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76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机,在空调机主体(1)的前面设置可以开闭的前面挡板(4),当上述主体(1)运转停止的时候,上述前面挡板(4)的下端位于比吹出口(5b)的上端(5a)靠下方的位置,当运转的时候,上述前面挡板(4)向前方上方移动,同时,上述前面挡板(4)的下端(4a)位于比上述吹出口(5b)的上端(5a)靠上方的位置,由于前面挡板不需要设置吸入空气的开口部,并且冷风不会碰到上述前面挡板,因此具有优越的美观性和在前面挡板部结露少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居住环境进行制热制冷的空调机的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将挡板设置在空气吸入口的空调机,是在主体前面的下侧设置将风吹出的吹出格栅,在该吹出格栅的上方,设置有开闭空气吸入口的前面挡板,由内置于本体的开闭装置,将上述前面挡板用于在前后方向上的开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平04-084042号公报)。而且,作为以往其他的实施例,如图7所示,在空调机主体11的前方设置前面格栅12,在该前面格栅12上,设置多个作为向内部的风回路吸入空气的吸入口的横条形开口部12a。13是表示空调机主体11的运转状态的表示部,其被配置在叶片15的上方和空调机主体11的宽度方向的近似中央部,所述叶片15被设置在风的吹出口14中,用于改变上下风向;无论空调机主体11的运转还是运转停止,平常够可以看到表示部13配置在空调机的外观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特开2003-156228号公报)。但是,由于上述的前面挡板是前后开闭的构造,前面挡板会移动到吹出格栅的前方,因此,在进行制冷运转时,从吹出格栅的上部吹出的冷风吹到前面挡板的下端部,容易造成乱流,而且,在其附近容易发生结露。另外,如图7所示的以往实例的情况,由于前面格栅12所具有的作为空气吸入口的横条形状的开口部12a为凹凸形状,所以,容易附着灰尘,很难擦拭扫除。而且,为了充分确保空气吸入量,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开口面积,这样,在设计上又增加了很多限制。还有,由于表示部13被设置在空调机的外观部,平时漏出在外面,所以,即使在停止空调机主体11运转的状态下,该部分在设计上,应该位于耐冲击性强的地方,很难作到美观性很高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廉价、提高空调机的美观性,而且减少在前面挡板下端部上的结露的空调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在具有吹出口的空调机主体的前面设置有可以开闭的前面挡板,当上述主体运转停止时,上述前面挡板的下端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在运转的时候,上述前面挡板向前方上方移动,同时,上述前面挡板的下端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根据上述结构,在前面挡板和主体之间可以确保空气吸入口,能够设计成前面挡板没有开口部而提高其美观性,同时,由于表面没有横条等的凹凸部分,所以,前面挡板不易被弄脏,并且,由于从吹出口吹出的冷风很难碰到前面挡板的下端,从而可以防止结露。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空调机的运转停止时的横剖面图。图2是该空调机运转时的横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空调机的横剖视图。图4是该空调机运转停止时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的空调机的支架附近的放大图。图6是该空调机运转停止时的横剖面图。图7是表示以往实例的空调机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在内部具有热交换器、风扇、吹出格栅等的风回路以及吹出口的空调机主体的前面,设置可以开闭的前面挡板,在上述主体的运转停止的时候,上述前面挡板的下端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的上端靠下的位置,在运转时,上述前面挡板移动到前方上方,并且,上述前面挡板的下端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的上端靠上的位置。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在前面挡板和主体之间确保空气吸入口,将前面挡板设计为没有开口部的高美观性的同时,由于在表面上没有横条等的凹凸,所以前面挡板不容易被弄脏,并且,由于从吹出口吹出的冷风很难吹到前面挡板的下端,所以可以防止结露。