壳,还包括减速机构和制动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中心齿轮、行星齿轮、中心齿轮轴和行星齿轮盘,行星齿轮分别与中心齿轮和壳体内侧的齿圈啮合,中心齿轮固定连接在中心齿轮轴上,所述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盘上,行星齿轮盘的外侧加工有空心轴,空心轴的外侧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端盖中央的圆孔内并伸出端盖外,空心轴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在中心齿轮轴的外侧,抽油机曲柄固定连接在所述空心轴的伸出端;所述中心齿轮轴从所述空心轴的端部伸出;所述减速机构共有两组,两组减速机构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端;所述壳体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中央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套;所述定子和转子共有两对,两对定子转子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其中,两个定子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侧,两个转子分别安装在两根转子轴上,每根转子轴的一端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旋转套内孔的两端连接,每根转子轴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花键与两套减速机构中的两根中心齿轮轴的轴端连接;所述制动机构共有两套,制动机构的结构包括电磁铁、驱动盘和制动盘,电磁铁固定连接在定子的侧面,位置位于定子和减速机构之间,所述驱动盘固定连接在转子的侧面,位置位于转子与减速机构之间,制动盘上朝向电磁铁的一侧镶嵌有磁钢,磁钢与电磁铁的磁极相互排斥,所述制动盘固定安装在转子轴上,位置位于转子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制动盘的边缘为圆锥面,圆锥面上附着有刹车片,所述支撑板的两侧的形状与两套制动机构中两个制动盘上圆锥面的形状相匹配,两个刹车片分别与支撑板两侧贴合后实现转子轴的制动;所述的两根转子轴上均套有弹簧,所述的两个定子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向所述支撑板靠近的运动趋势;所述的两套制动机构中的两个电磁铁在壳体外部并联在一起以便同时通电断电,所述的两个定子中的两个绕组在壳体外部并联在一起以便同时通电断电;所述支撑板由铜合金制成;所述支撑板的圆周上设有插槽,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插槽对应设置有窗口,所述插槽内插有与插槽形状匹配的散热块,散热块从壳体外侧穿过所述窗口后差在插槽内,散热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所述散热块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块由铝合金制成。所述的两个电磁铁并联后的电缆上串联有制动解除开关。所述的转子为永磁转子。所述的刹车片为石棉刹车片。所述的磁钢由钕铁硼材料制成。所述铜合金为ZCuSn10Pb1铸造铜合金。所述空心轴和中心齿轮轴之间的轴承为铜套轴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采用集成式设计,将抽油机上的电机、减速机构和制动机构集成在一个壳体内,并且这种集成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结构的堆砌,而是将各机构有机结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这种改进,本专利技术大幅简化了抽油机的结构,避免了对皮带这一易损件的应用,延长了抽油机的维护周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独特的制动机构,可实现断电自动制动,可充分保证制动后的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制动解除开关,通过这一开关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可对电磁铁进行点动控制,从而短时间解除制动,实现对抽油机上各可动部件位置的精确调节,通过调整电磁铁的输入电流可改变电磁铁的磁力,磁力必须大于转子轴向移动的阻力,转子受到的远离支撑板方向的合力越小,转子点动后复位越快,调整精度越高。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定子绕组和用于解除制动状态的电磁铁之间可独立供电,这样,可在不启动电动机构的情况下解除制动,使各可动部件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运转至所需位置。另外,在抽油机上应用的电驱动装置必须具有良好的变频调速性能,而电磁铁独立供电可避免低频时电磁铁的磁力受影响,从而在低转速时保证制动盘与支撑板顺利脱开。4、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和制动解除性能:采用圆锥面配合进行制动,与抽油机上现有的制动机构相比,结构简单,可动部件少,因此制动非常可靠;采用电磁铁推动转子来解除制动,电磁铁的磁力与通入的电流成正比,因此,在保证较大电流的情况下,出现制动不能解除问题的概率非常低。5、本专利技术采用机械制动方式进行制动,采用电气方式解除制动,机械制动保证了制动的可靠性,电气解除制动使操作更省力。6、本专利技术采用双转子、双制动设计,两个转子分别与抽油机上的两个曲柄对应,两套制动机构分别与两个转子对应,与传统抽油机上的单侧制动相比,不但制动响应更快,而且制动时对机械结构的冲击小。7、本专利技术的一端设有两个机械端口,其中,低速机械端口用于驱动曲柄旋转,高速机械端口作为取力器用于向抽油机外提供动力,以便于井场的其他作业内容的实施。8、本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散热设计,电动机构和制动机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一方面通过壳体外侧的散热翅片散出,另一方面通过支撑板和插装在支撑板上的散热块散发到外界,从而保证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避免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9、本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中,中心齿轮轴的旋转运动通过中心齿轮转换为行星齿轮的公转和自转运动,行星齿轮的公转运动转换为行星齿轮盘的旋转运动,行星齿轮盘的旋转运动通过空心轴传递至端盖的外侧,并转换为曲柄的旋转运动,使得减速机构与电动机构有机结合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中散热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中:1-端盖,2-行星齿轮盘,3-行星齿轮,4-行星齿轮轴,5-磁钢,6-电磁铁,7-驱动盘,8-定子,9-转子,10-转子轴,11-刹车片,12-支