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7920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43
一种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浇筑装置、溜槽脚手架、溜槽主体、串筒和活动溜槽架,溜槽主体为双层溜槽,包括主溜槽和分支溜槽,上层主溜槽和下层主溜槽的水平投影重叠。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溜槽原理上进行创新,在传统溜槽的上方增加一道上层溜槽及其分支设施,上方的溜槽采用汽车泵配合下料,从而形成了双层三维远距离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由于溜槽高度的增加,整套系统能够更大面积的覆盖底板浇筑范围,实现了底板的快速浇筑,另外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对道路的需求也大幅降低。

A double chute concrete pouring syste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浇筑系统,特别是一种双层溜槽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桩筏基础,塔楼底板厚度大,一次浇筑混凝土方量大。常规的做法是采用地泵浇筑或者普通溜槽的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周边条件有限,基础底板距离周边行车道路比较远,常规的溜槽无法满足浇筑要求,如果采用地泵浇筑,由于地泵的浇筑速度慢(25~30m3/小时),且容易堵管,造成混凝土浇筑总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冷缝,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底板距离道路较远,底板远端施工困难的技术问题;并解决脚手架投入较多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单层溜槽浇筑速度较慢,地泵容易堵管中断施工,无法确保施工质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包括浇筑装置、溜槽脚手架、溜槽主体、串筒和活动溜槽架,所述溜槽脚手架立在基坑内底板钢筋上侧、通长承托在溜槽主体的底部,所述溜槽主体为双层溜槽,包括沿基坑纵向的主溜槽和沿基坑横向的分支溜槽,所述主溜槽包括上层主溜槽和下层主溜槽,所述分支溜槽包括上层分支溜槽和下层分支溜槽,上层分支溜槽以上层主溜槽为轴、对称设置在上层主溜槽的两侧,下层分支溜槽以下层主溜槽为轴、对称设置在下层主溜槽的两侧,所述上层主溜槽和下层主溜槽的水平投影重叠,下层主溜槽的纵向长度小于上层主溜槽的纵向长度,所述上层分支溜槽和下层分支溜槽的水平投影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串筒连接在溜槽主体上开设的溜槽洞口的底部,包括主溜槽串筒和分支溜槽串筒,所述主溜槽串筒包括上层主溜槽串筒和下层主溜槽串筒,所述上层主溜槽串筒和下层主溜槽串筒上下正对、水平投影重叠,所述分支溜槽串筒包括下层分支溜槽串筒,所述下层分支溜槽串筒共两个,以下层主溜槽为轴对称设置在下层分支溜槽的中部,所述浇筑装置包括位于基坑路面下料位置的汽车泵和混凝土罐车,上层主溜槽的上槽口和下层主溜槽的上槽口伸到路面上,上槽口为喇叭口状,所述汽车泵对应上层主溜槽的上槽口,所述混凝土罐车对应下层主溜槽的上槽口,所述活动溜槽架铰接在上层主溜槽、下层主溜槽、上层分支溜槽、下层分支溜槽的下槽口以及串筒下口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位置,以下槽口或者下口的端部为圆心绕其转动。所述上层主溜槽、下层主溜槽、上层分支溜槽和下层分支溜槽的下槽口距离底板上侧表面为2m。所述主溜槽的坡度为1:3~1:4。所述分支溜槽的坡度为1:2~1:3。所述上层分支溜槽包括第一分支溜槽至第八分支溜槽,所述下层分支溜槽包括第九分支溜槽至第十二分支溜槽,所述上层分支溜槽和下层分支溜槽的水平投影以基坑路面向底板远端纵向分布为准共包括六道,每道包括两个分支溜槽,其中,第一道包括第九分支溜槽和第十分支溜槽,第二道包括第一分支溜槽和第二分支溜槽,第三道包括第十一分支溜槽和第十二分支溜槽,第四道包括第三分支溜槽和第四分支溜槽,第五道包括第五分支溜槽和第六分支溜槽,第六道包括第七分支溜槽和第八分支溜槽。