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离心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934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离心电杆,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和骨架,骨架嵌入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骨架包括若干主筋、附筋、网片螺旋筋、内钢箍和螺母保护层,主筋和附筋相互平行且相间穿设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主筋的外侧边和附筋的外侧边均位于同一圆周上,网片螺旋筋缠绕在主筋和附筋的外侧,网片螺旋筋包括横向筋和纵向筋,横向筋和纵向筋与主筋和附筋的接触处均固定连接,内钢箍沿离心电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并固定在附筋的内侧,螺母保护层均固定在附筋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规避了传统螺旋筋缠绕松动以及间距偏差大的问题,同时增大了螺旋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以显著提高离心电杆的强度,减小离心电杆裂纹发生的风险。

A supe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entrifugal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离心电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基础建设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离心电杆。
技术介绍
常规普通混凝土离心电杆由于运行维护方便、节约钢材等优点,大量应用在输变电工程、铁路电气化工程及通信领域,尤其在我国平原和运输条件好的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普通混凝土离心电杆具有上述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本体重量大、容易开裂、耐久性差等缺点,在电网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传统的混凝土离心电杆所用螺旋筋为缠绕方式,在骨架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螺旋筋的松动、螺旋筋间距偏差大等质量问题,而且因螺旋筋与混凝土接触面积较小,抵抗不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还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离心电杆,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规避了传统螺旋筋缠绕松动以及间距偏差大的问题,同时直接增大了螺旋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骨架之间的握裹力,以显著提高离心电杆的强度,增加了抵御外力的能力,减小离心电杆裂纹发生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离心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和骨架,所述骨架嵌入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中,所述骨架包括若干主筋、附筋、网片螺旋筋、内钢箍和螺母保护层,所述主筋和所述附筋相互平行且相间穿设在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中,所述主筋的外侧边和所述附筋的外侧边均位于同一圆周,所述网片螺旋筋缠绕在所述主筋和所述附筋的外侧,所述网片螺旋筋包括多个横向筋和多个纵向筋,所述横向筋和所述纵向筋均相互交叉固定连接成网状结构,所述横向筋和所述纵向筋与所述主筋和所述附筋的接触处均固定连接,所述内钢箍沿所述离心电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并固定在所述附筋的内侧,若干所述螺母保护层沿所述离心电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离心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和骨架,所述骨架嵌入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中,所述骨架包括若干主筋、附筋、网片螺旋筋、内钢箍和螺母保护层,所述主筋和所述附筋相互平行且相间穿设在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中,所述主筋的外侧边和所述附筋的外侧边均位于同一圆周,所述网片螺旋筋缠绕在所述主筋和所述附筋的外侧,所述网片螺旋筋包括多个横向筋和多个纵向筋,所述横向筋和所述纵向筋均相互交叉固定连接成网状结构,所述横向筋和所述纵向筋与所述主筋和所述附筋的接触处均固定连接,所述内钢箍沿所述离心电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并固定在所述附筋的内侧,若干所述螺母保护层沿所述离心电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螺母保护层均固定在所述附筋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离心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筋的直径大于所述主筋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离心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筋和所述纵向筋与所述主筋和所述附筋的接触处均绑扎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离心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筋和所述纵向筋均垂直交叉,相邻所述横向筋的间距全相等,相邻所述纵向筋的间距全相等,所述横向筋和所述纵向筋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卫郜文杰张宁汪建春刘卫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