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172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灯具照明领域,提供了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包括灯罩11、灯壳14,所述灯罩11、灯壳14连接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置有双层厚壁件13;所述双层厚壁件13包括内灯罩131、光导板132;所述内灯罩131、光导板132连接形成内空腔2;所述双层厚壁件13的两侧同等设置有光源件15;所述每一个光源件15的朝向双层厚壁件13的一侧设置有发光面151;所述光导板132的两侧分别与发光面15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光面133;所述光导板132的下表面设置有光匙134。

A kind of rear combined lamp with double thick wall structure for uniform illu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
本技术涉及车辆灯具照明领域,具体的更涉及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普及,为满足客户对汽车外观要求的不断提升,各大汽车厂家的外观造型越来越炫酷,尤其是在车灯造型上,而针对不同的车灯造型所采用的配光方案会直接影响灯具的点亮效果。人们对于后组合点亮效果的均匀性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车辆用灯具一般具有配置于灯具上的LED、作为发光区域的灯具透镜和将来自前述LED的光向前述灯具透镜一侧反射的多个反射面。以下,对这种车辆用灯具的作用进行说明。LED发光时,来自该LED的光由多个反射面分别反射到灯具一侧,该反射光入射到灯具透镜。由此,从外侧看灯具车辆用灯具时,可看到灯具透镜的发光区域几乎沿整个面发光。但是,一般采用内灯罩加上光导或反射镜实现配光点亮效果,均匀性一般,没有通透感,立体感差,发光的均匀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包括灯罩11、灯壳14,所述灯罩11、灯壳14连接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置有双层厚壁件13;所述双层厚壁件13包括内灯罩131、光导板132;所述内灯罩131、光导板132连接形成内空腔2;所述双层厚壁件13的两侧同等设置有光源件15;所述每一个光源件15的朝向双层厚壁件13的一侧设置有发光面151;所述光导板132的两侧分别与发光面15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光面133;所述光导板132的下表面设置有光匙13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光导板132朝向内空腔2的方向为光导板内表面135;所述光导板内表面135设置有皮纹。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发光面151、进光面133之间为平行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发光面151、进光面133之间的平行距离为0.2mm-1.5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灯罩11、灯壳14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焊接、胶粘连接、插孔连接、卡扣连接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光源件15、双层厚壁件13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胶粘连接、热铆连接、卡扣连接、螺钉连接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内灯罩131的外表面设置有花纹。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光导板132、内灯罩131为一体连接,构成双层厚壁件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双层厚壁件13的材质为PMMA、PC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内灯罩131中间部位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周围设置有装饰框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所述后组合灯通过采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方案,这种方案往往点亮具有通透感,立体感,零件较少,成本较低和均匀性好。所述双层厚壁件是由光导板和内灯罩一体化构成;LED光源件通过光导板的两端进光面双向进光,也可通过光导板的一端进光面单向进光;LED光源件发光面与进光面平行;光源件发出的光线通过光导板并利用光匙使光线从上表面射出,在进入厚壁式的内灯罩,从内灯罩视表面花纹均匀射出;光导板上表面可通过增加皮纹能实现更加均匀发光的效果;本技术采用LED光源,通过双层厚壁结构实现的均匀发光,结构新颖,减少零件,成本较低,效果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组合灯的断面图。所述图1中的标号的含义依次解释如下:11为灯罩;12为装饰框;13为双层厚壁件;14为灯壳;15为光源件;131为内灯罩;132为光导板;133为进光面;134为光匙;135为光导板内表面;151为发光面;2为内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包括灯罩11、灯壳14,所述灯罩11、灯壳14连接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置有双层厚壁件13;所述双层厚壁件13包括内灯罩131、光导板132;所述内灯罩131、光导板132连接形成内空腔2;所述双层厚壁件13的两侧同等设置有光源件15;所述每一个光源件15的朝向双层厚壁件13的一侧设置有发光面151;所述光导板132的两侧分别与发光面15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光面133;所述光导板132的下表面设置有光匙1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导板132朝向内空腔2的方向为光导板内表面135;所述光导板内表面135设置有皮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面151、进光面133之间为平行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面151、进光面133之间的平行距离为0.2mm-1.5mm;优选的,所述发光面151、进光面133之间的平行距离为0.5mm-1.2mm;更优选的,所述发光面151、进光面133之间的平行距离为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灯罩11、灯壳14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焊接、胶粘连接、插孔连接、卡扣连接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灯罩11、灯壳14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焊接、胶粘连接中的一种;更优选的,所述灯罩11、灯壳1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件15、双层厚壁件13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胶粘连接、热铆连接、卡扣连接、螺钉连接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光源件15、双层厚壁件13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胶粘连接、热铆连接中的一种;更优选的,所述光源件15、双层厚壁件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胶粘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层厚壁件13的内灯罩131的两侧同等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凹槽结构;所述光源件15通过凹槽结构与双层厚壁件13相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件15通过凹槽结构与双层厚壁件13相连接的连接方式为胶粘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灯罩131的外表面设置有花纹。本技术所述的内灯罩131的外表面的方向是指与内灯罩131朝向内空腔方向相反的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导板132、内灯罩131为一体连接,构成双层厚壁件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层厚壁件13的材质为PMMA、PC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双层厚壁件13的材质为PMM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灯罩131中间部位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周围设置有装饰框12。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以下实施例只能用于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并不能理解为本技术保护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作出的非本质的改正和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如图1所示,包括灯罩11、灯壳14,所述灯罩11、灯壳14连接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置有双层厚壁件13;所述双层厚壁件13包括内灯罩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包括灯罩(11)、灯壳(14),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1)、灯壳(14)连接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置有双层厚壁件(13);所述双层厚壁件(13)包括内灯罩(131)、光导板(132);所述内灯罩(131)、光导板(132)连接形成内空腔(2);所述双层厚壁件(13)的两侧同等设置有光源件(15);所述每一个光源件(15)的朝向双层厚壁件(13)的一侧设置有发光面(151);所述光导板(132)的两侧分别与发光面(15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光面(133);所述光导板(132)的下表面设置有光匙(1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包括灯罩(11)、灯壳(14),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1)、灯壳(14)连接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置有双层厚壁件(13);所述双层厚壁件(13)包括内灯罩(131)、光导板(132);所述内灯罩(131)、光导板(132)连接形成内空腔(2);所述双层厚壁件(13)的两侧同等设置有光源件(15);所述每一个光源件(15)的朝向双层厚壁件(13)的一侧设置有发光面(151);所述光导板(132)的两侧分别与发光面(15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光面(133);所述光导板(132)的下表面设置有光匙(13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板(132)朝向内空腔(2)的方向为光导板内表面(135);所述光导板内表面(135)设置有皮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151)、进光面(133)之间为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廷胜
申请(专利权)人:领为视觉智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