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过滤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30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过滤器结构,包括有:构成过滤器外观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用于滤除冷媒中异物的过滤部件;还设有设置在过滤部件一侧的,用于支撑过滤部件的支撑盘。所述的支撑盘成双设置在过滤部件的两侧。所述的过滤部件由具有丝网结构的网筛构成。所述的支撑盘设有冷媒可以流动的贯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外壳的内部设有网筛,以及支撑网筛的支撑盘。对流动在配管中的冷媒进行过滤时,即使网筛上挂上异物,因支撑盘的支撑,也不会使网筛下沉。由此可以防止出现网筛的下沉,堵塞过滤器出口的现象。可以确保经过过滤器的冷媒循环顺畅,提高电磁阀、单向阀等各部件的作业效率。进而提高各部件的作业效率的空调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作为过滤部件的网筛和支撑盘,对流动在配管内的冷媒,进行过滤作业的空调过滤器结构
技术介绍
空调是一种吸入室内的热空气后用低温冷媒与之进行热交换,把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向室内的设备。空调通过反复进行过程对室内进行制冷,或者通过进行与过程相反的作业加热室内空气。空调由压缩机一冷凝器一膨胀阀-蒸发器组成,形成一种回路。最近,市场上还出现了具有空气过滤功能和除湿功能等多种附加功能的空调。这种空调可以从室外吸入室内空气后,进行过滤,排出干净的空气。也可以吸入潮湿空气后,进行除湿,排出干燥的空气。众所周知,空调大体上可分为分体形空调和一体形空调。分体形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相互独立,并分别设置于室内和室外。一体形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形成一体。在一个家庭中需要设置两台以上的空调或在具有多间办公室的建筑物中每间办公室都需要设置空调时,通常都设置中央空调。这种中央空调在一个室外机上连接数个室内机,其效果与设置数个室内机的效果相同。图1是传统的中央空调设置状态示意图;图2是传统中央空调结构以及冷媒流动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室外机1由压缩机10、储液罐20、以及室外热交换器组成。室内机50由室内热交换器60、以及膨胀阀70等组成。这种中央空调中,一个室外机1上连接有数台室内机50。室外机1和室内机50之间设有内部压力比较高的高压管80和内部压力比较低的低压管90。具有上述结构的空调,进行制冷作业时,室外机1的室外热交换器30作为冷凝器工作,让压缩机10供应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发生冷凝。冷凝的冷媒流经膨胀阀70时,被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流向室内热交换器60。随着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流入室内热交换器60的冷媒,逐渐变换成低温低压的气液并存的冷媒。这种冷媒流过储液罐20被分离后,重新流进压缩机10。由此完成冷媒的1次制冷循环。下面,对空调的制热作用进行说明。制热时,冷媒的流动方向和热交换器的作用与制冷时的情况相反。即,压缩机10压缩的冷媒按储液罐20→室内热交换器60→膨胀阀70→室外热交换器30的顺序流动。这里,室内热交换器60让流过其内部的高温高压冷媒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起冷凝器的作用。室外热交换器30让其内部的低温低压冷媒和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起蒸发器的作用。图3是传统空调室外机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传统空调室外机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下方形成有底盘2。底盘2上安装有多个部件。底盘2的前端,设有形成正面外观的正面面板4。正面面板4由上侧正面的上部面板4′和下侧正面的下部面板4″组成。正面下部面板4″上,设有配管支架4″a。即,正面下部面板4″的下端部被切开一部分,并用配管支架4″a封闭切开的部分。配管支架4″a导向高压管80和低压管90的设置,让它们与室内机50连通。正面上部面板4′和正面下部面板4″之间设有中央支架6,用于上部面板4′和下部面板4″的安装。正面上部面板4′的上端还设有上部支架6′。上部支架6′上,组装电机座48′的前端。正面面板4的左右侧端,即底盘2的前端左右侧角部,设有前方框架8。前方框架8按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用于支撑正面面板4和侧面格栅34。