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89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包括:支撑部,设有容纳油箱部分表面的承接盘,承接盘上设有条形孔;固定部,设置在支撑部的靠近条形孔的一端,用于固定油箱的第一端;抬升部,设置在支撑部的远离条形孔的一端,驱动油箱的第二端向上抬升;打孔部,包括钻头和导油盘,所述钻头可倾斜穿设条形孔运动并钻破油箱,导油盘设置在条形孔的下方以在钻头破孔后将流出的油经过导油盘导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抬升部抬升油箱的后端,使油箱内的残存油向一端流动,从而更好的集中废油,打孔部对应固定部的一侧,以实现集中的废油全部导出,废油从条形孔下落至导油盘,防止废油滴落在车间内、保持车间干净。

A residual oil recovery line with fire pro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
本技术涉及废弃油箱中的废油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报废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时,为了降低燃油对环境的污染,也为了减小报废汽车拆解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充分发挥报废汽车内的残存燃油的利用价值,必须对燃油箱内残存的燃油进行回收。报废汽车拆解时燃油箱内残存燃油的回收一般都采用人工抽吸的方式进行,工作效率低,而且由于燃油箱内部结构复杂,燃油回收不完全。另外,在油箱钻孔时,容易产生火花,火花容易造成燃油箱爆炸,因此亟需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包括:环形运输线,其具有沿环形路径运输的多个工位;回收桶,设置在每个所述工位上,所述回收桶形成若干个储油腔,不同所述储油腔可储存相同或不同的废油;油箱破孔装置,设置在每个工位上,用以对油箱进行破孔,其中,所述油箱破孔装置包括:支撑部,其上端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并容纳油箱的部分表面,所述支撑部的上端设有条形孔;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并设置在靠近所述条形孔的一侧,用于固定油箱的第一端;抬升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并设置在远离所述条形孔的一侧,驱动油箱的第二端向上抬升;打孔部,包括钻头和导油盘,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条形孔上方并可水平地穿设油箱并在所述油箱上形成一个钻孔,所述导油盘设置在所述条形孔的下方以在所述钻头破孔后将流出的油经所述导油盘导流;保护气装置,包括氮气瓶和氮气输出部,所述氮气瓶与所述氮气输出部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氮气输出部为围部结构并可磁吸在所述钻孔的外周,所述氮气输出部的内周开设若干个出气孔,以对所述钻孔沿周向输出氮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抬升部抬升油箱的一端,使油箱内的残存油向另一端流动,从而更好的集中废油,打孔部对应固定部的一侧,以实现集中的废油全部导出,废油从条形孔下落至导油盘,防止废油滴落在车间内、保持车间干净,保护气装置在钻孔外周输出氮气,防止漏油飞散,同时避免钻孔时产生火星,钻孔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的俯视图;图2是油箱破孔装置的前视图;图3是打孔部刺穿抬升时的油箱的剖视图;图4是氮气输出部4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100,设置在废弃油箱转移线路上,用于在油箱上打孔并将油箱中的废油导出回收。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100包括环形运输线1,其具有沿环形路径运输的多个工位11,其一侧的长度边缘对应废气油箱转移线路。具体地,环形运输线1具有一个环形的路径,该路径设有对应自身形状的链条,链条上间隔设有一个运输台,即链条运动时带动运输台同步运动,一个运输台即为一个工位11。每个工位11上设有回收桶2,回收桶2形成若干个储油腔,不同储油腔可储存相同或不同的废油。优选地,回收桶2包括两个储油腔,其中一个储油腔用于存放汽油,另一个储油腔用于存放柴油。需要说明的是,回收桶2也可以具有两个,每个回收桶具有一个储油腔。每个工位11上还设有一个油箱破孔装置3以对油箱进行破孔,同时油箱破孔装置3还可选择地与该工位11上的不同所述储油腔管道单独连接。即油箱破孔装置3对油箱进行破孔后,油箱中的废油可通过油箱破孔装置3流入存放汽油的储油腔或者流入存放柴油的储油腔,从而实现区分储油。油箱破孔装置3包括:支撑部310,其上端可上下运动并容纳油箱的部分表面,支撑部的上端还上设有条形孔A;固定部31,设置在支撑部的靠近条形孔A的一端,用于固定油箱的第一端;抬升部32,设置在支撑部的远离条形孔A的一端,驱动油箱的第二端向上抬升;打孔部33,包括钻头331和导油盘332,钻头331设置在条形孔A上方并可水平地穿设油箱形成一个钻孔,导油盘332设置在条形孔A的下方以在钻头331破孔后将流出的油经导油盘332导流;保护气装置,包括氮气瓶(未示出)和氮气输出部34,氮气瓶与氮气输出部34通过气管连接,氮气输出部34为围部结构并可磁吸在钻孔的外周,氮气输出部34的内周开设若干个出气孔,以对钻孔沿周向输出氮气,既防止钻孔时产生火星,同时周向的气流不会使漏油带出飞散。