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8505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微型泵送机通过输送管将混凝土搅拌物输送至分流泵经过分流管输送至指定的灌装容腔内,钢模具盖卡盖在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上,形成全封闭的钢模具,微型泵送机的在持续泵送压力情况下,混凝土搅拌物继续通过微型泵送机的输送管和填充嘴填充入指定的灌装容腔内,结束混凝土搅拌物的泵送填充;室内养护24h后,打开钢模具盖,通过钢模具下部的充气孔,进行冲入高压气,取出混凝土试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泵送压力和泵送流量下,实现室内试验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提高,减少实验室混凝土试件测试数据与现场施工数据区别,使试验结果有效的用作现场工程参考。

A method of making filling concrete specim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水泥基类材料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水泥基类材料是人类当今使用最大宗的建筑材料,但却存在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密实、内部出现孔洞、缝隙等缺陷,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使用,导致实验室混凝土试件测试数据与现场施工存在较大区别,试验结果往往不能有效供现场工程参考。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室内试验往往采用混凝土搅拌机拌和,人工装填进入模具成型,而施工现场往往采用混凝土浇灌入模、振捣,喷射混凝土则采用高压喷射成型的工艺,因而室内试验混凝土试件与现场施工混凝土材料的区别。为此,相关工作者提出了一种高致密低孔隙率混凝土的成型方法(专利号:201711090540.3),充分利用振动台振动、插入式振捣以及化学试剂消泡在消除混凝土内部缺陷、孔隙和气泡方面的各自优势,在充分认识振捣时间和局部插捣对排出细小气泡和提高混凝土整体致密性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将上述方法有机结合,并给出了合理的振捣时间和振捣方案,为在常规条件下制备高致密低孔隙的混凝土试块或制品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该种方法主要采用振动方法和化学试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本专利技术以室内试验为基础,通过提高浇筑压力、改变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方案合理可行,既可以为室内试验采用,也可以为施工现场制作充填式混凝土试件采用,为提高混凝土试件的密实度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验室混凝土试件测试数据与现场施工存在较大区别,试验结果往往不能有效供现场工程参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实际一次性的浇筑模型尺寸以及数量,进行放置隔板数量,以及调节隔板位于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内的位置,转动限位支撑架,拆卸对应的密实块,限位支撑架卡合在卡槽上,限位支撑架上的调节柱处于待填充的灌装容腔两侧隔板外侧(如果灌装容腔处于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端侧,则限位支撑架上的调节柱处于待填充的灌装容腔一侧隔板外侧),转动调节柱,使限位块处于需要限位的隔板一侧;S2、微型泵送机通过输送管将混凝土搅拌物输送至分流泵经过分流管输送至指定的灌装容腔内,混凝土搅拌物充填密实整个灌装容腔,直至混凝土搅拌物在钢模具内的充填高度与钢模具高度一致;S3、钢模具盖卡盖在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上,形成全封闭的钢模具,微型泵送机的在持续泵送压力情况下,混凝土搅拌物继续通过微型泵送机的输送管和填充嘴填充入指定的灌装容腔内,结束混凝土搅拌物的泵送填充;S4、拆卸填充孔和微型泵送机的输送管的螺纹连接,抹平填充孔处混凝土,并盖上填充孔盖,混凝土试件制作完成;S5、室内养护24h后,打开钢模具盖,通过钢模具下部的充气孔,进行冲入高压气,取出混凝土试件。进一步地,所述S2微型泵送机流量为1~5m3/h。进一步地,所述S3微型泵送机的持续泵送压力为40~50kPa。进一步地,所述S3中微型泵送机持续保持泵送压力时间1~3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泵送压力和泵送流量下,实现室内试验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提高,减少实验室混凝土试件测试数据与现场施工数据区别,使试验结果有效的用作现场工程参考;2、本专利技术通过提高浇筑压力制作充填式混凝土,对消除材料内部缺陷有益,能够较好地提高材料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混凝土试件制作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以及制作方法,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其制作流程如下:S1、根据实际一次性的浇筑模型尺寸以及数量,进行放置隔板13数量,以及调节隔板13位于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11内的位置,转动限位支撑架5,拆卸对应的密实块112,限位支撑架5卡合在卡槽111上,限位支撑架5上的调节柱6处于待填充的灌装容腔131两侧隔板13外侧(如果灌装容腔131处于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11端侧,则限位支撑架5上的调节柱6处于待填充的灌装容腔131一侧隔板13外侧),转动调节柱6,使限位块61处于需要限位的隔板13一侧;S2、微型泵送机3通过输送管22将混凝土搅拌物17输送至分流泵21经过分流管2输送至指定的灌装容腔131内,其中微型泵送机3流量为1~5m3/h,混凝土搅拌物17充填密实整个灌装容腔131,直至混凝土搅拌物17在钢模具1内的充填高度与钢模具1高度一致;S3、钢模具盖12卡盖在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11上,形成全封闭的钢模具1,微型泵送机3的持续泵送压力为40~50kPa,混凝土搅拌物17继续通过微型泵送机3的输送管22和填充嘴填充入指定的灌装容腔131内,微型泵送机3持续保持泵送压力时间1~3min,结束混凝土搅拌物17的泵送填充;S4、拆卸填充孔16和微型泵送机3的输送管22的螺纹连接,抹平填充孔16处混凝土,并盖上填充孔盖,混凝土试件制作完成;S5、室内养护24h后,打开钢模具盖12,通过钢模具1下部的充气孔,进行冲入高压气,取出混凝土试件。