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接装置和冷风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016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接装置和冷风扇,包括:第一对接结构,包括:第一金属线圈,第一金属线圈适于连接第一交流电线,以及,包围第一金属线圈的第一绝缘外壳;第二对接结构,包括:第二金属线圈,第二金属线圈适于连接第二交流电线,以及,包围第二金属线圈的第二绝缘外壳;金属芯,适于在工作状态下至少部分同时设置在第一金属线圈和第二金属线中。对接装置利用变压器的原理通过在绝缘外壳内设置金属线圈,避免了导电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使得对接装置在通电过程中不会因导电件与外界接触而出现漏电现象,保证了用电安全,实现了电流的无线传输,同时还可以对电线的电压进行调节,用途更加广泛。

A docking device and a cooling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接装置和冷风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对接装置和冷风扇。
技术介绍
冷风扇采用水蒸发效应原理,用物理的方法实现降温,解决了普通空调“氟里昂”排放超标以及高耗能的问题,其通常利用湿帘作为降温介质,水从湿帘的顶部沿湿帘的波纹表面均匀的流下,使湿帘从上到下均匀的湿润,风机在抽风时,产生压力,迫使未饱和的空气流经多孔湿润湿帘表面时,将空气中大量的湿热转化为潜热,迫使进入室内的空气从干球温度降低接近湿球温度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使得干燥的热空气变为洁净的凉爽空气,从而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冷风扇被设计成水箱与机身一体式或者是抽屉式水箱,长期使用后水箱会有积垢,滋生细菌,因一体水箱不可拆洗,导致用户清洗不便;抽屉式水箱,水泵挂在机身上,需有水泵翻转等结构实现水箱可抽,结构复杂,包装运输容易损坏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两种结构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冷风扇,其中位于上方的机身与位于下方的水箱彼此间可以进行分离。技术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测试时发现,由于水箱与机身之间存在电接头,当水箱内部的水量过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对接结构(1),包括:第一金属线圈(11),所述第一金属线圈(11)适于连接第一交流电线(6),以及,包围所述第一金属线圈(11)的第一绝缘外壳(12);/n第二对接结构(2),包括:第二金属线圈(21),所述第二金属线圈(21)适于连接第二交流电线(7),以及,包围所述第二金属线圈(21)的第二绝缘外壳(22);/n金属芯(3),适于在工作状态下至少部分同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线圈(11)和所述第二金属线圈(2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对接结构(1),包括:第一金属线圈(11),所述第一金属线圈(11)适于连接第一交流电线(6),以及,包围所述第一金属线圈(11)的第一绝缘外壳(12);
第二对接结构(2),包括:第二金属线圈(21),所述第二金属线圈(21)适于连接第二交流电线(7),以及,包围所述第二金属线圈(21)的第二绝缘外壳(22);
金属芯(3),适于在工作状态下至少部分同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线圈(11)和所述第二金属线圈(2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2)和所述第二绝缘外壳(22)中的其中一个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2)和所述第二绝缘外壳(22)中的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凸出部(121),所述凸出部(121)内设置有金属芯(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2)或所述第二绝缘外壳(22)包括容纳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壳上的所述凸出部(121),所述金属芯(3)设置在所述凸出部(121)中,所述第一金属线圈(11)或所述第二金属线圈(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珍王朝晖雷明静白建东张逸鸿刘陈梁桂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