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识别诈骗用户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937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诈骗用户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智能识别诈骗用户的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训练数据样本和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使用带有部分特征属性的所述用户训练数据样本进行映射;不断修改映射函数中的映射参数,直到诈骗用户识别率达到预设的达标阈值;对所述待检测用户样本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得到识别出的诈骗用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的特征属性的集合与用户训练数据样本的特征属性的集合并不一致的情况下,仍可智能识别诈骗用户,且识别出的诈骗用户的识别准确率高。

A method and device of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to swindle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识别诈骗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分析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识别诈骗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社会中,诈骗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诈骗用户的特征属性也在不断的变化。现有技术在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的特征属性的集合与用户训练数据样本的特征属性的集合并不一致的情况下,无法智能识别诈骗用户。如何妥善的解决上述问题,就成为了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识别诈骗用户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当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的特征属性的集合与用户训练数据样本的特征属性的集合并不一致时,也可智能识别诈骗用户,且经过大量实验的验证,识别准确率较高,得到的结果接近于真实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识别诈骗用户的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训练数据样本和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使用带有部分特征属性的所述用户训练数据样本进行映射;不断修改映射函数中的映射参数,直到诈骗用户识别率达到预设的达标阈值;对所述待检测用户样本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得到识别出的诈骗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识别诈骗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用户训练数据样本和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n使用带有部分特征属性的所述用户训练数据样本进行映射;/n不断修改映射函数中的映射参数,直到诈骗用户识别率达到预设的达标阈值;/n对所述待检测用户样本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得到识别出的诈骗用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识别诈骗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训练数据样本和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
使用带有部分特征属性的所述用户训练数据样本进行映射;
不断修改映射函数中的映射参数,直到诈骗用户识别率达到预设的达标阈值;
对所述待检测用户样本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得到识别出的诈骗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训练数据样本和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包括:
获取带有诈骗用户标注的用户训练数据样本;
获取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所述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的特征属性的集合与所述用户训练数据样本的特征属性的集合具有部分相同的特征属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带有部分特征属性的所述用户训练数据样本进行映射,包括:
分析出所述用户训练数据样本和所述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中的相同的特征属性的最大子集;
使用所述最大子集包含的所有特征属性的用户训练数据样本进行映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断修改映射函数中的映射参数,直到诈骗用户识别率达到预设的达标阈值,包括:
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修改相应特征属性的映射参数;
使用诈骗用户标注与映射出的诈骗用户进行计算,得到诈骗用户识别率;
直到诈骗用户识别率达到预设的达标阈值时,停止循环修改相应特征属性的映射参数,得到用于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的第一映射函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检测用户样本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得到识别出的诈骗用户,包括:
在所述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中,提取出所述最大子集包含的所有特征属性;
使用所述第一映射函数对提取后的待检测用户数据样本进行映射,得到识别出的诈骗用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真真
申请(专利权)人:无线生活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