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板铺设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91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42
一种地板铺设机器人,包括底盘,车体框架,料仓,送料机构,铺设执行机构,其中,底盘包括两个分开设置的第一子底盘和第二子底盘,两个子底盘之间形成地板安装区;车体框架,横跨在地板安装区的上方,所述车体框架在所述地板安装区的上方形成一至少可容纳料仓的空间;料仓,料仓的底壁向下倾斜设置,且在底壁倾斜方向低的一侧料仓设有出料口;送料机构,用于将料仓待铺设的地板从下而上逐块从所述出料口推入到所述地板安装区;铺设执行机构,将进入所述地板安装区的地板进行安装。所述地板铺设机器人充分利用车架内部空间铺设和存放木地板,增加了木地板可铺设面积,同时各机构密切配合,达到高效铺设的目的。

A floor lay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板铺设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板铺设机器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体中间地板铺设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传统木地板铺设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完成铺设,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借助辅助设备、简易工具进行木地板施工作业。目前市面上的的辅助设备和工具能够减少地板铺贴动作、降低铺贴难度,但仍然需要人工操作,尚未实现全自动化流程作业。现有的地板铺设方式具有以下问题:1.传统木地板铺设方式需要大量人工投入,耗时耗力。2.杂乱摆放的辅助工具使施工现场杂乱无章,难以做到成品保护。3.工人铺设经验与铺设方式有差异,无法确保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地板,如地板铺设机器人,可替代人工精准完成木地板铺设作业流程。所述木地板铺设机器人充分利用车架内部空间铺设和存放木地板,增加了木地板可铺设面积,达到高效铺设的目的。具体地:一种地板铺设机器人,包括:底盘,包括第一子底盘和第二子底盘,两个子底盘之间形成地板安装区;车体框架,横跨在地板安装区的上方,并一端安装在第一子底盘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子底盘上,所述车体框架在所述地板安装区的上方形成一至少可容纳料仓的空间;料仓,悬置在所述车体框架上,料仓的底壁向下倾斜设置,且在底壁倾斜方向低的一侧料仓设有出料口;送料机构,其设置在料仓底壁倾斜方向高的一侧,用于将料仓待铺设的地板从下而上逐块从所述出料口推入到所述地板安装区;铺设执行机构,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一侧,将进入所述地板安装区的地板进行安装。优选地,所述料仓包括支撑结构和阻挡机构,其中:所述阻挡结构位于所述倾斜方向低的一侧,其包括第一竖直部;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倾斜方向高的一侧,其包括第二竖直部以及形成在第二竖直部下端的倾斜弯折部,所述倾斜弯折部形成所述料仓的底壁;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底端;所述倾斜弯折部位置低的一端和第一竖直部的下端之间形成所述出料口。优选地,所述料仓由至少两组并排设置的格栅条组成,每组格栅条包括位于所述倾斜方向低的一侧作为阻挡结构的第一格栅条和位于所述倾斜方向高的一侧作为支撑结构的第二格栅条;所述第一格栅条包括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二格栅条包括第二竖直部以及与第二竖直部下端连接的倾斜弯折部;所述第二格栅条的倾斜弯折部形成所述料仓的底壁,相邻的格栅条组的倾斜弯折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倾斜弯折部位置低的一端和第一竖直部的下端之间形成出料口。优选地,所述第二竖直部与倾斜弯折部的连接处形成有斜凸台,所述斜凸台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料仓底壁整体的倾斜度。优选地,所述出料口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变化;当所述阻挡件在第一位置时,阻止地板从料仓滑落;当所述阻挡件在在第二位置时,允许地板从料仓送出。优选地,所述阻挡件铰接在第一竖直部的底端,所述阻挡件与第一竖直部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提供给阻挡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的弹性力。优选地,所述送料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料仓、所述车体框架或者所述第一子底盘上,铺设执行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料仓、所述车体框架上或者所述第二子底盘。优选地,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第一子底盘为活动连接和/或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第二子底盘为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两个子底盘分开设置,所述车体框架包括横梁和形成在横梁两侧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底盘上,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子底盘上;在所述第一子底盘与所述车体框架第一支撑架之间设置高度调整机构和/或在所述第二子底盘与所述车体框架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高度调整机构。优选地,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手轮、丝杠结构,可通过手轮或电机自动调节丝杠结构,使所述车体框架无论所述第一子底盘和第二子底盘是否在同一平面所述车体框架总能保持水平。