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989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油藏的筛选;内源功能微生物激活剂体系的筛选;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外源功能微生物缓释体系的制备;外源功能微生物缓释体系注入工艺的确定;现场试验以及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施工艺简单,针对性和可靠性强;同时具有投资成本低,现场试验效果好的优点,投入产出比大于1:5,提高采收率值>20%。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中。

A method of oil displacement by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三次采油,具体涉及一种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生物驱油技术作为一项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采油技术,为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该技术按照微生物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和外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其中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成本低、适应性强,更具广阔的应用前景。前期油藏微生物群落普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油藏环境中存在种类丰富的内源微生物,可以直接利用内源微生物进行驱油。但是部分油藏中缺乏具有驱油功能的微生物或者其中的驱油功能微生物难以被有效定向地激活,从而限制了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应用范围及效果。针对以上油藏,可以考虑添加外源功能微生物完善微生物种群结构来实现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目前,往往直接向油藏中注入外源功能微生物,由于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滞留和有限的运移能力,导致大部分外源功能微生物在注入井附近含油饱和度低的地层中富集繁殖,外源功能微生物难以到达油藏深部,无法与油藏深部含油饱和度高的剩余油充分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微生物的原油作用效率,影响了微生物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试验油藏的筛选;/n(2)内源功能微生物激活剂体系的筛选;/n(3)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n(4)外源功能微生物缓释体系的制备;/n(5)现场注入工艺的确定;/n(6)现场试验以及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油藏的筛选;
(2)内源功能微生物激活剂体系的筛选;
(3)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4)外源功能微生物缓释体系的制备;
(5)现场注入工艺的确定;
(6)现场试验以及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油藏的筛选标准为:油藏温度<95℃、地层原油粘度<5000mPa.s、地层水矿化度<50000mg/L、渗透率>100×10-3μm2,且油藏存在一种或两种内源功能微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源功能微生物包括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产生物聚合物微生物和产生物气微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为地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红球菌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生物聚合物微生物为鞘鞍醇单胞菌、产碱杆菌、黄单胞菌和酵母菌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生物气微生物为产甲烷菌和产氢菌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源功能微生物激活剂体系的筛选,具体方法如下:取试验油藏地层水100mL置于培养瓶中,采用正交实验对微生物长效碳源、氮源和磷源组成的浓度进行优化,在试验油藏温度下静置培养20~30d,根据激活后微生物的数量,确定试验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激活剂体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具体方法如下:取试验油藏地层水100mL置于培养瓶中,添加2~8%外源功能微生物及其营养液,10~15%原油;然后在试验油藏温度下静置培养10~15d;实验结果的筛选与评价,并根据实验结果筛选出外源功能微生物;
所述的外源功能微生物包括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产生物聚合物微生物和产生物气微生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外源微生物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嫣镔李彩风孙磉礅吴晓玲郭辽原刘涛巴燕宋永亭林军章汪卫东刘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