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输注CAR‑T细胞后血液中细胞因子的试剂盒,其包括试剂盒本体,所述试剂盒本体内设置有:第一储存区域,所述第一储存区域内设置有冰袋和第一试剂容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中储存有抗体偶联的荧光微球、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PE荧光素偶联的链霉亲和素、多蛋白混合标准品;和第二储存区域,所述第二储存区域内设置有冰袋、第二试剂容器和第三试剂容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中储存仪器校正微球,包括无标记微球、PE标记微球、FITC标记微球,第三试剂容器中储存有缓冲液、洗液和基础液B。以及第三储存区域,所述第三储存区域内设置有第四容器,第四容器中储存有96孔可真空抽吸板、封板膜以及数据分析软件的许可插件。
A kit for detecting cytokines in blood after car-t cell in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输注CAR-T细胞后血液中细胞因子的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血液中细胞因子的试剂盒。
技术介绍
嵌合抗原受体淋巴细胞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使用慢病毒等载体将嵌合抗原受体基因转导到T淋巴细胞内,使其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从而介导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杀伤。注射CAR-T细胞后,CAR-T细胞识别肿瘤上的靶抗原导致T细胞活化而分泌大量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包括IL1β、IL2、IL-6、IL-10、TNF-α、IFN-γ、MCP-1、GM-CSF、IL1RA、IL4、IL-8、IL15、MIP-1β等。这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增高会导致发热、低血压,缺氧呼吸困难,并可能与肝、肾、心脏功能障碍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这些症状统称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判定标准为:a.连续三天发烧;b.两个细胞因子最大值均高出标准75倍或者一个细胞因子最大值高出标准250倍。c.至少发生一种毒性相关的临床症状。所以检测外周血中特定细胞因子水平是监测及验证CRS出现的主要方法,在防治CAR-T治疗不良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试剂盒采用抗体包被的荧光(APC)微球来捕获血清(血浆)中的细胞因子,通过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原理,将荧光分子PE标记到微球上,PE荧光强度和血清(血浆)中的细胞因子含量正相关。荧光微球分为两种大小,5um和7um,小微球有6种不同的APC荧光强度,大微球有7种不同的荧光强度,使用流式细胞仪可把这13种不同大小不同荧光强度的微球区分开来,然后用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对应样品中PE的荧光强度来对样品中的细胞因子浓度进行定量。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输注CAR-T细胞后人外周血中特定细胞因子(8或13种)的试剂盒,其内部结构使置于其中的特定试剂均能保持最佳性能且便于运输。本技术具体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血液中特定细胞因子的试剂盒,包括试剂盒本体,所述试剂盒本体内设置有:第一储存区域,所述第一储存区域内设置有冰袋和第一试剂容器,并且所述冰袋包围在第一试剂容器外,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中储存有抗体偶联的荧光微球(8种或13种微球预混)、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PE荧光素偶联的链霉亲和素(SA-PE)、多蛋白混合标准品;和第二储存区域,所述第二储存区域内设置有冰袋、第二试剂容器和第三试剂容器,并且所述冰袋包围在第二试剂容器和第三试剂容器外,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中储存仪器校正微球,包括无标记微球,PE标记微球,FITC标记微球,第三试剂容器中储存有缓冲液、洗液和基础液B。上述试剂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设置有第三储存区域,所述第三储存区域设置有第四容器,所述第四容器无冰袋包围,第四容器中储存有96孔可真空抽吸板(或V型底96孔板)、封板膜和数据分析软件的许可插件。上述试剂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第二试剂容器和第三试剂容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棕色塑料瓶。上述试剂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体偶联的荧光微球包括能够结合IL1β、IL2、IL-6、IL-10、TNF-α、IFN-γ、MCP-1、GM-CSF共8种细胞因子。上市试剂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体偶联的荧光微球包括能够结合IL1β、IL2、IL-6、IL-10、TNF-α、IFN-γ、MCP-1、GM-CSF、IL1RA、IL4、IL-8、IL15、MIP-1β共13种细胞因子。