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体系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体系。
技术介绍
在传统建筑工程的现浇柱或现浇梁模板施工中,一般采用对拉杆的方式对模板进行支撑。但当项目的墙板为预制且预制墙上梁为全现浇时,现浇梁的模板不好搭设与固定。或当项目的预制墙板边有现浇柱需进行支模时,由于现浇柱宽大于预制墙板宽,现浇柱靠预制墙板一侧的模板不方便搭设。仅采用对拉杆支撑,现浇梁或现浇柱模板安全及稳定性难得到保证,容易出现爆膜和墙板偏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的安全及稳定性,时也能方便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的搭设的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体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体系,包括设于预制墙待浇筑构件一端的内模体系,还包括支撑体系,所述支撑体系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内模体系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支撑体系固定,所述支撑体系与预制墙相对的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预制墙沿厚度方向的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体系,包括设于预制墙(1)待浇筑构件一端的内模体系(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体系(3),所述支撑体系(3)具有容置空间(31),所述内模体系(2)置于所述容置空间(31)内并与所述支撑体系(3)固定,所述支撑体系(3)与预制墙(1)相对的一端设有连接件(4),所述预制墙(1)沿厚度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预制墙(1)的容置腔(11),所述连接件(4)支撑于所述容置腔(1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体系,包括设于预制墙(1)待浇筑构件一端的内模体系(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体系(3),所述支撑体系(3)具有容置空间(31),所述内模体系(2)置于所述容置空间(31)内并与所述支撑体系(3)固定,所述支撑体系(3)与预制墙(1)相对的一端设有连接件(4),所述预制墙(1)沿厚度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预制墙(1)的容置腔(11),所述连接件(4)支撑于所述容置腔(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构件为现浇梁(5)或现浇柱(6),所述连接件(4)和容置腔(11)均设有多个,多个连接件(4)沿所述现浇构件的长度方向均布,所述连接件(4)和容置腔(11)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系(3)包括分设于所述内模体系(2)沿预制墙(1)厚度方向两侧的支撑结构(32),两个支撑结构(32)之间形成所述容置空间(31),所述连接件(4)沿预制墙(1)厚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支撑结构(3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墙上现浇构件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2)为钢管搭建的满堂架。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王雅明,童方平,吴勇,李志荣,孙赣彦,刘新平,胡艺川,聂聪,刘杰,张晋琪,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住宅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