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04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26
本申请涉及高速背板连接器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鱼眼端子,包括鱼眼端子本体,所述鱼眼端子本体包括有基部、导向部、与所述导向部相连接的插入区、与所述基部相连接的保持区和设置在所述插入区与所述保持区内的内孔,位于所述插入区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小于位于所述保持区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在插入电路板时,插入区的内孔孔壁变形带来的弹力阻力较小,确保了尽量低的插入力;从电路板拔出时,保持区的内孔孔壁较宽不易变形,拔出时有较大弹力阻力,需要尽量高的拔出力,保证鱼眼端子能稳固地固定在电路板上,不易从电路板上松动。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鱼眼端子的针尖端和根部端、内孔的尺寸均对称而在插入或拔出时所需要的力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Fishey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眼端子
本申请涉及背板连接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鱼眼端子。
技术介绍
通信连接器往往要与电路板连接,主要有三种连接方式,直针通孔焊接、鱼眼端子穿孔压接和平针平贴在PCB表面。而鱼眼端子穿孔压接的方案应用最为广泛,在汽车连接器领域也应用越来越多,这是因为鱼眼端子有很大的技术优势。第一是免焊接,不仅成本更低,而且符合节能环保的社会趋势。第二是不需要焊盘设计,能够在同样的占板面积上排布更多的端子,符合目前产品高密度的设计要求。第三是鱼眼端子可以轻易拔出,维修方便。但传统的对称鱼眼孔设计无法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尽量低插入力同时尽量高拔出力的要求。传统鱼眼端子为了提高拔出力就会造成插入力过高,压接时鱼眼端子容易跪腿失效;而为了降低插入力就会造成拔出力过低,连接器容易脱落造成系统失效。因此,如何解决现有鱼眼端子的针尖端和根部端、内孔的尺寸均对称而在插入或拔出时所需要的力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其能够解决现有鱼眼端子的针尖端和根部端、内孔的尺寸均对称而在插入或拔出时所需要的力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眼端子,包括鱼眼端子本体,所述鱼眼端子本体包括有基部、导向部、与所述导向部相连接的插入区、与所述基部相连接的保持区和设置在所述插入区与所述保持区内的内孔,位于所述插入区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小于位于所述保持区的内孔孔壁的宽度。优选地,所述鱼眼端子本体还包括有过渡区,所述过渡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入区和所述保持区相连接,且所述过渡区设置有与所述内孔相连通的通孔,位于所述过渡区的通孔孔壁宽度小于位于所述保持区的内孔孔壁宽度。优选地,位于所述插入区的内孔的宽度大于位于所述保持区的内孔的宽度。优选地,所述插入区的外缘与所述保持区的外缘相对称。优选地,所述保持区的外缘凸出于所述插入区的外缘。优选地,所述导向部包括有与所述基部相对称的预插区和导向针尖,所述预插区一端与所述插入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针尖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过渡区与所述保持区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插入区的连接处平滑过渡。优选地,所述鱼眼端子本体的外棱均设置有倒圆角。优选地,位于所述保持区的内孔孔壁的宽度比位于所述插入区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大位于所述插入区的内孔孔壁宽度的10%。优选地,所述鱼眼端子本体还包括有塑胶限位结构和位于塑胶套内的插针区,所述塑胶限位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基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针区相连接。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鱼眼端子,包括有鱼眼端子本体,鱼眼端子本体包括有基部、导向部、与基部相连接的保持区、与导向部相连接的插入区和设置在插入区与保持区内的内孔,基部用来提供端子本身强度,防止插入到电路板时挫曲,导向部用来对鱼眼端子进行导向,使该鱼眼端子预插入电路板内;插入区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小于保持区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即鱼眼端子的插入区和保持区采用非对称设计,插入区的内孔孔壁小于保持区的内孔孔壁,在插入电路板时,插入区的内孔孔壁变形带来的弹力阻力较小,确保了尽量低的插入力;在从电路板拔出时,保持区的内孔孔壁较宽,不易变形,在拔出时有较大弹力阻力,需要尽量高的拔出力,从而保证鱼眼端子能够稳固地固定在电路板上,不易从电路板上松动。