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895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包括墙体本体、钢筋网和预埋件,所述的墙体本体内设置有2层钢筋网,所述的墙体本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内埋有预埋件且位于2层钢筋网中间;所述的预埋件包括直槽和支槽,所述的直槽上设置有若干支槽,所述的直槽上的支槽的朝向相同,支槽的前端与墙体本体的侧面相平;还包括驱杆和连接杆,所述的驱杆活动安装在直槽内,驱杆的前端斜面设置且斜面朝向支槽;所述的支槽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剪力墙在安装时不需要考虑水平出筋的干扰性,可以根据两个梁之间的间距设置相应尺寸的剪力墙,加快了剪力墙的安装速度;剪力墙减少了水平出筋,其相应的生产模具可以进一步简化,降低生产成本。

A prefabricated shear wall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剪力墙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
技术介绍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隔墙为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墙。在装配式建筑中,隔墙和剪力墙先在工厂预制成型再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具有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的优点。现有技术中的剪力墙都是四面出筋,这样方便剪力墙与剪力墙、剪力墙与梁的连接。在竖直方向上出筋很容易进行上下连接安装,但是水平方向出筋在安装时就比较难,因为需要考虑到出筋的干扰性,减慢了剪力墙安装的速度。所以急需设计一种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的剪力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技术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包括墙体本体、钢筋网和预埋件,所述的墙体本体内设置有2层钢筋网,所述的墙体本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内埋有预埋件且位于2层钢筋网中间;所述的预埋件包括直槽和支槽,所述的直槽上设置有若干支槽,所述的直槽上的支槽的朝向相同,支槽的前端与墙体本体的侧面相平;还包括驱杆和连接杆,所述的驱杆活动安装在直槽内,驱杆的前端斜面设置且斜面朝向支槽;所述的支槽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是在墙体本体内设置有预埋件,通过安装在预埋件内的驱杆把连接杆驱赶凸出剪力墙以代替原本剪力墙上的出筋用于与相邻剪力墙或梁连接,在保证连接质量的同时简化了安装步骤。进一步,所述的驱杆的高度与直槽的高度一样,确保能够把全部的连接杆全部推出。进一步,所述的直槽的横截面为矩形,直槽与驱杆是配合使用的,矩形的驱杆可以保证其在操作时不会滚动,确保驱杆前端斜面的方向不变。进一步,所述的支槽与连接杆的配合间隙公差为-0.2~-0.8mm,优选的配合间隙公差为-0.5mm,这样保证连接杆能够在支槽内自由滑动的同时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进一步,还包括孔洞,所述的墙体本体未设置有预埋件的侧面设置有孔洞,孔洞设置的数量和位置与支槽设置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方便了剪力墙之间的安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剪力墙在安装时不需要考虑水平出筋的干扰性,可以根据两个梁之间的间距设置相应尺寸的剪力墙,加快了剪力墙的安装速度;剪力墙减少了水平出筋,其相应的生产模具可以进一步简化,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包括墙体本体1、钢筋网2、预埋件3、驱杆4、连接杆5和孔洞6,所述的墙体本体1内设置有2层钢筋网2,墙体本体1的左侧面内埋有预埋件3且位于2层钢筋网2中间;预埋件3的左端与墙体本体1的左侧面齐平。所述的预埋件3包括直槽31和支槽32,直槽31的横截面为矩形,在直槽31上设置有若干支槽32,支槽32的朝向相同即都是朝座侧设计。支槽32的数量和位置根据剪力墙与剪力墙或剪力墙与梁之间的关键连接点而定,可以整列排列也可以错位排列。所述的驱杆4活动安装在直槽31内,驱杆4的高度与直槽31的高度一样,保证驱杆4安装后不会凸出墙体本体1,在驱杆4的前端斜面设置且斜面朝向支槽32,斜面的设计方便在操作驱杆4时把连接杆5推出。所述的支槽32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长度等于支槽32的长度加直槽31的宽度即连接杆5放入后其左端与支槽32的左端齐平,右端与直槽31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支槽32与连接杆5的配合间隙公差为-0.5mm,保证连接杆5能够自由滑动的同时不会松动。在墙体本体1右侧面设置有孔洞6,孔洞6设置的数量和位置与支槽32设置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方便了剪力墙之间的安装连接。所述的连接杆5的前端采用爆炸钉的结构,保证插入孔洞6后不易被拔出。本实施方式的使用原理:在安装前需要把连接杆5全部放置在预埋件3内使其不凸出剪力墙,然后把剪力墙吊装在相应的安装位置(与梁安装连接时需要在梁上预留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孔洞);剪力墙放置完成后则把驱杆4插入直槽31,在驱杆4的作用下连接杆5会被驱杆向左移动凸出剪力墙,即连接杆5代替了原本剪力墙露出钢筋的作用。安装完成后使用混凝土浆灌入直槽31,把支槽32和直槽31的缝隙填充满。尽管上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但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但这些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包括墙体本体(1)、钢筋网(2)和预埋件(3),所述的墙体本体(1)内设置有2层钢筋网(2),所述的墙体本体(1)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内埋有预埋件(3)且位于2层钢筋网(2)中间;/n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件(3)包括直槽(31)和支槽(32),所述的直槽(31)上设置有若干支槽(32),所述的直槽(31)上的支槽(32)的朝向相同,支槽(32)的前端与墙体本体(1)的侧面相平;/n还包括驱杆(4)和连接杆(5),所述的驱杆(4)活动安装在直槽(31)内,驱杆(4)的前端斜面设置且斜面朝向支槽(32);所述的支槽(32)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包括墙体本体(1)、钢筋网(2)和预埋件(3),所述的墙体本体(1)内设置有2层钢筋网(2),所述的墙体本体(1)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内埋有预埋件(3)且位于2层钢筋网(2)中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件(3)包括直槽(31)和支槽(32),所述的直槽(31)上设置有若干支槽(32),所述的直槽(31)上的支槽(32)的朝向相同,支槽(32)的前端与墙体本体(1)的侧面相平;
还包括驱杆(4)和连接杆(5),所述的驱杆(4)活动安装在直槽(31)内,驱杆(4)的前端斜面设置且斜面朝向支槽(32);所述的支槽(32)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5)。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修秦康邹涛韦恒肖承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轨道装配预制混凝土有限公司广西建工轨道装配式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