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防撞墙模板支撑的加固及砼浇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94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防撞墙模板支撑的加固及砼浇筑平台,包括设置支撑的防撞墙模板,所述防撞墙模板的顶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沿防撞墙模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安装有两条等高且平行的圆柱轨道,圆柱轨道的顶端滑动配合有滑轮,两滑轮的顶端通过连接架连接,且连接架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的顶端,第一连接杆的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浇筑料斗,浇筑料斗底部设有出料口并对应防撞墙模板间隙处设置,浇筑料斗的出料口设有电动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实现对防撞墙模板的加固和砼浇筑,省工省时而且降低砼的浪费。

A reinforcement and concrete pouring platform based on formwork support of anti-collisio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防撞墙模板支撑的加固及砼浇筑平台
本技术属于桥梁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防撞墙模板支撑的加固及砼浇筑平台。
技术介绍
桥梁边沿会设置防撞墙以降低桥梁道路的行驶安全隐患,其施工方式为绑扎钢筋笼,然后设置防撞墙模板并对模板设置支撑,然后对模板进行加固向模板间隙内浇筑成型。对于模板加固作业,目前采用钢筋焊接的简易吊篮对模板进行压固,不能满足现场安全指标要求;对于桥梁防撞墙浇筑作业,由于其位置较高,所以一般采用吊车吊起盛放浇筑材料的料斗至模板间隙上方,然后一边移动料斗一边浇筑砼材料,整个过程虽不复杂,但是对起吊作业的要求较高,因为需要尽量保持料斗的移动轨迹不能偏移,否则砼会洒落在模板外部造成浪费以及加大后期的清理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防撞墙模板支撑的加固及砼浇筑平台,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实现对防撞墙模板的加固和砼浇筑,省工省时而且降低砼的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防撞墙模板支撑的加固及砼浇筑平台,包括设置支撑的防撞墙模板,所述防撞墙模板的顶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沿防撞墙模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安装有两条等高且平行的圆柱轨道,圆柱轨道的顶端滑动配合有滑轮,两滑轮的顶端通过连接架连接,且连接架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的顶端,第一连接杆的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浇筑料斗,浇筑料斗底部设有出料口并对应防撞墙模板间隙处设置,浇筑料斗的出料口设有电动阀门。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底部设有滚轮的箱体,箱体内部设有配重块。优选的,所述浇筑料斗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浇筑料斗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端安装有螺旋输送杆,且螺旋输送杆的底端延伸至浇筑料斗底部出料口上方。优选的,所述浇筑料斗的顶端一侧还设置有警报机构,警报机构包括设置于浇筑料斗顶部一侧的蜂鸣器以及设置于浇筑料斗内部顶壁的料位检测器。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滚轮与防撞墙模板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使用时,通过进料口可将混凝土倒入浇筑料斗的内腔,连接电机的外接电源,启动电源,电机开始工作,电机顺时针旋转,带动螺旋输送杆顺时针旋转,促使螺旋输送杆将浇筑料斗内腔底端的混凝土向上移动,从而对不同位置的混凝土进行搅拌,防止混凝土在浇筑料斗的内腔变稠,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方便将混凝土流出,当混凝土在浇筑料斗内的填充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料位检测器将信号传递至外界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提醒人员及时停止向浇筑料斗内输送混凝土。随后通过控制装置将蜂鸣器关闭即可。当需要对浇筑料斗进行移动时,用手握住把手,向前侧推动箱体,通过第一连接杆可带动连接架向前侧移动,促使滑轮可在圆柱轨道的上滑动,使得浇筑料斗可方便的进行移动,同时开启浇筑料斗的电动阀门,使得混凝土落入模板之间进行浇筑。由于浇筑料斗、圆柱轨道具有一定自重,所以也同时实现了对模板的加固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实现对防撞墙模板的加固和砼浇筑,省工省时而且降低砼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浇筑料斗正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防撞墙模板支撑的加固及砼浇筑平台,包括设置支撑的防撞墙模板1,所述防撞墙模板1的顶端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沿防撞墙模板1的长度延伸方向安装有两条等高且平行的圆柱轨道3,圆柱轨道3的顶端滑动配合有滑轮4,两滑轮4的顶端通过连接架5连接,且连接架5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的顶端,第一连接杆7的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架5上设有浇筑料斗11,浇筑料斗11底部设有出料口并对应防撞墙模板1间隙处设置,浇筑料斗11的出料口设有电动阀门。所述浇筑料斗1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2,所述浇筑料斗11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底端安装有螺旋输送杆14,且螺旋输送杆14的底端延伸至浇筑料斗11底部出料口上方。所述浇筑料斗11的顶端一侧还设置有警报机构,警报机构包括设置于浇筑料斗11顶部一侧的蜂鸣器15以及设置于浇筑料斗内部顶壁的料位检测器16。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底部设有滚轮10的箱体8,箱体8内部设有配重块9。所述箱体8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7,所述滚轮10与防撞墙模板1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使用时,通过进料口可将混凝土倒入浇筑料斗的内腔,连接电机的外接电源,启动电源,电机开始工作,电机顺时针旋转,带动螺旋输送杆顺时针旋转,促使螺旋输送杆将浇筑料斗内腔底端的混凝土向上移动,从而对不同位置的混凝土进行搅拌,防止混凝土在浇筑料斗的内腔变稠,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方便将混凝土流出,当混凝土在浇筑料斗内的填充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料位检测器将信号传递至外界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提醒人员及时停止向浇筑料斗内输送混凝土。随后通过控制装置将蜂鸣器关闭即可。当需要对浇筑料斗进行移动时,用手握住把手,向前侧推动箱体,通过第一连接杆可带动连接架向前侧移动,促使滑轮可在圆柱轨道的上滑动,使得浇筑料斗可方便的进行移动,同时开启浇筑料斗的电动阀门,使得混凝土落入模板之间进行浇筑。由于浇筑料斗、圆柱轨道具有一定自重,所以也同时实现了对模板的加固作业。电机:型号为R107R77的减速电机,由外部的控制装置操作控制,可带动螺旋输送杆旋转;蜂鸣器:ND16-17FSAC/DC24V;料位检测器:LX-10A雷达料位计。当然,混凝土的料位检测也可以采用人工观察进行。如此可以省略蜂鸣器和料位检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防撞墙模板支撑的加固及砼浇筑平台,包括设置支撑的防撞墙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墙模板(1)的顶端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沿防撞墙模板(1)的长度延伸方向安装有两条等高且平行的圆柱轨道(3),圆柱轨道(3)的顶端滑动配合有滑轮(4),两滑轮(4)的顶端通过连接架(5)连接,且连接架(5)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的顶端,第一连接杆(7)的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架(5)上设有浇筑料斗(11),浇筑料斗(11)底部设有出料口并对应防撞墙模板(1)间隙处设置,浇筑料斗(11)的出料口设有电动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防撞墙模板支撑的加固及砼浇筑平台,包括设置支撑的防撞墙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墙模板(1)的顶端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沿防撞墙模板(1)的长度延伸方向安装有两条等高且平行的圆柱轨道(3),圆柱轨道(3)的顶端滑动配合有滑轮(4),两滑轮(4)的顶端通过连接架(5)连接,且连接架(5)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的顶端,第一连接杆(7)的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架(5)上设有浇筑料斗(11),浇筑料斗(11)底部设有出料口并对应防撞墙模板(1)间隙处设置,浇筑料斗(11)的出料口设有电动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防撞墙模板支撑的加固及砼浇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底部设有滚轮(10)的箱体(8),箱体(8)内部设有配重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三伟张世杰杨晓兵万彬徐硕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