如此设置,该鱼眼端子确保了插入力尽可能小的同时能够增加鱼眼端子的保持力,提升了该鱼眼端子的性能,解决了现有鱼眼端子的针尖端和根部端、内孔的尺寸均对称而在插入或拔出时所需要的力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鱼眼端子的结构图。图中:201、导向针尖;202、预插区;203、插入区;204、过渡区;205、保持区;206、基部;207、塑胶限位结构;208、插针区;209、鱼眼孔;210、鱼眼孔内棱;211、外棱。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参照附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鱼眼端子,包括鱼眼端子本体,鱼眼端子本体包括有基部206、导向部、与基部206相连接的保持区205、与导向部相连接的插入区203和设置在插入区203与保持区205内的内孔,基部206用来提供端子本身强度,防止插入到电路板时挫曲,导向部用来对鱼眼端子进行导向,使该鱼眼端子预插入电路板内,在插入电路板时,导向部预先插入电路板内,然后插入区203插入电路板,插入区203的内孔孔壁和内孔开始变形,产生插入力,继续插入至保持区205插入电路板内,保持区205的内孔孔壁和内孔变形,产生插入力;在从电路板拔出时,保持区205变形,产生保持力,且保持力最大,继续拔出使插入区203与电路板脱离,插入区203完全变形,保持力为零。其中,位于插入区203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小于位于保持区205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即插入区203的内孔孔壁较细,保持区205的内孔孔壁较粗,在插入电路板时,插入区203的内孔孔壁容易受力变形(即在插入电路板时插入区203由内孔孔壁变形带来的弹力阻力较小),使用较小的力即可使插入区203的内孔孔壁变形,确保了尽量低的插入力,使该鱼眼端子易于插入到电路板内;而在从电路板中拔出该鱼眼端子时,保持区205的内孔孔壁相对于插入区203的内孔孔壁厚,需要受更大的力才能使保持区205的内孔孔壁变形(即保持区205的内孔孔壁变形所带来的弹性阻力较大),因此确保了尽量高的拔出力,这样,使位于电路板内的鱼眼端子不易从电路板上脱离,提高了鱼眼端子与电路板连接的稳固性,提升了鱼眼端子的性能。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鱼眼端子的针尖端和根部端、内孔的尺寸均对称而在插入或拔出时所需要的力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位于插入区203的内孔宽度大于位于保持区205的内孔宽度,即插入区203的内孔与保持区205的内孔采用非对称设计,插入区203的内孔较大,在插入电路板时,使插入区203的内孔孔壁更容易变形,使插入区203更容易插入到电路板内;而在从电路板拔出时,保持区205的内孔较小,使保持区205的内孔孔壁更不易变形,从而在拔出时需要更大的力,从而更加确保该鱼眼端子的插入力尽可能小的同时能够增加鱼眼端子的保持力,提升了该鱼眼端子的性能。本实施例中,该鱼眼端子本体还包括有过渡区204,过渡区204位于插入区203和保持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眼端子本体,所述鱼眼端子本体包括有基部(206)、导向部、与所述导向部相连接的插入区(203)、与所述基部(206)相连接的保持区(205)和设置在所述插入区(203)与所述保持区(205)内的内孔,位于所述插入区(203)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小于位于所述保持区(205)的内孔孔壁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眼端子本体,所述鱼眼端子本体包括有基部(206)、导向部、与所述导向部相连接的插入区(203)、与所述基部(206)相连接的保持区(205)和设置在所述插入区(203)与所述保持区(205)内的内孔,位于所述插入区(203)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小于位于所述保持区(205)的内孔孔壁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端子本体还包括有过渡区(204),所述过渡区(2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入区(203)和所述保持区(205)相连接,且所述过渡区(204)设置有与所述内孔相连通的通孔,位于所述过渡区(204)的通孔孔壁宽度小于位于所述保持区(205)的内孔孔壁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插入区(203)的内孔的宽度大于位于所述保持区(205)的内孔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区(203)的外缘与所述保持区(205)的外缘相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区(205)的外缘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西点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