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过滤网自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54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清扫空调室内机进风口侧空气过滤网的自清洁装置。包括有吸嘴机构(4)及过滤网机构,过滤网机构包括有底座(6)、过滤网(3)、过滤网网架(11)、电机(13)及其旋转驱动机构,吸嘴机构(4)包括有吸嘴支架(9)和吸嘴(10),底座(6)固定在空调的风道蜗壳(2)上,过滤网(3)固定在过滤网网架(11)上,电机(13)固定在底座(6),旋转驱动机构的主动件与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过滤网网架(11)固定在旋转驱动机构的从动件上,下端设有吸尘口(5)的吸嘴支架(9)固定在底座(6)上,吸嘴(10)固定在吸嘴支架(9)上,吸嘴(10)通过吸尘管与吸尘机构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吸孔吸除可转动过滤网上的灰尘,其结构简单、运动可靠、成本低,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清扫空调室内机进风口侧空气过滤网的自清洁装置,属于空调过滤网自清洁装置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的除尘方式主要是采用设置在进风口附近的空气过滤网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但是过滤网上积尘过多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积尘过多引起过滤网网眼堵塞引起通风不畅,通过热交换器的循环风量减少,影响制冷制热效果,空调能力大幅降低,增加运行成本。同时过滤网上的部分灰尘还存在随循环风流再次进入室内空气中的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与空调的健康功能不符,因此如何清除空调过滤网上的灰尘已成为用户和空调厂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空调过滤网的除尘方式还停留在手工清洗的水平,采用易拆洗结构的过滤网,过滤网积尘后需售后服务人员或者用户自行拆卸进行清洗。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清除过滤网上的积尘,但是需要频繁的拆洗和维护,对用户来说不啻于是一种费力、费时的劳动负担。面对这种情况,国内外空调厂家的技术人员在空气过滤网自清洁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寻求技术突破。专利文献(ZL专利号02208953.5)中设计了一种可上下左右移动的吸嘴吸尘方式,这种除尘方式从理论上可以实现除尘功能,但是可操作性较差,因为吸嘴大范围的移动导致吸尘管的大范围移动,对于空间狭小的空调器来说,布管线路难以保证,而且吸尘管的频繁移动回导致管的磨损,另一方面吸嘴和吸尘管在运行过程中产生风阻效应,影响制冷制热效果。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57535.9中公开了一种带吸孔的吸尘带吸尘方式,它将吸引装置的吸引动作集中于吸口,这样可以维持较强的吸力。同时通过驱动吸尘带、移动吸口而变更吸引位置,使吸尘装置在空气过滤网上扫描,从而完成空气过滤网全区域的清扫。但是这种实现方式的成本高,加工技术难度大。吸尘带是薄的塑料薄膜,加工成一定形状的产品技术难度大,吸尘带在驱动过程中还要承受拉力和摩擦力,因此材质要求严格。同时吸尘带在移动过程中要保证与外围部件的密封和与吸孔中心线不发生偏离,因此加工精度要求也很高。在吸尘装置长期运行后,吸尘带的磨损也是难以避免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吸孔吸除可转动过滤网上的灰尘的空调过滤网自清洁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动可靠、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吸嘴机构(4)及过滤网机构,过滤网机构包括有底座(6)、过滤网(3)、过滤网网架(11)、电机(13)及其旋转驱动机构,吸嘴机构(4)包括有吸嘴支架(9)和吸嘴(10),底座(6)固定在空调的风道蜗壳(2)上,过滤网(3)固定在过滤网网架(11)上,电机(13)固定在底座(6),旋转驱动机构的主动件与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过滤网网架(11)固定在旋转驱动机构的从动件上,下端设有吸尘口(5)的吸嘴支架(9)固定在底座(6)上,吸嘴(10)固定在吸嘴支架(9)上,吸嘴(10)通过吸尘管与吸尘机构相连。上述旋转驱动机构为齿轮传动副,齿轮传动副的主动件(12)与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齿轮传动副的从动件(7)与主动件(12)啮合,过滤网网架(11)固定在旋转驱动机构的从动件(7)上。上述过滤网网架(11)做成圆罩型,从动件(7)做成中空的齿圈,过滤网网架(11)下端外缘与从动件(7)上端内缘相接触,并固定在一起。上述过滤网网架(11)下端设有卡勾(18)和固定插杆(19),从动件(7)上端设有相应的卡勾槽(20)和固定插杆槽(21),过滤网网架(11)的卡勾(18)卡定在从动件(7)上端设有的卡勾槽(20)上,过滤网网架(11)的固定插杆(19)插装在从动件(7)上端设有的固定插杆槽(21)上。上述从动件(7)放置在底座(6)所设的凹槽内,底座(6)的边缘设有防止从动件(7)脱离或者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上下跳动的卡勾(16)。上述底座(6)所设的凹槽内还设有保证从动件(7)与主动件(12)之间的中心距不变,防止从动件(7)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径向窜动导致运行不畅或卡死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一侧与从动件(7)的外缘部分接触。