上述试剂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抗体为生物素化的抗体,可识别不同的细胞因子。上述试剂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荧光染料PE标记的链霉亲和素为浓度为2-1000ug/ml的SA-PE溶液。上述试剂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试验缓冲液是含有浓度为0.1-5.0%牛血清白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液为磷酸盐缓冲液。上述试剂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校正微球包括无标记微球,PE标记微球和FITC标记微球。上述试剂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96孔板为可真空抽吸板或V型底96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试剂盒设置了三个储存区域,第一和第二储存区域中的冰袋可以使置于其中的试剂保持低于室温的温度,第三储存区域为耗材,无需低温保存,所以不设置冰袋。本技术针对微球、检测抗体、SA-PE和校正微球、洗液以及耗材的性质选择了不同的储存区域,使这些试剂都能保持最佳性能。2、冰袋包围在试剂容器周围,可以相对固定试剂容器的位置,减轻试剂容器的颠簸状态。3、本技术中检测的细胞因子是针对CAR-T细胞输注后CRS综合征的检测,目前市场上尚未有专门检测CRS的同类流式用试剂盒出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试剂盒本体,2-第一储存区域;21-冰袋,22-第一试剂容器,3-第二试剂储存区域,31-冰袋,32-第二试剂容器,33-第三试剂容器,4-第三试剂储存区域,41-第四试剂容器图2是本技术试剂盒的工作原理及实验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以下实施例提到的部分试剂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荧光微球、检测抗体、标准品以及校正磁珠购自Biolegend(随试剂附赠软件使用许可插件),PE标记的链霉亲和素购自Abcam,牛血清白蛋白购自MPBiomedicals,96孔可真空抽吸板或V底96孔以及保护膜购自Corning。实施例1试剂盒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检测血液中特定细胞因子的试剂盒,包含试剂盒本体1,所述试剂盒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储存区域2,所述第一储存区域2内设置有冰袋21和第一试剂容器22,并且所述冰袋21包围在第一试剂容器22外,所述第一试剂容器22中储存有抗体偶联的荧光微球(8种或13种微球预混)、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PE荧光素偶联的链霉亲和素(SA-PE)、多蛋白混合标准品;和第二储存区域3,所述地二储存区域3内设置有冰袋31,、第二试剂容器32和第三试剂容器33,并且所述冰袋31包围在第二试剂容器32和第三试剂容器33外,所述第二试剂容器32中储存有仪器校正微球,包括无标记微球,PE标记微球,FITC标记微球,所述第三试剂容器33中还装有试验缓冲液、洗液和基础液B,所述实验缓冲液是含有牛血清白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液。第三储存区域4设置有第四试剂容器41,所述第四试剂容器41中储存有96孔可真空抽吸板(或V型底96孔板)、封板膜和数据分析软件的许可插件。上述试剂盒设置了第一储存区域2、第二储存区域3和第三储存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输注CAR-T细胞后血液中细胞因子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盒本体,所述试剂盒本体内设置有:/n第一储存区域,所述第一储存区域内设置有冰袋和第一试剂容器,并且所述冰袋包围在第一试剂容器外,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中储存有预混荧光微球瓶、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瓶、PE荧光素偶联的链霉亲和素瓶以及多蛋白混合标准品瓶;和第二储存区域,所述第二储存区域内设置有冰袋、第二试剂容器和第三试剂容器,并且所述冰袋包围在第二试剂容器和第三试剂容器外,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中储存仪器校正微球,包括无标记微球瓶,PE标记微球瓶,FITC标记微球瓶,第三试剂容器中储存有缓冲液瓶、洗液瓶和基础液 B瓶以及第三储存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输注CAR-T细胞后血液中细胞因子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盒本体,所述试剂盒本体内设置有:
第一储存区域,所述第一储存区域内设置有冰袋和第一试剂容器,并且所述冰袋包围在第一试剂容器外,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中储存有预混荧光微球瓶、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瓶、PE荧光素偶联的链霉亲和素瓶以及多蛋白混合标准品瓶;和第二储存区域,所述第二储存区域内设置有冰袋、第二试剂容器和第三试剂容器,并且所述冰袋包围在第二试剂容器和第三试剂容器外,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中储存仪器校正微球,包括无标记微球瓶,PE标记微球瓶,F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赵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