所述溜槽脚手架包括横纵双向间隔布置的立杆、沿立杆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水平杆和剪刀撑,所述剪刀撑沿溜槽脚手架上的高度方向和沿溜槽主体的长度方向均满设,底板钢筋内设有承托溜槽脚手架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溜槽脚手架包括主溜槽脚手架和分支溜槽脚手架,所述主溜槽脚手架距底板的混凝土完成面高度大于10m位置的两侧间隔对称设有一道缆风绳。所述溜槽主体并列相邻的溜槽通道和上人通道,所述溜槽脚手架还包括增设的溜槽竖杆和溜槽横杆,所述溜槽竖杆共设置两根,分别位于溜槽脚手架的中间立杆的两侧,所述溜槽通道包括通道架体和通道铺装,所述通道架体包括溜槽主体落置位置的水平杆、中间立杆、一侧溜槽竖杆和溜槽横杆,所述溜槽横杆位于水平杆的上方、沿溜槽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溜槽横杆固定连接在中间立杆和一侧溜槽竖杆之间,所述通道铺装包括设置在通道架体上的通道背楞和平铺在通道背楞上的滑板,所述滑板包括滑板面板和滑板面板表面包覆的镀锌铁皮,所述上人通道设置在中间立杆和另一侧溜槽竖杆之间,水平杆的上侧沿溜槽主体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防滑木条,上人通道的两侧设有踢脚板,所述溜槽竖杆的高度大于相邻水平杆的布置间距并向上超出至少1.2m,该高出位置挂有密目网,所述溜槽通道和上人通道的下侧、水平杆上挂有大眼网。所述上层主溜槽串筒位于上层主溜槽的底部、开设第二道分支溜槽的位置处,所述下层分支溜槽串筒位于第一道分支溜槽的底部,所述串筒包括串筒主体,所述串筒主体包括顶部的大串筒和一组竖向成段连接的小串筒,大串筒和小串筒之间以及小串筒之间通过底部的钢筋挂钩和顶部的挂环互相串接,所述滑板面板上开有溜槽洞口,溜槽洞口正对大串筒的筒口,大串筒的拉环上通过钢筋挂在溜槽洞口上方的溜槽横杆上,溜槽洞口上覆盖有可拆卸盖板,溜槽洞口前侧可拆卸连接有截流板,所述截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溜槽通道上。所述活动溜槽架包括架体和活动溜槽铺装,所述架体包括两列活动立杆和沿立杆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固定连接在立杆之间的活动水平杆,所述架体还包括增设的溜槽横杆,所述活动溜槽铺装包括活动背楞和和平铺在活动背楞上的槽板,所述槽板包括槽板面板和槽板面板表面包覆的镀锌铁皮。一种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底板的尺寸设计溜槽脚手架的尺寸和个数,设计溜槽主体的尺寸和布置,设计串筒的个数,设计活动溜槽架的个数;步骤二,距离混凝土下料位置纵向的远端混凝土和横向的远端混凝土均由上层的溜槽负责并辅以地泵;底板中部及近端的混凝土由上、下层的溜槽共同负责;步骤三,在现场按设计搭设溜槽脚手架,并在溜槽脚手架上搭设溜槽主体,制作串筒与溜槽洞口连接;步骤四,启动浇筑装置开始浇筑;步骤五,浇筑完毕后拆除并养护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传统溜槽原理上进行创新,在传统溜槽的上方增加一道上层溜槽及其分支设施,上方的溜槽采用汽车泵配合下料,从而形成了双层三维远距离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由于溜槽高度的增加,整套系统能够更大面积的覆盖底板浇筑范围,实现了底板的快速浇筑,另外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对道路的需求也大幅降低。一、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远距离浇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双层溜槽可以覆盖更大面积的浇筑范围,解决了底板距离道路较远,底板远端施工困难的问题。二、架料投入减少,节约成本。双层溜槽仅需搭设一套脚手架,节约了大量的架料和人工。三、加快施工速度,保证了施工质量。溜槽的浇筑速度(120~150m3/小时)是地泵(25~30m3/小时)浇筑速度的5倍左右,大大减少了混凝土浇筑时间,且完全避免了地泵容易堵管中断施工的弊端,确保混凝土能够连续、快速的施工,从而确保了施工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装置、溜槽脚手架、溜槽主体、串筒和活动溜槽架,/n所述溜槽脚手架立在基坑内底板(49)上侧、通长承托在溜槽主体的底部,内侧紧靠护坡桩(1),/n所述溜槽主体为双层溜槽,包括沿基坑纵向的主溜槽和沿基坑横向的分支溜槽,所述主溜槽包括上层主溜槽(2)和下层主溜槽(3),所述分支溜槽包括上层分支溜槽(4)和下层分支溜槽(5),上层分支溜槽(4)以上层主溜槽(2)为轴、对称设置在上层主溜槽(2)的两侧,下层分支溜槽(5)以下层主溜槽(3)为轴、对称设置在下层主溜槽(3)的两侧,/n所述上层主溜槽(2)和下层主溜槽(3)的水平投影重叠,下层主溜槽(3)的纵向长度小于上