撑板,13-旋转套,14-制动盘,15-壳体,16-散热块,17-弹簧,18-中心齿轮,19-空心轴,20-铜套轴承,21-中心齿轮轴,22-曲柄,23-电缆,24-制动解除开关,25-散热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15、定子8和转子9,定子8固定安装在壳体15上,转子9被转子轴10支撑在定子8的中央,壳体15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端盖1,两个端盖1与壳体15共同围成所述抽油机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包括壳体(15)、定子(8)和转子(9),定子(8)固定安装在壳体(15)上,转子(9)被转子轴(10)支撑在定子(8)的中央,壳体(15)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端盖(1),两个端盖(1)与壳体(15)共同围成所述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机构和制动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中心齿轮(18)、行星齿轮(3)、中心齿轮轴(21)和行星齿轮盘(2),行星齿轮(3)分别与中心齿轮(18)和壳体(15)内侧的齿圈啮合,中心齿轮(18)固定连接在中心齿轮轴(21)上,所述行星齿轮(3)通过行星齿轮轴(4)安装在行星齿轮盘(2)上,行星齿轮盘(2)的外侧加工有空心轴(19),空心轴(19)的外侧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端盖(1)中央的圆孔内并伸出端盖(1)外,空心轴(19)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在中心齿轮轴(21)的外侧,抽油机曲柄(22)固定连接在所述空心轴(19)的伸出端;所述中心齿轮轴(21)从所述空心轴(19)的端部伸出;所述减速机构共有两组,两组减速机构对称设置在壳体(15)的两端;所述壳体(15)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中央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套(13);所述定子(8)和转子(9)共有两对,两对定子(8)转子(9)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2)的两侧,其中,两个定子(8)固定安装在壳体(15)内侧,两个转子(9)分别安装在两根转子轴(10)上,每根转子轴(10)的一端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旋转套(13)内孔的两端连接,每根转子轴(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花键与两套减速机构中的两根中心齿轮轴(21)的轴端连接;所述制动机构共有两套,制动机构的结构包括电磁铁(6)、驱动盘(7)和制动盘(14),电磁铁(6)固定连接在定子(8)的侧面,位置位于定子(8)和减速机构之间,所述驱动盘(7)固定连接在转子(9)的侧面,位置位于转子(9)与减速机构之间,制动盘(14)上朝向电磁铁(6)的一侧镶嵌有磁钢(5),磁钢(5)与电磁铁(6)的磁极相互排斥,所述制动盘(14)固定安装在转子轴(10)上,位置位于转子(9)与所述支撑板(12)之间,制动盘(14)的边缘为圆锥面,圆锥面上附着有刹车片(11),所述支撑板(12)的两侧的形状与两套制动机构中两个制动盘(14)上圆锥面的形状相匹配,两个刹车片(11)分别与支撑板(12)两侧贴合后实现转子轴(10)的制动;所述的两根转子轴(10)上均套有弹簧(17),所述的两个定子(8)在弹簧(17)的作用下保持向所述支撑板(12)靠近的运动趋势;所述的两套制动机构中的两个电磁铁(6)在壳体(15)外部并联在一起以便同时通电断电,所述的两个定子(8)中的两个绕组在壳体(15)外部并联在一起以便同时通电断电;所述支撑板(12)由铜合金制成;所述支撑板(12)的圆周上设有插槽,所述壳体(15)上与所述插槽对应设置有窗口,所述插槽内插有与插槽形状匹配的散热块(16),散热块(16)从壳体(15)外侧穿过所述窗口后差在插槽内,散热块(16)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5)上;所述散热块(16)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25);所述散热块(16)由铝合金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包括壳体(15)、定子(8)和转子(9),定子(8)固定安装在壳体(15)上,转子(9)被转子轴(10)支撑在定子(8)的中央,壳体(15)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端盖(1),两个端盖(1)与壳体(15)共同围成所述抽油机直接驱动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机构和制动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中心齿轮(18)、行星齿轮(3)、中心齿轮轴(21)和行星齿轮盘(2),行星齿轮(3)分别与中心齿轮(18)和壳体(15)内侧的齿圈啮合,中心齿轮(18)固定连接在中心齿轮轴(21)上,所述行星齿轮(3)通过行星齿轮轴(4)安装在行星齿轮盘(2)上,行星齿轮盘(2)的外侧加工有空心轴(19),空心轴(19)的外侧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端盖(1)中央的圆孔内并伸出端盖(1)外,空心轴(19)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在中心齿轮轴(21)的外侧,抽油机曲柄(22)固定连接在所述空心轴(19)的伸出端;所述中心齿轮轴(21)从所述空心轴(19)的端部伸出;所述减速机构共有两组,两组减速机构对称设置在壳体(15)的两端;所述壳体(15)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中央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套(13);所述定子(8)和转子(9)共有两对,两对定子(8)转子(9)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2)的两侧,其中,两个定子(8)固定安装在壳体(15)内侧,两个转子(9)分别安装在两根转子轴(10)上,每根转子轴(10)的一端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旋转套(13)内孔的两端连接,每根转子轴(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花键与两套减速机构中的两根中心齿轮轴(21)的轴端连接;所述制动机构共有两套,制动机构的结构包括电磁铁(6)、驱动盘(7)和制动盘(14),电磁铁(6)固定连接在定子(8)的侧面,位置位于定子(8)和减速机构之间,所述驱动盘(7)固定连接在转子(9)的侧面,位置位于转子(9)与减速机构之间,制动盘(14)上朝向电磁铁(6)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魏良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