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9813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1:28
一种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直升机驾驶舱和设置在所述直升机驾驶舱前方的弧形显示器;直升机驾驶舱下方固定设置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底部固定设置有带有刹车的脚轮;直升机驾驶舱前部设置有前视窗,所述前视窗为通透型视窗;直升机驾驶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舱口,所述进舱口为通透型进舱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能够为体验者提供直升机模拟驾驶。另外,其整体使用便捷,具有较强的仿真感。

Helicopter driving simulation experienc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飞行模拟器
,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
技术介绍
飞行模拟器是一种用于模拟飞行器驾驶的装置,主要包括舱体和显示器,舱体内设置有对应型号飞行器的操纵杆、仪表和座椅结构,显示器用于显示飞行场景。最初被用于飞行操作训练,随着技术的不断普及,飞行模拟器同样被用于娱乐体验项目中。在飞行模拟器使用时,要求飞行模拟器使用便捷,并能够一定程度上模拟飞行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直升机驾驶舱和设置在所述直升机驾驶舱前方的弧形显示器;直升机驾驶舱下方固定设置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底部固定设置有带有刹车的脚轮;直升机驾驶舱前部设置有前视窗,所述前视窗为通透型视窗;直升机驾驶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舱口,所述进舱口为通透型进舱口。优选的,直升机驾驶舱底部设置有抽拉式脚踏台。优选的,进舱口的两侧分别并排设置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与风机管路相连。优选的,弧形显示器的高度高于前视窗10厘米至20厘米,所述弧形显示器的两端分别与前视窗的梁柱位置持平。优选的,弧形显示器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两条以上导轨副。优选的,弧形显示器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精密齿轮,所述精密齿轮下方设置有与弧形显示器所在场地固定连接的与所述精密齿轮相配合的齿条。优选的,所述抽拉式脚踏台包括两条支撑轨,两条支撑轨道对称设置于驾驶舱底部,支撑轨的侧部设置有滑槽,抽拉梯的后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杆,在使用时两个滑杆位置分别与支撑轨的两个滑槽位置相对应,在连接时,滑杆位于与其相邻的滑槽内部。本技术的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能够为体验者提供直升机模拟驾驶。另外,其整体使用便捷,具有较强的仿真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吹风口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驱动电机与齿条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俯视视角);图4是本技术导轨副与弧形显示器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抽拉式脚踏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滑杆为透视示意);在附图中,1直升机驾驶舱、2弧形显示器、3起落架、4脚轮、5前视窗、6进舱口、7抽拉式脚踏台、8吹风口、9风机管路、10梁柱、11导轨副、12驱动电机、13齿条、14支撑轨、15抽拉梯、16滑杆、17滑槽、18滑槽封堵、19座椅、20操纵杆、21风机、22摄像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它包括直升机驾驶舱1和设置在所述直升机驾驶舱1前方的弧形显示器2。弧形显示器2的高度高于前视窗510厘米至20厘米,弧形显示器2的两端分别与前视窗5的梁柱10位置持平,使得弧形显示器2将直升机驾驶舱1部设置的前视窗5包围,位于直升机驾驶舱1内的体验人员能够有较为真实的环境体验。该前视窗5为通透型视窗,即无任何风挡结构,防止弧形显示器2开启时屏幕亮度造成风挡玻璃反光,造成内部体验人员视角被干涉。直升机驾驶舱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舱口6,进舱口6为通透型进舱口6。在直升机驾驶舱1下方固定设置有起落架3,起落架3底部固定设置有带有刹车的脚轮4。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起落架3底部无脚轮4结构,在这些实施例中,移动时需进行吊装移动。优选的,直升机驾驶舱1底部与设置有抽拉式脚踏台7。当遇到青少年等身材较为矮小的体验者时,可将脚踏台抽出使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进舱口6的两侧分别并排设置有吹风口8,所述吹风口8与风机21管路9相连。风机21管路9中的风机21将风供送至吹风口8,在体验驾驶过程中开启风机21,模拟飞行过程中的气流吹动。优选的,弧形显示器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两条以上导轨副11。弧形显示器2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精密齿轮,所述精密齿轮下方设置有与弧形显示器2所在场地固定连接的与所述精密齿轮相配合的齿条13。当切换飞行场景后,不同场景对弧形显示器2与体验者的距离要求不同,通过驱动电机12转动,精密齿轮与齿条13相啮合,带动弧形显示器2在导轨副11上方移动。优选的,所述抽拉式脚踏台7包括两条支撑轨14,两条支撑轨14道对称设置,并固定在直升机驾驶舱1底部,支撑轨14的侧部设置有滑槽17,支撑轨14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滑槽封堵18,抽拉梯15的后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杆16,在使用时两个滑杆16位置分别与支撑轨14的两个滑槽17位置相对应,在连接时,滑杆16位于与其相邻的滑槽17内部,推动抽拉梯15,滑杆16能够沿着滑槽17移动。收回抽拉梯15时,抬起抽拉梯15,使之与支撑轨14平行,推动抽拉梯15,将其推至两条支撑轨14之间。使用时,向外拉抻抽拉梯15,至前部滑槽封堵18(主要用于限位,防止滑杆16脱离滑槽17),放下抽拉梯15,抽拉梯15以滑杆16为轴转动。优选的,为了满足体验着需求,在机舱内部的操作台上方固定设置有摄像装置22,用于事实记录体体验着影响,便于留念。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直升机驾驶舱(1)和设置在所述直升机驾驶舱(1)前方的弧形显示器(2);/n所述直升机驾驶舱(1)下方固定设置有起落架(3),所述起落架(3)底部固定设置有带有刹车的脚轮(4);/n所述直升机驾驶舱(1)前部设置有前视窗(5),所述前视窗(5)为通透型视窗;/n所述直升机驾驶舱(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舱口(6),所述进舱口(6)为通透型进舱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直升机驾驶舱(1)和设置在所述直升机驾驶舱(1)前方的弧形显示器(2);
所述直升机驾驶舱(1)下方固定设置有起落架(3),所述起落架(3)底部固定设置有带有刹车的脚轮(4);
所述直升机驾驶舱(1)前部设置有前视窗(5),所述前视窗(5)为通透型视窗;
所述直升机驾驶舱(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舱口(6),所述进舱口(6)为通透型进舱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驾驶舱(1)底部设置有抽拉式脚踏台(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驾驶模拟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舱口(6)的两侧分别并排设置有吹风口(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泉之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