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通风装置,包括底座以及筒体,所述筒体中设有左右贯通的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右侧设有加湿机构,所述通风腔左侧设有出风机构,所述底座中设有往复腔,所述往复腔中设有往复机构,所述往复腔左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腔相通的第一矩形槽,所述往复腔下方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往复腔右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腔相通的第三矩形槽,所述第三矩形槽右侧设有第四矩形槽,所述底座中设有贯穿所述第四矩形槽的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左端伸入到所述第三矩形槽中并固定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四矩形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带轮,所述第四矩形槽右侧设有驱动腔。
A mine venti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通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矿井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资源也在不断的从地下开采,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矿井通风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矿井下的粉尘很多,高浓度的粉尘会导致环境污染,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因此人们要对矿井进行通风作业;而现有的井下通风装置,大都是固定在地面上或者井壁上不能够移动,因此当需要对通风装置进行换位置时,移动较为麻烦,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实用性不高。另外,由于矿井的开采会产生相当大的粉尘,而当通风装置在矿井内使用时,粉尘会随空气的流动进入装置内,经过长时间运行,通风装置内部会沾满粉尘,这不仅会导致通风效率下降,同时也会对通风装置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矿井通风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矿井通风装置,包括底座以及筒体,所述筒体中设有左右贯通的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右侧设有加湿机构,所述通风腔左侧设有出风机构,所述底座中设有往复腔,所述往复腔中设有往复机构,所述往复腔左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腔相通的第一矩形槽,所述往复腔下方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往复腔右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腔相通的第三矩形槽,所述第三矩形槽右侧设有第四矩形槽,所述底座中设有贯穿所述第四矩形槽的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左端伸入到所述第三矩形槽中并固定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四矩形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带轮,所述第四矩形槽右侧设有驱动腔,所述第二矩形槽与所述驱动腔之间转动设有贯穿所述第四矩形槽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左端伸入到所述第二矩形槽中并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四矩形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动力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右端伸入到所述驱动腔中并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底座下端设有行进机构。优选地,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通风腔下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转动设有第三驱动轴,所述第三驱动轴右端伸出所述支撑杆并固定设有引风扇,所述第三驱动轴左端伸出所述支撑杆并固定设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动力连接,所述通风腔下端固定设有水槽,所述第三驱动轴上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下端伸入到所述水槽中,所述转盘中固定设有滤网,所述筒体右端固定设有进风管口,所述进风管口中固定设有滤尘网,所述底座中固定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水槽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右端动力连接的水泵。优选地,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通风腔中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左端伸出所述支撑板并固定设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中转动设有第四驱动轴,所述第四驱动轴右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板并固定设有第五带轮,所述第四驱动轴左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板并固定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连板左端上下对称地固定设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中固定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端固定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固定套中转动设有往复轴,所述往复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往复轴上端伸出所述固定套并固定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中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左端伸出所述安装块并固定设有排风扇,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筒体左端固定设有出风管口,所述出风管口中固定设有消音层。优选地,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中且贯穿所述往复腔的第五驱动轴,所述第五驱动轴左端伸入到所述第一矩形槽中并固定设有第六带轮,所述第六带轮与所述第五带轮之间通过第三皮带动力连接,所述往复腔中设有与所述第五驱动轴固定连接的滚筒,所述滚筒设有行程槽,所述底座中转动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端伸入到所述往复腔中并固定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二矩形槽中设有与所述动力轴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七锥齿轮,所述动力轴下端伸入到所述底座中并动力设有电机,所述底座中转动设有第六驱动轴,所述第六驱动轴上端伸入到所述往复腔中并固定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之间通过链条动力连接,所述链条上端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固定设有与所述行程槽配合的行程块。优选地,所述行进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水管后端壁体中的第七驱动轴,所述第七驱动轴前端伸入到所述驱动腔中并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八锥齿轮,所述驱动腔中设有位于所述第八锥齿轮后侧且与所述第七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七带轮,所述底座下端左右对称地固定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中转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前后对称地固定设有滚轮,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设有第八皮带,所述第八皮带与所述第七带轮之间通过第四皮带动力连接。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装置设置的滤尘网能够初步的降低空气中粉尘的含量,另外设置的加湿机构既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同时还能够降低空气中粉尘的含量,从而改善矿井内的空气质量,设置在所述出风管口中的消音层能够降低噪音;另外所述电机可通过传动轴驱动所述滚轮转动,使得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工作时能够移动,再配合所述送风扇的翻转,可扩大送风的范围,有效地提高了通风效率,增加了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A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D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矿井通风装置,包括底座10以及筒体40,所述筒体40中设有左右贯通的通风腔53,所述通风腔53右侧设有加湿机构101,所述通风腔53左侧设有出风机构102,所述底座10中设有往复腔11,所述往复腔11中设有往复机构103,所述往复腔11左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腔53相通的第一矩形槽54,所述往复腔11下方设有第二矩形槽13,所述往复腔11右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腔53相通的第三矩形槽17,所述第三矩形槽17右侧设有第四矩形槽21,所述底座10中设有贯穿所述第四矩形槽21的第一驱动轴26,所述第一驱动轴26左端伸入到所述第三矩形槽17中并固定设有第一带轮18,所述第四矩形槽21中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轴26固定连接的第二带轮19,所述第四矩形槽21右侧设有驱动腔27,所述第二矩形槽13与所述驱动腔27之间转动设有贯穿所述第四矩形槽21的第二驱动轴59,所述第二驱动轴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通风装置,包括底座以及筒体,所述筒体中设有左右贯通的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右侧设有加湿机构,所述通风腔左侧设有出风机构,所述底座中设有往复腔,所述往复腔中设有往复机构,所述往复腔左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腔相通的第一矩形槽,所述往复腔下方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往复腔右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腔相通的第三矩形槽,所述第三矩形槽右侧设有第四矩形槽,所述底座中设有贯穿所述第四矩形槽的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左端伸入到所述第三矩形槽中并固定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四矩形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带轮,所述第四矩形槽右侧设有驱动腔,所述第二矩形槽与所述驱动腔之间转动设有贯穿所述第四矩形槽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左端伸入到所述第二矩形槽中并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四矩形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动力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右端伸入到所述驱动腔中并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底座下端设有行进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通风装置,包括底座以及筒体,所述筒体中设有左右贯通的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右侧设有加湿机构,所述通风腔左侧设有出风机构,所述底座中设有往复腔,所述往复腔中设有往复机构,所述往复腔左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腔相通的第一矩形槽,所述往复腔下方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往复腔右侧设有与所述通风腔相通的第三矩形槽,所述第三矩形槽右侧设有第四矩形槽,所述底座中设有贯穿所述第四矩形槽的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左端伸入到所述第三矩形槽中并固定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四矩形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带轮,所述第四矩形槽右侧设有驱动腔,所述第二矩形槽与所述驱动腔之间转动设有贯穿所述第四矩形槽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左端伸入到所述第二矩形槽中并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四矩形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动力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右端伸入到所述驱动腔中并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底座下端设有行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通风腔下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转动设有第三驱动轴,所述第三驱动轴右端伸出所述支撑杆并固定设有引风扇,所述第三驱动轴左端伸出所述支撑杆并固定设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动力连接,所述通风腔下端固定设有水槽,所述第三驱动轴上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下端伸入到所述水槽中,所述转盘中固定设有滤网,所述筒体右端固定设有进风管口,所述进风管口中固定设有滤尘网,所述底座中固定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水槽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右端动力连接的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通风腔中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左端伸出所述支撑板并固定设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中转动设有第四驱动轴,所述第四驱动轴右端伸出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高新区磊莎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