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86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涉及工程施工领域。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铺排船定位至第一预设位置;将驳船定位至靠近于所述铺排船的第二预设位置;将砂袋铺设于所述铺排船上,并将砂袋捆绑于所述铺排船上的滚筒上;将所述驳船中砂填充于所述砂袋的袋头中;转动所述滚动,将所述袋头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继续将所述驳船中的砂依次填充于所述砂袋的袋中以及袋尾中;将所述袋尾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以使所述砂袋设置于水中的第三预设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可以实现对砂袋的位置更加准确的定位,可以使得砂袋铺设在更精确的位置。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filling sand bag for Deep Water Cofferd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深水围堰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风浪较大的情况,而现有技术中对于深水围堰的施工方法难以实现对砂袋的精确定位,导致工程误差过大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其能够实现对砂袋的精确定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铺排船定位至第一预设位置;将驳船定位至靠近于所述铺排船的第二预设位置;将砂袋铺设于所述铺排船上,并将砂袋捆绑于所述铺排船上的滚筒上;将所述驳船中砂填充于所述砂袋的袋头中;转动所述滚动,将所述袋头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继续将所述驳船中的砂依次填充于所述砂袋的袋中以及袋尾中;将所述袋尾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以使所述砂袋设置于水中的第三预设位置。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至少六个第一锚分别从不同角度定位所述铺排船,且所述至少六个第一锚在所述铺排船周围呈环状间隔分布。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六个第一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或等于6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六个第一锚的抛锚长度为250~300m。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控制锚机,对铺排船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保证所述袋头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br>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至少四个第二锚分别从不同角度定位所述驳船,且所述至少四个第二锚在所述驳船周围呈环状间隔分布。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四个第二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或等于6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四个第二锚的抛锚长度为250~300m。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砂袋长度设置为50~60m,所述砂袋的宽度设置为15~25m。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砂袋的长度设置为54m,所述砂袋的宽度设置为20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利用对铺排船的定位,可以实现对砂袋的初步定位,之后利用先沉放袋头,之后再沉放袋尾的步骤,可以实现对砂袋的位置更加准确的定位,可以使得砂袋铺设在更精确的位置。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铺排船定位至第一预设位置;将驳船定位至靠近于铺排船的第二预设位置;将砂袋铺设于铺排船上,并将砂袋捆绑于铺排船上的滚筒上;将驳船中砂填充于砂袋的袋头中;转动滚动,将袋头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继续将驳船中的砂依次填充于砂袋的袋中以及袋尾中;将袋尾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以使砂袋设置于水中的第三预设位置。利用对铺排船的定位,可以实现对砂袋的初步定位,之后利用先沉放袋头,之后再沉放袋尾的步骤,可以实现对砂袋的位置更加准确的定位,可以使得砂袋铺设在更精确的位置。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至少六个第一锚分别从不同角度定位铺排船,且至少六个第一锚在铺排船周围呈环状间隔分布。利用六个第一锚可以实现对铺排船的精确定位,在风浪较大的深水区域,可以保证铺排船在预设的位置稳定工作,从而也就保证了砂袋可以准确地铺设在预设的位置。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六个第一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或等于60°。经过多次试验得到,在第一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60°的情况下,六个或者六个以上的第一锚可以实现对铺排船的更加稳定的定位;并且需要指出的是,在同样个数的第一锚(比如六个)铺排船周围呈环状间隔分布以实现对铺排船的定位的情况下,第一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60°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铺排船更稳定的定位;也就是说,达到同样稳定定位的情况下,当第一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者小于60°的情况下,第一锚所用的个数更少。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六个第一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均为70°。经过多次试验证实,在第一锚和水平面的夹角等于70°的情况下,六个或者六个以上的第一锚可以实现对铺排船的最为稳定的定位;也就是说,在同样个数的第一锚的情况下,第一锚和水平面的夹角等于70°的时候,第一锚对铺排船的定位最为稳定;也就是说,在达到同样稳定的情况下,第一锚的个数可以使用到最少,以节约成本。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六个第一锚的抛锚长度为250~300m。第一锚的抛锚长度250~300m可以实现第一锚和水平面的夹角约等于70°;通过计算抛锚长度的方式对第一锚的位置进行定位,可以方便施工操作。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控制锚机,对铺排船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保证袋头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通过控制锚机,可以实现对铺排船的位置进行小范围的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对袋头的入水位置进行调节,以实现袋头在更加精确的位置入水,以保证砂袋铺设的位置更加精确,防止在风浪大的深水区域砂袋的位置发生较大偏移。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至少四个第二锚分别从不同角度定位驳船,且至少四个第二锚在驳船周围呈环状间隔分布。对驳船的位置的定位利用至少四个第二锚来实现,由于驳船的作用是提供存放砂的平台,因此对驳船的定位的误差可以较大,只要可以保持能正常对铺排船上的砂袋提供砂即可。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铺排船和驳船相互贴靠。需要理解的是,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铺排船和驳船相互贴靠可以有效降低铺排船和驳船的颠簸,以减少铺排船和驳船在水平面上位置的移动,实现对铺排船和驳船更加稳定的定位。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四个第二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或等于60°。经过多次试验得到,在第二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60°的情况下,四个或者四个以上的第二锚可以实现对驳船的更加稳定的定位;并且需要指出的是,在同样个数的第二锚(比如四个)驳船周围呈环状间隔分布以实现对驳船的定位的情况下,第二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60°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驳船更稳定的定位;也就是说,达到同样稳定定位的情况下,当第二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者小于60°的情况下,第二锚所用的个数更少。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四个第二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均为70°。经过多次试验证实,在第二锚和水平面的夹角等于70°的情况下,四个或者四个以上的第二锚可以实现对驳船的最为稳定的定位;也就是说,在同样个数的第二锚的情况下,第二锚和水平面的夹角等于70°的时候,第二锚对驳船的定位最为稳定;也就是说,在达到同样稳定的情况下,第二锚的个数可以使用到最少,以节约成本。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四个第二锚的抛锚长度为250~300m。第二锚的抛锚长度250~300m可以实现第二锚和水平面的夹角约等于70°;通过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铺排船定位至第一预设位置;/n将驳船定位至靠近于所述铺排船的第二预设位置;/n将砂袋铺设于所述铺排船上,并将砂袋捆绑于所述铺排船上的滚筒上;/n将所述驳船中砂填充于所述砂袋的袋头中;/n转动所述滚动,将所述袋头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n继续将所述驳船中的砂依次填充于所述砂袋的袋中以及袋尾中;/n将所述袋尾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以使所述砂袋设置于水中的第三预设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铺排船定位至第一预设位置;
将驳船定位至靠近于所述铺排船的第二预设位置;
将砂袋铺设于所述铺排船上,并将砂袋捆绑于所述铺排船上的滚筒上;
将所述驳船中砂填充于所述砂袋的袋头中;
转动所述滚动,将所述袋头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
继续将所述驳船中的砂依次填充于所述砂袋的袋中以及袋尾中;
将所述袋尾按照预设线路沉放于水中,以使所述砂袋设置于水中的第三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至少六个第一锚分别从不同角度定位所述铺排船,且所述至少六个第一锚在所述铺排船周围呈环状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六个第一锚和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或等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水围堰充填砂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六个第一锚的抛锚长度为250~300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本宁赵海丰何晓文隋明迪程远明廖永飞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