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70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包括具有从第1空气吸附水分和向第2空气释放水分可能的湿度调节通路(85)的吸附元件(81、82),在由该吸附元件(81、82)将空气湿度调节后提供给室内的湿度调节装置中,在吸附元件(81、82)上设置了从湿度调节通路(85)向第2空气释放水分复原该吸附元件(81、82)时使加热用流体流过的辅助通路(86),加热复原时的吸附元件(81、82)。通过这样做,由向第2空气释放水分在吸附元件(81、82)复原时增加其水分释放量,提高装置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吸附元件调节空气湿度的湿度调节装置,特别是有关使用可以从第1空气吸取水分和向第2空气释放水分的吸附元件的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用含吸附剂的吸附元件进行空气的湿度调节的湿度调节装置已为所知(例如,参照特开平10-9633号公报(1998年))。该公报中,展示了包括两个吸附元件进行下述间歇式动作的湿度调节装置。该湿度调节装置中,还设置了进行冷冻循环的致冷剂回路。上述吸附元件,通过吸附第1空气的水分降低该第1空气的湿度,另一方面,通过向第2空气释放水分进行复原(吸湿能力)。并且,上述湿度调节装置,进行交替转换由第1吸附元件降低第1空气的湿度的同时将第2吸附元件用第2空气进行复原的第1动作、和将第1吸附元件由第2空气复原的同时由第2吸附元件降低第1空气的湿度的第2动作的间歇式运行动作,成为向室内连续提供除湿空气(第1空气)或加湿空气(第2空气)的构成。例如,在除湿运行时,第1空气,由吸附元件减湿后,再由致冷剂回路的蒸发器冷却后提供给室内。这时,第2空气,由致冷剂回路的冷却器加热后提供给吸附元件。并且,从提供给高温第2空气的吸附元件脱离水封复原该吸附元件。且,要将减湿了的第1空气提供给室内就要进行除湿运行,但是,这时候第2空气被加湿了,所以,不将第1空气提供给室内而是将第2空气提供给室内的话,也可以进行加湿运行。—解决的课题—但是,在吸附元件的复原中,因为伴随高温时的水分释放吸附元件在放热,吸附元件就被冷却。也就是,复原中要多释放水分(复原量)的话使吸附元件高温化是必要的,相对于此,相反地吸附元件还要被冷却,复原量就会变得不充分。这样的话,下一次吸附第1空气的水分时的吸附量也就会减少,装置的性能就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些问题点而专利技术的,其目的为于使用吸附元件的湿度调节装置中,通过增加吸附元件复原中的水分释放量,提高装置的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在从吸附元件(81、82)向第2空气释放水分之际,用加热流体加热吸附元件(81、82)的构成。具体地讲,第1专利技术,是以包括具有可从第1空气吸收水分和向第2空气释放水分的湿度调节通路(85)的吸附元件(81、82),由该湿度调节通路(85)将空气湿度调节以后提供给室内的湿度调节装置为前提的。并且,该湿度调节装置,是以包括通过上述吸附元件(81、82)从上述湿度调节通路(85)释放水分复原该吸附元件(81、82)时加热用流体流通的辅助通路(86)为特征的。该第1专利技术中,将由湿度调节通路(85)从第1空气吸附的水分向第2空气释放复原吸附元件(81、82)时,辅助通路(86)中加热用流体在流通。通过使该加热用流体流通,吸附元件(81、82)被加热。因此,伴随着水分的释放即便是吸附元件(81、82)放热也能够保持该吸附元件(81、82)的高温,所以,与以前相比能够增大水分释放量(复原量)。因此,也可以增大下一次吸附第1空气的水分时的吸附量。第2专利技术,是在第1专利技术的湿度调节装置中,以吸附元件(81、82)复原时,通过湿度调节通路(85)前的第2空气全部作为加热用流体流入辅助通路(86)的构成为特征。该第2专利技术中,在吸附元件(81、82)复原时,通过温度调节通路(85)前的第2空气全部作为加热用流体流入辅助通路(86)。第2空气是为了复原吸附元件(81、82)的空气,因为它是高温的,由该第2空气流过辅助通路(86)加热吸附元件(81、82)后流过湿度调节通路(85),能够抑制吸附元件(81、82)的温度在复原时降低。