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的地板铺设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地板铺设机器人的侧视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地板铺设机器人的另一视角的侧视示意图(不包含地板)。图4本专利技术的地板铺设机器人的俯视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料仓、送料机构配合工作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料仓、送料机构配合工作的立体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的料仓、送料机构配合工作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的可伸缩推杆机构与铺设执行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9本专利技术的铺设执行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0本专利技术的铺设执行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图11本专利技术的送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2本专利技术的送料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其中:100-底盘,200-车体框架,300-送料机构,400-铺设执行机构,500-料仓,600-可伸缩推杆机构,700-地板;101-差速轮,102-从动轮,手轮-103;201-顶部梁,202-竖直梁,203-底部梁,204-电气安装板;301-托板,311-卡槽,302-推缸,321-推板,303-底座,331-第一连接件,332-螺纹连接板,341-第二连接板,342-第一弹性件,343-压板,344-导向柱,305-第一连接板,361-第一滑块,362-导向轴;401-底板,402-回力钩,403-导向块,404-导向杆,405-第二滑块,461-第二弹性件,462-第三弹性件,407-电磁铁,408-铁块,409-固定块,410-第二连接件,411-限位部,412-压轮;501-第二支撑臂,511-第二竖直部,512-倾斜弯折部,513-斜凸台,502-第一支撑臂,521-第一竖直部,522-阻挡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结构,但这些结构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结构与另一结构。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板(700)铺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盘(100),包括第一子底盘和第二子底盘,两个子底盘之间形成地板安装区;/n车体框架(200),横跨在地板安装区的上方,并一端安装在第一子底盘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子底盘上,所述车体框架(200)在所述地板安装区的上方形成一至少可容纳料仓(500)的空间;/n料仓(500),悬置在所述车体框架(200)上,料仓(500)的底壁向下倾斜设置,且在底壁倾斜方向低的一侧料仓(500)设有出料口;/n送料机构(300),其设置在料仓(500)底壁倾斜方向高的一侧,用于将料仓(500)待铺设的地板从下而上逐块从所述出料口推入到所述地板安装区;/n铺设执行机构(400),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一侧,将进入所述地板安装区的地板进行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板(700)铺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100),包括第一子底盘和第二子底盘,两个子底盘之间形成地板安装区;
车体框架(200),横跨在地板安装区的上方,并一端安装在第一子底盘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子底盘上,所述车体框架(200)在所述地板安装区的上方形成一至少可容纳料仓(500)的空间;
料仓(500),悬置在所述车体框架(200)上,料仓(500)的底壁向下倾斜设置,且在底壁倾斜方向低的一侧料仓(500)设有出料口;
送料机构(300),其设置在料仓(500)底壁倾斜方向高的一侧,用于将料仓(500)待铺设的地板从下而上逐块从所述出料口推入到所述地板安装区;
铺设执行机构(400),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一侧,将进入所述地板安装区的地板进行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500)包括支撑结构和阻挡机构,其中:
所述阻挡结构位于所述倾斜方向低的一侧,其包括第一竖直部(521);
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倾斜方向高的一侧,其包括第二竖直部(511)以及形成在第二竖直部(511)下端的倾斜弯折部(512),所述倾斜弯折部(512)形成所述料仓(500)的底壁;
所述第一竖直部(521)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二竖直部(511)的底端;
所述倾斜弯折部(512)位置低的一端和第一竖直部(521)的下端之间形成所述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由至少两组并排设置的格栅条组成,每组格栅条包括位于所述倾斜方向低的一侧作为阻挡结构的第一格栅条和位于所述倾斜方向高的一侧作为支撑结构的第二格栅条;所述第一格栅条包括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二格栅条包括第二竖直部以及与第二竖直部下端连接的倾斜弯折部;所述第二格栅条的倾斜弯折部形成所述料仓的底壁,相邻的格栅条组的倾斜弯折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倾斜弯折部位置低的一端和第一竖直部的下端之间形成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田洪生刘进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