层主溜槽(2)的纵向长度,/n所述上层分支溜槽(4)和下层分支溜槽(5)的水平投影沿纵向间隔设置,/n所述串筒连接在溜槽主体上开设的溜槽洞口的底部,包括主溜槽串筒和分支溜槽串筒,所述主溜槽串筒包括上层主溜槽串筒(6)和下层主溜槽串筒(7),所述上层主溜槽串筒(6)和下层主溜槽串筒(7)上下正对、水平投影重叠,所述分支溜槽串筒包括下层分支溜槽串筒(8),所述下层分支溜槽串筒(8)共两个,以下层主溜槽(3)为轴对称设置在下层分支溜槽(5)的中部,/n所述浇筑装置包括位于基坑路面(40)下料位置的汽车泵(9)和混凝土罐车(10),上层主溜槽(2)的上槽口和下层主溜槽(3)的上槽口伸到路面上,上槽口为喇叭口状,所述汽车泵(9)对应上层主溜槽(2)的上槽口,所述混凝土罐车(10)对应下层主溜槽(3)的上槽口,/n所述活动溜槽架铰接在上层主溜槽(2)、下层主溜槽(3)、上层分支溜槽(4)、下层分支溜槽(5)的下槽口以及串筒下口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位置,以下槽口或者下口的端部为圆心绕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装置、溜槽脚手架、溜槽主体、串筒和活动溜槽架,
所述溜槽脚手架立在基坑内底板(49)上侧、通长承托在溜槽主体的底部,内侧紧靠护坡桩(1),
所述溜槽主体为双层溜槽,包括沿基坑纵向的主溜槽和沿基坑横向的分支溜槽,所述主溜槽包括上层主溜槽(2)和下层主溜槽(3),所述分支溜槽包括上层分支溜槽(4)和下层分支溜槽(5),上层分支溜槽(4)以上层主溜槽(2)为轴、对称设置在上层主溜槽(2)的两侧,下层分支溜槽(5)以下层主溜槽(3)为轴、对称设置在下层主溜槽(3)的两侧,
所述上层主溜槽(2)和下层主溜槽(3)的水平投影重叠,下层主溜槽(3)的纵向长度小于上层主溜槽(2)的纵向长度,
所述上层分支溜槽(4)和下层分支溜槽(5)的水平投影沿纵向间隔设置,
所述串筒连接在溜槽主体上开设的溜槽洞口的底部,包括主溜槽串筒和分支溜槽串筒,所述主溜槽串筒包括上层主溜槽串筒(6)和下层主溜槽串筒(7),所述上层主溜槽串筒(6)和下层主溜槽串筒(7)上下正对、水平投影重叠,所述分支溜槽串筒包括下层分支溜槽串筒(8),所述下层分支溜槽串筒(8)共两个,以下层主溜槽(3)为轴对称设置在下层分支溜槽(5)的中部,
所述浇筑装置包括位于基坑路面(40)下料位置的汽车泵(9)和混凝土罐车(10),上层主溜槽(2)的上槽口和下层主溜槽(3)的上槽口伸到路面上,上槽口为喇叭口状,所述汽车泵(9)对应上层主溜槽(2)的上槽口,所述混凝土罐车(10)对应下层主溜槽(3)的上槽口,
所述活动溜槽架铰接在上层主溜槽(2)、下层主溜槽(3)、上层分支溜槽(4)、下层分支溜槽(5)的下槽口以及串筒下口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位置,以下槽口或者下口的端部为圆心绕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主溜槽(2)、下层主溜槽(3)、上层分支溜槽(4)和下层分支溜槽(5)的下槽口距离底板上侧表面为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溜槽的坡度为1:3~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溜槽的坡度为1: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分支溜槽(4)包括第一分支溜槽(41)至第八分支溜槽(48),所述下层分支溜槽(5)包括第九分支溜槽(51)至第十二分支溜槽(54),所述上层分支溜槽(4)和下层分支溜槽(5)的水平投影以基坑路面向底板远端纵向分布为准共包括六道,每道包括两个分支溜槽,
其中,第一道包括第九分支溜槽(51)和第十分支溜槽(52),第二道包括第一分支溜槽(41)和第二分支溜槽(42),第三道包括第十一分支溜槽(53)和第十二分支溜槽(54),第四道包括第三分支溜槽(43)和第四分支溜槽(44),第五道包括第五分支溜槽(45)和第六分支溜槽(46),第六道包括第七分支溜槽(47)和第八分支溜槽(4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溜槽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脚手架包括横纵双向间隔布置的立杆(11)、沿立杆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水平杆(12)和剪刀撑(13),所述剪刀撑(13)沿溜槽脚手架上的高度方向和沿溜槽主体的长度方向均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予启黄勇张萍梅孙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