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将表示主体运转状态的表示部设置在上述主体的前面,并且,将该表示部设置在比关闭状态的前面挡板的下端靠上、且在上述前面挡板打开的时候从前方下方可以目视确认的位置上。由此,在运转停止的时候,因为从外面不能看到表示部,所以在设计上没有碍眼的东西,可以提高空调机的美观性。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将主体和前面挡板通过一对支架连接,上述一对支架的至少一个,由第1支撑板和第2支撑板而形成,所述第1支撑板,将其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转动自如地轴支撑在主体和前面挡板上;所述第2支撑板,将其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转动并且滑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主体和上述前面挡板上,并且,用于转动自由地轴支撑上述第1支撑板和上述第2支撑板。由此,使前面挡板向前方上方移动的支架的构造被简略化,可以实现故障少、廉价,并且轻量化。(实施例1)下面,使用图1、2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而且,和以往实例相同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名称并省略其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空调机的室内单元主体1的运转停止时的横剖面图;图2是其运转时的横剖面图。图1中,在主体1的内部,配置有热交换器2、风扇3、吹出格栅5。在吹出口5b上,设置有叶片6,其用于改变吹出的空气的方向并变更上下风向,该吹出口5b和吹出格栅5连通,同时,将冷风或者/以及热风向外部吹出。在主体1的前面,设置有前面挡板4,该前面挡板4利用被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旋转驱动的支架7和主体1连接。在前面挡板4上,没有设置用于吸入空气的开口部。如图1所示,在运转停止的时候,通过驱动装置在关闭前面挡板4的方向上使支架7转动(逆时针方向),可以使前面挡板4关闭,同时,与主体1紧密连接。此时,前面挡板4的下端4a,位于在高度方向上仅比吹出口5b的上端5a低距离A的位置。而且,在运转的时候,如图2所示,通过驱动装置在上面挡板4的打开方向上使支架7转动(顺时针方向),使得前面挡板4向前方上方移动,前面挡板4的下端4a,位于在高度方向上仅比吹出口5b的上端5a高距离B的位置。根据上述结构,在运转的时候,前面挡板4向前方上方移动,通过风扇3的旋转,室内空气从位于主体1前方位置的前面挡板4和主体1的上方、侧方、下方的间隙吸入,通过热交换器2,来进行冷气和暖气的热交换,通过吹出格栅5、吹出口5b,利用变更上下风向用的叶片6,改变吹出角度,向室内吹出。制冷的情况下,当前方有障碍物等的时候,从吹出口5b吹出的冷风碰到障碍物上,形成乱流,容易发生结露,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由于前面挡板4的下端4a位于仅比吹出口5b的上端5a高B距离的位置,所以,冷风很难碰到下端4a,可以防止结露的发生。另外,在运转停止的时候,如图1所示,由于前面挡板4的下端4a位于仅比吹出口5b的上端5a低A距离的位置,所以,贴有无纺布等的吹出口5b的上端5a被隐蔽,可以提高美观性。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前面挡板4上完全不需要吸入空气用的开口部,所以不会蓄积尘埃、使得清扫变得容易,而且,可以实施具有美观优越性的设计。(实施例2)接着,使用图3、4对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并且,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名称并省略其说明。图3是空调机的室内单元主体的横剖面图,打开状态的前面挡板4用实线、关闭状态的前面挡板4用虚线来分别表示。图4是运转停止时的主体1的主视图。图3中,在吹出格栅5的接水盘部(未图示)的前部,设置有表示空调机的运转状态的表示部8。而且,上述表示部8安装在主体1运转停止时看不到的、运转时从前方下方可以目视确认的位置上。具体为,在运转停止的时候,从前方下方的箭头9所表示的方向观察主体1的情况下,表示部8的下端8a位于仅比前端挡板4的下端4a高C的位置上,被前面挡板4遮挡。另外,在运转的时候,从前方下方向上观察主体1的时候(以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其内部具有热交换器、风扇、吹出格栅等风回路以及吹出口的空调机主体的前面,设置可以开闭的前面挡板,当上述主体运转停止的时候,上述前面挡板的下端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当运转时,上述前面挡板移动到前 方上方,并且,上述前面挡板的下端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隆夫松本泰明木村明美西田晃海老原正春清水昭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