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刃脚双壁钢围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86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口刃脚双壁钢围堰及其施工方法,根据河床岩层情况及特定的环保要求,通过设置围堰定位槽,使围堰稳定在薄覆盖层河床上,并通过堰内壁间清槽并浇筑混凝土,使其有效锚固在河床内。使得围堰既能满足度洪安全要求,又能保证围堰在不封底的情况下有效止水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特定地质条件下桥梁深水基础施工工艺,围堰内抽水后,形成干作业环境,易于操作,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了施工成本。

A double wall steel cofferdam with open edge and foo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口刃脚双壁钢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开口刃脚双壁钢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水上桥梁基础施工遇河床覆盖层薄的岩层地质条件下,一般采用锁扣钢管桩围堰。此种施工方法是利用钢管桩作为护筒,下放到位后施工入岩锚桩。此种施工方案止水效果差,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锁扣钢管桩围堰止水效果差、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的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口刃脚双壁钢围堰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设置围堰定位槽,使围堰稳定在薄覆盖层河床上,并通过堰内壁间清槽并浇筑混凝土,将其有效锚固在河床内,使得围堰既能满足度洪安全要求,又能保证围堰在不封底的情况下有效止水的要求,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开口刃脚双壁钢围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搭设钢平台,作为材料运输通道和铣槽平台,下放桩基钢护筒,护筒之间用型钢进行焊接,形成稳定结构,型钢上搭设贝雷梁、分配梁及面板,作为桩基钻孔平台;r>S2:在钻孔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口刃脚双壁钢围堰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nS1:下放桩基钢护筒(5),护筒之间用型钢进行焊接,形成稳定结构,型钢上搭设贝雷梁、分配梁及面板,作为桩基钻孔平台;/nS2:在钻孔平台上安装冲击钻(7)进行工程桩施工,在钢平台(2)上安装旋挖钻机(3)进行围堰下放定位槽(4)施工,工程桩与围堰下放定位槽(4)同时进行施工,围堰下放定位槽(4)施工技术标准:①旋挖采用咬合设计,保证成槽尺寸大于围堰内外壁板之间的厚度;②旋挖铣槽技术采用,跳桩法施工,减少围堰下放定位槽(4)岩壁扰动;③铣槽至中风化岩层顶面以下1m位置,保证封槽之后的止水效果,围堰下放定位槽(4)施工完成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刃脚双壁钢围堰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下放桩基钢护筒(5),护筒之间用型钢进行焊接,形成稳定结构,型钢上搭设贝雷梁、分配梁及面板,作为桩基钻孔平台;
S2:在钻孔平台上安装冲击钻(7)进行工程桩施工,在钢平台(2)上安装旋挖钻机(3)进行围堰下放定位槽(4)施工,工程桩与围堰下放定位槽(4)同时进行施工,围堰下放定位槽(4)施工技术标准:①旋挖采用咬合设计,保证成槽尺寸大于围堰内外壁板之间的厚度;②旋挖铣槽技术采用,跳桩法施工,减少围堰下放定位槽(4)岩壁扰动;③铣槽至中风化岩层顶面以下1m位置,保证封槽之后的止水效果,围堰下放定位槽(4)施工完成后,安排潜水员对槽内情况进行摸探,打捞出影响围堰下放的孤石、块石;
S3:定位槽和工程桩施工完成后,接长钢护筒(5)并将工程桩钻孔平台(6)改装成围堰拼装平台(8),在平台上拼装开口刃脚双壁钢围堰(9),开口刃脚双壁钢围堰(9)底部以上50cm不设置内外面板;
S4:在桩基钢护筒(5)顶部安装围堰下放系统(10)和导向装置,完成围堰下放;
S5:采用泥砂泵(11)从围堰壁间将淤积泥砂抽出,完成清槽工作;
S6:完成清槽后,在围堰壁间下放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13),进行封槽,以围堰内两块竖向隔板为一个封槽单元,首批混凝土灌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亦盛朱海军石九州任毅苏宏岸龚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