由此,就可以充分地确保复原量,还可以防止吸附量的降低。第3专利技术,是在第1专利技术的湿度调节装置中,以吸附元件(81、82)复原时,通过湿度调节通路(85)前的第2空气的一部分作为加热用流体流入辅助通路(86),再与剩余的第2空气汇合流过湿度调节通路(85)的构成为特征。该第3专利技术中,在吸附元件(81、82)复原时,通过湿度调节通路(85)前的第2空气一部分作为加热用流体流入辅助通路(86)。第2空气是为了复原吸附元件(81、82)的空气,因为它是高温的,由该第2空气的一部分流过辅助通路(86)加热吸附元件(81、82),然后与剩余的第2空气汇合再流过湿度调节通路(85),能够抑制吸附元件(81、82)的温度在复原时降低。由此,就可以充分地确保复原量,还可以防止吸附量的降低。第4专利技术,是在第2或第3专利技术的湿度调节装置中,以包括加热流入湿度调节通路(85)及辅助通路(86)前的第2空气的复原用加热器(72)为特征。该第4专利技术中,吸附元件(81、82)复原时流入湿度调节通路(85)及辅助通路(86)前的第2空气被复原用加热器(72)加热。因此,可将吸附元件(81、82)在辅助通路(86)和湿度调节通路(85)中充分地加热,确实可以防止吸附元件(81、82)的温度降低。由此,就可以充分地确保复原量,还可以防止吸附量的降低。第5专利技术,是在第4专利技术的湿度调节装置中,以包括进行循环致冷剂的冷冻循环的致冷剂回路(70),复原用加热器(72)是由该致冷剂回路(70)的加热用热交换器构成为特征的。该第5专利技术中,通过由致冷剂回路(70)加热用热交换器的复原用加热器(72)使致冷剂放热,第2空气及加热用流体被加热。并且,吸附元件(81、82),被加热用流体加热的同时由第2空气复原,所以,就可以充分地确保复原量,还可以防止吸附量的降低。第6专利技术,是在第2或第3专利技术的湿度调节装置中,以包括加热流入湿度调节通路(85)及辅助通路(86)前的第2空气的复原用加热器(72)和,使流过辅助通路(86)的第2空气在向湿度调节通路(85)流入前加热的辅助加热器(78、79)为特征。该第6专利技术中,在吸附元件(81、82)复原时流入湿度调节通路(85)及辅助通路(86)前的第2空气被复原用加热器(72)加热的同时,使流过辅助通路(86)的第2空气在向湿度调节通路(85)流入前再次被辅助加热器(78、79)加热。因此,可将吸附元件(81、82)在辅助通路(86)和湿度调节通路(85)中充分地加热,确实可以防止吸附元件(81、82)的温度降低。由此,就可以充分地确保复原量,还可以防止吸附量的降低。第7专利技术,是在第6专利技术的湿度调节装置中,以包括进行循环致冷剂的冷冻循环的致冷剂回路(70),复原用加热器(72)及辅助加热器(78、79)是由该致冷剂回路(70)的加热用热交换器构成为特征的。该第7专利技术中,通过由致冷剂回路(70)加热用热交换器的复原用加热器(72)及辅助加热器(78、79)使致冷剂放热,第2空气及加热用流体被加热。并且,吸附元件(81、82),被加热用流体加热的同时由第2空气复原,所以,就可以充分地确保复原量,还可以防止吸附量的降低。第8专利技术,是在第2或第3专利技术的湿度调节装置中,以包括第1吸附元件(81)和第2吸附元件(82)的同时,构成为能够交替转换由第1吸附元件(81)吸附第1空气的水分由第2吸附元件(82)向第2空气释放水分的第1动作和,由第2吸附元件(82)吸附第1空气的水分由第1吸附元件(81)向第1空气释放水分的第2动作的间歇式运行动作,还构成为可能进行在吸附第1空气水分的吸附元件(81、82)的辅助通路(86)中流通冷却用流体的冷却吸附动作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为:包括吸附元件(81、82),上述吸附元件(81、82)具有可从第1空气吸附水分和向第2空气释放水分的湿度调节通路(85),并由上述吸附元件(81、82)将空气湿度调节后提供给室内,上述吸附元件(81、82)包括辅助通路(86),当从上述湿度调节通路(85)释放水分而复原上述吸附元件(81、82)时,加热用流体流过上述辅助通路(8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薮知宏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