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组件安装结构,其包括:隔板;风扇罩组件;起到导向作用的滑动结构。上述滑动结构的一侧形成了用来将上述风扇罩组件固定在上述隔板上的固定结构。另外,上述滑动结构由以下部分组成,即在上述隔板的一个面上形成的风扇罩安装部和在上述风扇罩组件的一个面上形成的风扇罩安装导向部。上述固定结构由在上述隔板上形成的风扇罩固定突起和在上述风扇罩组件上形成的风扇罩固定端构成。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组件安装结构的优点是:更加便于风扇罩组件的前后移动和固定。(*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以下特点的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组件安装结构(Foundation structure of housingassembly for air conditioner)风扇罩组件可以很方便地以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或拆卸。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空气调节器是一种用来制冷/制热的机器,它一般安装在车辆、办公室或家庭等地方的室内空间内或是安装在墙壁上,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它一般具有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空气调节器一般由主要安装在室外的室外机(也可称作“室外侧”或“散热侧”)和主要安装在室内的室内机(也可称作“室内侧”或“吸热侧”)构成,上述室外机内装有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上述室内机内装有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正像人们所熟知的那样,空气调节器大体上可以分为分体型和一体型,其中分体型空气调节器中的室外机和室内机是分开安装的,而一体型空气调节器中的室外机和室内机则是合为一体的。图1大致显示了分体型空气调节器的一个示例,图2显示了图1所示的分体型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组件安装结构的构造。如图所示,空气调节器由主要安装在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内的室内机10和主要安装在建筑物的外部的室外机50构成,上述室内机10与室外机50之间连接着制冷剂管60,制冷剂可以顺着制冷剂管60流动。上述室内机10大致呈四棱柱体形状,其外壳由前面板12、侧面板14、后面板16以及上面板18构成,并且其底部有开口,形成了进风口(图中未示),而上述上面板18的后半部分上则形成了上下贯通的排风口20。另外,上述进风口和排风口20上还可以安装连接管道(duct)(图中未示),这个连接管道可以把室内机10与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相连通。上述前面板12上有上述制冷剂管60的一端穿过。并且前面板12的下端部位上形成了贯通孔12′,在下面将描述的排水盘42上形成的排水部42′可以通过上述贯通孔12′露在前面。上述室内机10的内部装有隔板22,这个隔板22能够将室内机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述隔板22的上方装有控制盒24,上述控制盒24的内部装有用来控制空气调节器动作的若干个元器件,控制盒24的后方形成了排风口20,通过上述排风口20可以将从下面将描述的室内风扇32排出的空气向上方引导。上述隔板22的底面上形成了与之一体的风扇罩30。上述风扇罩30可以引导在安装在其内部的室内风扇32的驱动下而产生的空气流的流向。上述风扇罩30内还装有用来驱动上述室内风扇32的风扇电机(图中未示)。上述风扇罩30的下面装有称为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40。上述室内热交换器40能够使在其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被上述室内风扇32吸入的空气产生热交换,它大致呈“∧”形状,其下端既可以固定在上述侧面板14上,也可以固定在前面板12和后面板16上。上述室内热交换器40的下面设置有排水盘42。上述排水盘42安装在位于上述室内机10下端的底部框架(base frame)的上面,能够将上述室内热交换器40上产生的冷凝水收集起来。上述排水盘42的前面右侧形成了向前突出的排水部42′。上述排水部42′可以通过上述前面板12上的贯通部12′露在外部,因而通过它可以将汇集在上述排水盘42内的冷凝水排向前方。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形成了上述控制盒24的底面的隔板22与风扇罩30是一体的,因此上述风扇罩30是无法单独拆卸下来的,这样一来,对于风扇罩30以及安装在其内部的部件的售后维修(A/S)就会变得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组件的安装结构,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实现风扇罩组件的安装和拆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组件安装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可以以前后滑动的方式拆装风扇罩组件。用来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它包括以下部件而构成,即隔板,它可以将室内机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部分;风扇罩组件,它能够促使空气流动并引导空气的流向;滑动结构,它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使上述风扇罩组件能够以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隔板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上述滑动结构的一侧形成了用来将上述风扇罩组件固定在上述隔板上的固定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上述滑动结构由以下部分构成,即风扇罩安装部,它在上述隔板的一个面上形成;风扇罩安装导向部,它在上述风扇罩组件的一个面上形成,能够插在上述风扇罩安装部内并前后滑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上述风扇罩安装部是从上述隔板的底面向下突出而成的;上述风扇罩安装导向部在位于上述风扇罩组件顶部的排出口的侧面上形成,并且是沿前后方向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上述固定结构由以下部分构成,即风扇罩固定突起,它在上述隔板上形成;风扇罩固定端,它在上述风扇罩组件上形成,可以与上述风扇罩固定突起连接起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上述风扇罩固定突起是从上述隔板的底面向下突出而成的,上述风扇罩固定端在位于上述风扇罩组件顶部的排出口的前端形成,并且是沿左右方向形成的。在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组件安装结构中,风扇罩组件安装在控制盒的下面并且是可拆装的。当想要维修(A/S)风扇罩组件时,只要将前面上部面板卸下来,就可以进行拆卸风扇罩组件的操作,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售后服务(after service)的作业效率。另外,如上所述的风扇罩组件是通过滑动结构以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的,并且其前端固定在隔板的底面上,因此可以使拆装操作更加容易进行。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以下效果,即不但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生产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以使售后服务的操作更容易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侧视图;图2为把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前面板卸下之后,显示出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组件安装结构的室内机的外观侧视图;图4为显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的结构的分解侧视图;图5为显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的结构的侧视图;图6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的组成部分——风扇罩组件的结构的侧视图;图7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的组成部分——风扇罩安装部的结构的部分侧视图;图8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的组成部分——风扇罩组件处于安装在隔板上的状态时的右侧面的视图;图9为显示了空气在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内部流动的状态的正面图;图10为显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空气调节器室内机处于倒置安装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的正面图。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100室内机 110前面上部面板(panel)112开关露出孔 114封口板120前面下部面板122制冷机管孔124排水孔 130侧面板(panel)140后面板(panel) 150上面板(panel)160面板支架(panel holder) 170排风口200下部框架(frame) 208排水盘滑动(pan sliding)部210进风口 220过滤器盖(filter cover)222空气过滤器(air filter) 230排水盘(drain pan)232排水(drain)部 234前端固定部件236后端固定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可以将室内机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部分;风扇罩组件,能够促使空气流动并引导空气的流向;滑动结构,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使上述风扇罩组件能够以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隔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