上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底座(6)凹槽内、减少限位部分与从动件(7)的接触面积,以减小两者之间摩擦阻力的一圈不连续的限位齿(17),限位齿(17)一侧与从动件(7)的外缘部分接触。上述过滤网(3)通过压网圈(8)固定在过滤网网架(11)上,压网圈(8)紧箍在过滤网网架(11)的外缘上。上述吸尘口(5)为设置在吸嘴支架(9)的内部凹槽,且吸尘口(5)的外缘部分向外突出。上述吸嘴支架(9)与吸嘴(10)之间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防止吸尘腔密封不严导致吸尘压力下降的密封毡(14)。上述吸嘴支架(9)的吸尘口(5)的旁侧设置有毛刷(22)。上述吸嘴机构的吸嘴支架(9)做成与过滤网网架(11)相应的形状,吸嘴支架(9)的吸尘口(5)相应设计在网架(11)上。上述吸嘴机构的吸嘴(10)连接有拖动其在吸嘴支架(9)的吸尘凹槽内滑动的驱动机构。上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33)、螺杆(34)、拖动块(35)和连杆(37),驱动电机(33)固装在空调的风道蜗壳(2)上,螺杆(34)与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连接,拖动块(35)与螺杆(34)组成螺旋传动副,连杆(37)的一端固装在拖动块(35),连杆(37)的另一端固装在滑动吸嘴(10)上。上述吸嘴机构中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嘴(10)。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嘴(10)使用一个外置吸尘机构,与每一个吸嘴相连的吸尘管通过可控制不同吸尘管的开闭状态来选择某一吸嘴工作的控制阀与吸尘机构相连。上述吸嘴支架(9)上的吸尘口(5)为吸尘狭缝或为一系列吸尘小孔,吸尘小孔为一系列小圆孔或椭圆孔或矩形孔或菱形孔或曲边形孔。上述吸尘小孔为单列孔(42)或多列交错排列孔(43)。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通过吸孔吸除可转动过滤网上的灰尘的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吸尘动作主要由吸嘴机构的吸尘口完成,吸尘机构在吸嘴机构的吸尘腔内产生负压高速气流从而使吸尘口处维持强吸力。驱动系统驱动过滤网低速转动,即顺次切换吸尘区域,这样可清扫过滤网的全区域。本专利技术使用小功率的吸尘机构也能充分吸除过滤网上的积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动可靠、成本低,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空调过滤网自清洁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自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吸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和吸尘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吸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运动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齿轮传动圈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底座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及其与齿轮传动圈的装配方式示意图;图11是图7中网架与齿轮传动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7中压网圈与过滤网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吸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自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自清洁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吸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自清洁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吸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的清扫顺序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过滤网自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嘴机构(4)及过滤网机构,过滤网机构包括有底座(6)、过滤网(3)、过滤网网架(11)、电机(13)及其旋转驱动机构,吸嘴机构(4)包括有吸嘴支架(9)和吸嘴(10),底座(6)固定在空调的风道蜗壳(2)上,过滤网(3)固定在过滤网网架(11)上,电机(13)固定在底座(6),旋转驱动机构的主动件与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过滤网网架(11)固定在旋转驱动机构的从动件上,下端设有吸尘口(5)的吸嘴支架(9)固定在底座(6)上,吸嘴(10)固定在吸嘴支架(9)上,吸嘴(10)通过吸尘管与吸尘机构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竑理李向阳程志明毕非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