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开关。
技术介绍
在一些水上设备中,通常需要在设备入水后开始工作。例如水上救生设备、航标灯、浮灯等,需要在入水后接通电路,从而接通设备的电源或接通信号源。目前,水上设备普遍采用人工启动或接通信号源的方式,需要人工打开开关后将设备投入水中,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上设备启动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开关,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间隔设置;弹性部件,弹性部件与第二电极接触,以对第二电极施加朝向第一电极的方向上的力;隔断部件,隔断部件由绝缘材料制成,隔断部件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其中,隔断部件的至少部分由水溶材料制成,当隔断部件与水接触时,隔断部件的至少部分溶解,第二电极在弹性部件的驱动作用下与第一电极接触。进一步地,隔断部件整体由水溶材料制成,当隔断部件与水接触时,隔断部件整体溶解以对第二电极的运动进行避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极(1);/n第二电极(2),所述第二电极(2)与所述第一电极(1)间隔设置;/n弹性部件(3),所述弹性部件(3)与所述第二电极(2)接触,以对所述第二电极(2)施加朝向所述第一电极(1)的方向上的力;/n隔断部件(4),所述隔断部件(4)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隔断部件(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之间;/n其中,所述隔断部件(4)的至少部分由水溶材料制成,当所述隔断部件(4)与水接触时,所述隔断部件(4)的至少部分溶解,所述第二电极(2)在所述弹性部件(3)的驱动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极(1)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极(1);
第二电极(2),所述第二电极(2)与所述第一电极(1)间隔设置;
弹性部件(3),所述弹性部件(3)与所述第二电极(2)接触,以对所述第二电极(2)施加朝向所述第一电极(1)的方向上的力;
隔断部件(4),所述隔断部件(4)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隔断部件(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之间;
其中,所述隔断部件(4)的至少部分由水溶材料制成,当所述隔断部件(4)与水接触时,所述隔断部件(4)的至少部分溶解,所述第二电极(2)在所述弹性部件(3)的驱动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极(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件(4)整体由水溶材料制成,当所述隔断部件(4)与水接触时,所述隔断部件(4)整体溶解以对所述第二电极(2)的运动进行避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件(4)包括:
支架(41),所述支架(41)包括多个支撑凸起(411),多个所述支撑凸起(411)之间围成电极通道;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电极通道的两端;
水溶件(42),所述水溶件(42)由水溶材料制成,所述水溶件(42)为环形结构,所述水溶件(42)箍紧在多个所述支撑凸起(411)的外围,以使所述电极通道收缩,以阻止所述第二电极(2)通过所述电极通道;
其中,当所述水溶件(42)与水接触时,所述水溶件(42)溶解,多个所述支撑凸起(411)相互分离,以使所述电极通道扩张;所述第二电极(2)在所述弹性部件(3)的驱动作用下穿过所述电极通道后与所述第一电极(1)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1)的主体部分为筒状结构,所述多个支撑凸起(411)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的内部;所述筒状结构与多个所述支撑凸起(411)之间形成环形的安装腔(412),所述水溶件(42)安装在所述安装腔(412)内;其中,所述筒状结构的至少部分内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捷,任海纶,魏蒙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军鸽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