底盘2上,设有压缩机10。压缩机10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分别设置在底盘2的左右侧。即,右侧的压缩机为定速压缩机10′,左侧的压缩机为变速压缩机10″。压缩机10的一侧分别设有分油器12。分油器12从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分离润滑油,再送回到压缩机10。在底盘2的左侧后端部,按一定高度设置阀门支撑台14。阀门支撑台14的上端,分别设有充冷阀16。底盘2的中央部,即,定速压缩机10′和变速压缩机10″之间,设有储液罐20。储液罐20截留液态冷媒,只让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10。压缩机10的上侧,设有控制箱22。虽然没有图示,控制箱22中,设有变压器和电容等控制部件和电路板。控制箱22具有前方开放的长方体箱的形状,其正面设有控制部罩22′,封闭控制箱22的内部空间。底盘2的侧端部和后端部,设有室外热交换器30。室外热交换器30让流动在其内部的冷媒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成双设在左右侧。即左侧设有“”状(俯视时)的左侧室外热交换器30′,右侧设有“”状(俯视时)的右侧热交换器30″。室外热交换器30的入口,设有导流冷媒流入的管体组合体32,出口处设有接收器33。管体组合体32的一侧各设有过滤器35。各过滤器35,对流动在管体组合体32中的冷媒,进行过滤,滤除异物,使冷媒顺畅的流动,由此保护电磁阀37及各组成部件。图5是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过滤器35具有圆筒形外壳35a。外壳35a内部,设有作为过滤部件的网筛35b。从外壳35a的入口流入的冷媒,通过网筛35b滤除异物,滤除异物后的冷媒从外壳35a的排出口排出。底盘2的左侧端和右侧端设有侧面格栅34,后端设有背面格栅36。背面格栅36的数量为一双,与室外热交换器30对应。即,背面格栅36由设置在左侧室外热交换器30′后方的左侧背面格栅36′和右侧热交换器30″后方的右侧背面格栅36″组成。左侧背面格栅36′和右侧背面格栅36″之间设有固定背面格栅36的背面框架38。底座2的后端左右侧角部,分别形成有后方框架38′。室外机1的顶面外观由顶面面板40形成。顶面面板40具有与底盘2对应的矩形平板形状,在其中心的左右侧形成有一双通气孔40′。通气孔40′的顶面设有导流口42。导流口42的形状为向上突出的圆筒形状,导流经送风扇46排出的空气流动。导流口42的顶端设有排出格栅44。导流口42的内侧设有送风扇46。送风扇46在下部的扇电机48作用下进行旋转,起排出空气的作用。扇电机48设置在电机座48′上。图6是过滤器的过滤作业示意图。如图6所示,传统技术的空调过滤器35具有如下问题。过滤器35内的异物被网筛35b过滤时,过多的异物挂在网筛35b上时,使网筛35b承受过多的冷媒流动力,进而使网筛35b向外壳35a出口方向下沉。最终导致网筛35b脱离原位,堵塞外壳35a的出口。进而使空调内部冷媒不能顺畅地流动,由此降低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出现因异物使网筛脱离原位,堵塞过滤器出口的现象,确保冷媒循环顺畅的空调过滤器结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过滤器结构,包括有构成过滤器外观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用于滤除冷媒中异物的过滤部件;还设有设置在过滤部件一侧的,用于支撑过滤部件的支撑盘。所述的支撑盘成双设置在过滤部件的两侧。所述的过滤部件由具有丝网结构的网筛构成。所述的支撑盘设有冷媒可以流动的贯通孔。具有如上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空调过滤器,可以防止出现因异物使网筛脱离原位,堵塞过滤器出口的现象,可以确保冷媒循环顺畅。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过滤器结构中,外壳的内部设有网筛,以及支撑网筛的支撑盘。对流动在配管中的冷媒进行过滤时,即使网筛上挂上异物,因支撑盘的支撑,也不会使网筛下沉。由此可以防止出现网筛的下沉,堵塞过滤器出口的现象。进而可以使经过过滤器的冷媒,更加顺畅,由此提高电磁阀,单向阀等各部件的作业效率。不仅如此,冷媒的顺畅流动,可以提高各部件的作业效率,进而可以提高空调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过滤器结构,包括有:构成过滤器外观的外壳(185a);设置在外壳(185a)内部的,用于滤除冷媒中异物的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设置在过滤部件一侧的,用于支撑过滤部件的支撑盘(185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银淑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