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充电系统及电动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0141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的系统由控制器、DC\DC变换器,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组成,当所述的系统启动时,蓄电池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DC\DC变换器对燃料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的燃料电池进行正常运转,燃料电池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DC\DC变换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的蓄电池定制充电;其中所述的DC\DC变换器包括前级和后级电路,所述的前级电路由双向buck‑boost三相交错电路并联组成,所述的后级电路由单向移相全桥DC/DC电路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解决了燃料电池启动问题,又解决了蓄电池充电问题,改善了产生的冲击问题,针对两级式变换结构,给出了两个不同阶段时采取的控制逻辑,减小了冲击与超调,系统既可以运行在恒压模式,也可以运行在恒流模式。

A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车用充电
,尤其涉一种具有大功率下低压大电流,高升压比,多模式的直流变换器。
技术介绍
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将会是人类社会的又一大进步,将会使我们子孙后代都得到极大的裨益。随着地球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新能源的开发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深入研究。相对于传统的以燃油为主的汽车发电系统,新能源发电系统不仅更加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之路,从长远角度来看,成本也更加低廉。随着半导体功率器件制造技术与材料的逐步进步,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促进了电动汽车的逐步推广与普及。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多数利用的是直流充电桩给蓄电池充电,由于电池容量有限,续航里程受限,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用充电系统及电动车,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发现燃料电池具有输出电压一般不高、输出电压有较宽的输出范围、对电流纹波要求高的特点。传统的变换器在启动时刻,对功率器件存在很大的电压或电流冲击,长久下去容易导致器件损坏,降低了电路的可靠性。在大功率应用场合,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的系统由控制器、DC\DC变换器,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组成,/n当所述的系统启动时,蓄电池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DC\DC变换器对燃料电池进行充电;/n当所述的燃料电池进行正常运转时,燃料电池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DC\DC变换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的蓄电池停止供电;/n其中所述的DC\DC变换器包括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所述的前级电路由双向buck-boost三相交错电路并联组成,所述的后级电路由单向移相全桥DC/DC电路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的系统由控制器、DC\DC变换器,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组成,
当所述的系统启动时,蓄电池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DC\DC变换器对燃料电池进行充电;
当所述的燃料电池进行正常运转时,燃料电池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DC\DC变换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的蓄电池停止供电;
其中所述的DC\DC变换器包括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所述的前级电路由双向buck-boost三相交错电路并联组成,所述的后级电路由单向移相全桥DC/DC电路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级单路由双向buck-boost三相交错电路并联组成,前级电路由六个带续流二极管的IGBT,三个电感,二个电容组成,其中3个IGBTS1、S3、S5分别和IGBTS2、S4、S6串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级电路包括单向移相全桥DC/DC电路,后级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A桥臂、B桥臂,其中所述A桥臂和B桥臂由第一、第二IGBT串联组成,每个桥臂交接处串入高频变压器和隔直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宏肖伟郭玲琼徐飞飞夏益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上虞区理工高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