试验验证:针对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和传统无充填压制作混凝土试件,申请人对此作了对比室内试验,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1.25:2.40,水灰比为0.42,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采用碎石,粒径为5~18mm,砂子采用细度模数为2.58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0.85%,另掺入0.75%水泥掺量的减水剂。使用传统无充填压制作混凝土试件和充填压在40~50kPa制作混凝土试件,每组试件各制作6组,测试各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超声波波速情况取均值,同时取样进行孔隙率测试,对测试参数进行对比,测试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表1为无充填压与充填式混凝土制作试件测试参数对比(详细),对上述6组试件进行逐一对比;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根据实际一次性的浇筑模型尺寸以及数量,进行放置隔板(13)数量,以及调节隔板(13)位于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11)内的位置,转动限位支撑架(5),拆卸对应的密实块(112),限位支撑架(5)卡合在卡槽(111)上,限位支撑架(5)上的调节柱(6)处于待填充的灌装容腔(131)两侧隔板(13)外侧(如果灌装容腔(131)处于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11)端侧,则限位支撑架(5)上的调节柱(6)处于待填充的灌装容腔(131)一侧隔板(13)外侧),转动调节柱(6),使限位块(61)处于需要限位的隔板(13)一侧;/nS2、微型泵送机(3)通过输送管(22)将混凝土搅拌物(17)输送至分流泵(21)经过分流管(2)输送至指定的灌装容腔(131)内,混凝土搅拌物(17)充填密实整个灌装容腔(131),直至混凝土搅拌物(17)在钢模具(1)内的充填高度与钢模具(1)高度一致;/nS3、钢模具盖(12)卡盖在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11)上,形成全封闭的钢模具(1),微型泵送机(3)的在持续泵送压力情况下,混凝土搅拌物(17)继续通过微型泵送机(3)的输送管(22)和填充嘴填充入指定的灌装容腔(131)内,结束混凝土搅拌物(17)的泵送填充;/nS4、拆卸填充孔(16)和微型泵送机(3)的输送管(22)的螺纹连接,抹平填充孔(16)处混凝土,并盖上填充孔盖,混凝土试件制作完成;/nS5、室内养护24h后,打开钢模具盖(12),通过钢模具(1)下部的充气孔,进行冲入高压气,取出混凝土试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实际一次性的浇筑模型尺寸以及数量,进行放置隔板(13)数量,以及调节隔板(13)位于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11)内的位置,转动限位支撑架(5),拆卸对应的密实块(112),限位支撑架(5)卡合在卡槽(111)上,限位支撑架(5)上的调节柱(6)处于待填充的灌装容腔(131)两侧隔板(13)外侧(如果灌装容腔(131)处于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11)端侧,则限位支撑架(5)上的调节柱(6)处于待填充的灌装容腔(131)一侧隔板(13)外侧),转动调节柱(6),使限位块(61)处于需要限位的隔板(13)一侧;
S2、微型泵送机(3)通过输送管(22)将混凝土搅拌物(17)输送至分流泵(21)经过分流管(2)输送至指定的灌装容腔(131)内,混凝土搅拌物(17)充填密实整个灌装容腔(131),直至混凝土搅拌物(17)在钢模具(1)内的充填高度与钢模具(1)高度一致;
S3、钢模具盖(12)卡盖在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11)上,形成全封闭的钢模具(1),微型泵送机(3)的在持续泵送压力情况下,混凝土搅拌物(17)继续通过微型泵送机(3)的输送管(22)和填充嘴填充入指定的灌装容腔(131)内,结束混凝土搅拌物(17)的泵送填充;
S4、拆卸填充孔(16)和微型泵送机(3)的输送管(22)的螺纹连接,抹平填充孔(16)处混凝土,并盖上填充孔盖,混凝土试件制作完成;
S5、室内养护24h后,打开钢模具盖(12),通过钢模具(1)下部的充气孔,进行冲入高压气,取出混凝土试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微型泵送机(3)流量为1~5m3/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微型泵送机(3)的持续泵送压力为40~50k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微型泵送机(3)持续保持泵送压力时间1~3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的填式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包括钢模具(1),所述钢模具(1)包括敞开式立方体钢模具(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韦靖庞建勇马芹永刘雨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