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681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杆,固定杆上依次设有固定杆安装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以及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以及第二限位结构之间形成用于对模板进行限位的限位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第一层剪力墙外侧上口模板加固过程中存在的模板加固不牢,施工过程中容易涨模,上口混凝土截面尺寸偏差较大等问题,以及第二层剪力墙外侧根部模板加固过程中存在缺乏稳定性,拆模后会出现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漏浆、蜂窝、麻面、错台等现象,且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

A reinforcing device of formwork in the joint part of shea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板加固,具体是一种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是在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用以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目前,在建筑剪力墙结构施工时,上下相邻两层剪力墙混凝土分别浇筑。因此,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对第一层剪力墙外侧上口模板加固。传统加固方式通过拉铁丝或钉木斜撑来保证剪力墙上口的截面尺寸。该步骤的不足之处是模板加固不牢,施工过程中容易涨模,上口混凝土截面尺寸偏差较大。第二步:对第二层剪力墙外侧根部模板进行加固。传统加固方式一般通过木楔和斜撑进行加固。该步骤的不足之处是加固方法缺乏稳定性,拆模后会出现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漏浆、蜂窝、麻面、错台等现象,增大装饰阶段处理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建筑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上依次设有固定杆安装结构(2)、第一限位结构(3)以及第二限位结构(4),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以及第二限位结构(4)之间形成用于对模板进行限位的限位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上依次设有固定杆安装结构(2)、第一限位结构(3)以及第二限位结构(4),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以及第二限位结构(4)之间形成用于对模板进行限位的限位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杆(1.1)以及外杆(1.2),所述内杆(1.1)与外杆(1.2)均固定在第一限位结构(3)的连接端上,所述固定杆安装结构(2)设置在内杆(1.1)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设置在所述外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层间接茬部位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包括第一限位块(3.1),所述连接端为开设在第一限位块(3.1)上的螺纹孔(3.2),所述螺纹孔(3.2)的两端均通过螺纹分别与内杆(1.1)、外杆(1.2)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包括第二限位块(4.1)以及螺母(4.2),所述外杆(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限位块(4.1)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劲辉朱晓勇陈小文董燕囡仰宗录雷高一刘永丽李延龙周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