油箱破孔装置3通过抬升部32抬升油箱的一端,使油箱内的残存油向另一端流动,从而更好的集中废油,打孔部33对应固定部31的一侧,以实现集中的废油全部导出,废油从条形孔A下落至导油盘332,防止废油滴落在车间内、保持车间干净,保护气装置在钻孔外周输出氮气,防止漏油飞散。进一步,支撑部310的长度可以小于油箱的长度,也可以大于油箱的长度,当支撑部的长度小于油箱的长度,即油箱的部分支撑于支撑部上,当支撑部的长度大于油箱的长度,油箱整个都位于支撑部上。进一步,支撑部310的下端连接一个竖直运动的气缸,气缸上下运动时带动支撑部上下运动。固定部31包括两个夹头311,夹头311具有弧形的内壁,两个夹头311的下端通过扭簧连接支撑部310的左右两侧,扭簧对夹头311施加可相对旋转的弹力。即,在需要固定油箱时,分开两个夹头311,使两个夹头311的夹角变大,放置油箱后,松开夹头311,扭簧驱动夹头311旋转运动以夹紧油箱。夹头311的夹持端(上端)设有防滑纹,用以增大油箱的固定效果,防止油箱倾斜时向低处一端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1可包括多组夹头311,例如包括四个夹头311,四个夹头311分成两组,两两并排在支撑部310的左右两侧;同理,也可包括6个夹头甚至更多。抬升部32包括顶升气缸和顶升臂321,顶升气缸的输出端(上端)沿竖直方向运动并连接顶升臂321的下端,顶升气缸的下端连接支撑部310,顶升臂321的上端对应油箱外壁进行仿形设计,从而保持油箱向上运动时稳定,顶升气缸的输出端向上运动从而使顶升臂321支撑并推动油箱向上运动,顶升臂321的上端使油箱限定在其中。钻头331与条形孔A在同一竖直平面设置,钻头331水平运动时,穿透油箱并形成一个钻孔,当钻头31回复运动,油箱的油从钻孔漏出并经过条形孔A落到导油盘332。钻头331为麻花钻头,麻花钻头的后端连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麻花钻头旋转,旋转电机的后端连接一个滑移气缸,滑移气缸可推动旋转电机前后运动。导油盘332的一端设置在条形孔A的下方并位于油箱固定端的正下方,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并连接后续处理机构。优选地,导油盘33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形运输线,其具有沿环形路径运输的多个工位;/n回收桶,设置在每个所述工位上,所述回收桶形成若干个储油腔,不同所述储油腔可储存相同或不同的废油;/n油箱破孔装置,设置在每个工位上,用以对油箱进行破孔,其中,所述油箱破孔装置包括:/n支撑部,其上端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并容纳油箱的部分表面,所述支撑部的上端设有条形孔;/n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并设置在靠近所述条形孔的一侧,用于固定油箱的第一端;/n抬升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并设置在远离所述条形孔的一侧,驱动油箱的第二端向上抬升;/n打孔部,包括钻头和导油盘,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条形孔上方并可水平地穿设油箱并在所述油箱上形成一个钻孔,所述导油盘设置在所述条形孔的下方以在所述钻头破孔后将流出的油经所述导油盘导流;/n保护气装置,包括氮气瓶和氮气输出部,所述氮气瓶与所述氮气输出部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氮气输出部为围部结构并可磁吸在所述钻孔的外周,所述氮气输出部的内周开设若干个出气孔,以对所述钻孔沿周向输出氮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运输线,其具有沿环形路径运输的多个工位;
回收桶,设置在每个所述工位上,所述回收桶形成若干个储油腔,不同所述储油腔可储存相同或不同的废油;
油箱破孔装置,设置在每个工位上,用以对油箱进行破孔,其中,所述油箱破孔装置包括:
支撑部,其上端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并容纳油箱的部分表面,所述支撑部的上端设有条形孔;
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并设置在靠近所述条形孔的一侧,用于固定油箱的第一端;
抬升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并设置在远离所述条形孔的一侧,驱动油箱的第二端向上抬升;
打孔部,包括钻头和导油盘,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条形孔上方并可水平地穿设油箱并在所述油箱上形成一个钻孔,所述导油盘设置在所述条形孔的下方以在所述钻头破孔后将流出的油经所述导油盘导流;
保护气装置,包括氮气瓶和氮气输出部,所述氮气瓶与所述氮气输出部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氮气输出部为围部结构并可磁吸在所述钻孔的外周,所述氮气输出部的内周开设若干个出气孔,以对所述钻孔沿周向输出氮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火功能的残存油回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两个夹头,所述夹头具有弧形的内壁,两个所述夹头的下端通过扭簧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铭鲁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沐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回收哥武汉互联网有限公司格林美天津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