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86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基础施工技术领域。本方法根据河床地质情况,通过安装在中央平台上的黏土松绞装置实现围堰下部黏性土层的松绞,通过固定在围堰壁上的吸泥装置实现堰底河床清理,通过调节围堰隔仓水位实现围堰顺利下放。本方法应用了新的黏性土河床清绞系统,实现了堰底黏性厚覆盖层的精确清理和围堰下放的快速施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double wall steel cofferdam sink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ep clay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基础施工
,具体为一种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河床为黏性土地质的双壁钢围堰施工,一般采取预先成槽后下放的施工方法。此种施工方法需提前成槽,围堰下放时重新进行清淤工作,深厚黏土层中施工质量难以保障,且施工工期长,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在围堰中心位置设置松绞装置安装平台。S2:平台上安装松绞装置,包括回转基座、操控系统、电机、动力臂、刀头、配重。S3:围堰下放导向装置安装、围堰拼装、定位复测。S4:在围堰内壁安装吸泥装置。S5:启动松绞装置,将动力臂调整至合适角度及位置,顺时针旋转动力臂,分层切削松绞土层。S6:启动吸泥装置,对松绞后的泥质进行吸除,形成U形槽。S7:根据成槽进度,对围堰逐步装水下放。S8:清底至预定标高,收回松绞臂,围堰下放至设计标高,拆除松绞装置及平台。S9:灌注混凝土,围堰封槽。S10:封槽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围堰内进行抽水和内支撑安装,形成干作业条件。上述的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1中,松绞装置安装平台利用临时钢管桩作为基础,钢管之间用型钢进行焊接,形成稳定结构,上部安装分配梁及钢面板,为6×6m方形平台。上述的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2中,松绞装置可通过回转基座实现360°全回转作业,通过伸缩动力臂工作半径及俯角控制刀头切削位置,刀头以回转切削的方式实现河床的松绞。上述的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4中,泵管沿围堰内壁安装,通过调节甭管长度实现不同位置泥沙的吸除。上述的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7中,双壁钢围堰通过装水量控制下放深度,围堰底与河床间距保持H以上。上述的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9中,封槽混凝土的灌注要求是,沿围堰壁下放混凝土导管,首批混凝土灌注量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以上的需要,最终混凝土浇筑至承台底标高,保证封槽混凝土的止水效果。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根据河床地层情况,通过设置河床松绞装置,配合吸泥装置,实现围堰边成槽边下放。河床成槽与围堰下放的同步进行,能避免槽壁坍塌及槽底淤积风险,有效保障成槽及封槽质量。该施工方法简化了特定地质条件下桥梁深水基础施工工艺,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施工示意图;图中:1-松绞装置安装平台,2-回转基座,3-操控系统,4-动力臂,5-刀头,6-吸泥装置,7-双壁钢围堰,8-导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围堰中心区域插打钢管桩,钢管桩之间用型钢进行焊接,形成稳定结构。铺设型钢及钢板,形成松绞装置安装平台1。步骤二:平台上安装松绞装置,包括回转基座2、操控系统3、电机、动力臂4、刀头5、配重。松绞装置技术标准:①回转基座2的轴心与围堰中心重合,可实现360°回转;②动力臂4最大伸展半径及角度满足成槽要求;③刀头5为锥形结构,通过回转切削松绞河床。步骤三:插打钢管桩,钢管侧壁安装定位楔块,在围堰外侧不同方位形成六组定位及下放导向装置8,采用浮拼方式完成围堰拼装;定位复测,偏差控制5cm以内。步骤四:在围堰内壁安装吸泥装置6。步骤五:启动松绞装置,将动力臂4调整至合适角度及位置,顺时针旋转动力臂4,分层切削松绞土层。步骤六:启动吸泥装置6,对松绞后的泥质进行吸除,形成U形槽。步骤七:根据成槽进度,围堰逐步装水下放,双壁钢围堰7通过装水量控制下放深度,围堰底与河床间距保持H以上。步骤八:清底至预定标高,收回松绞臂,围堰下放至设计标高,拆除松绞装置及平台。步骤九:沿围堰壁下放混凝土导管,首批混凝土灌注量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以上的需要,最终混凝土浇筑至承台底标高,保证封槽混凝土的止水效果。步骤十:封槽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围堰内进行抽水和内支撑安装,形成干作业条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nS1:在围堰中心位置设置松绞装置安装平台(1);/nS2:平台上安装松绞装置,包括回转基座(2)、操控系统(3)、电机、动力臂(4)、刀头(5)、配重;/nS3:围堰下放导向装置(8)安装、围堰拼装、定位复测;/nS4:在围堰内壁安装吸泥装置(6);/nS5:启动松绞装置,将动力臂(4)调整至合适角度及位置,顺时针旋转动力臂(4),分层切削松绞土层;/nS6:启动吸泥装置(6),对松绞后的泥质进行吸除,形成U形槽;/nS7:根据成槽进度,对围堰逐步装水下放;/nS8:清底至预定标高,收回松绞臂,围堰下放至设计标高,拆除松绞装置及平台;/nS9:灌注混凝土,围堰封槽;/nS10:封槽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围堰内进行抽水和内支撑安装,形成干作业条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在围堰中心位置设置松绞装置安装平台(1);
S2:平台上安装松绞装置,包括回转基座(2)、操控系统(3)、电机、动力臂(4)、刀头(5)、配重;
S3:围堰下放导向装置(8)安装、围堰拼装、定位复测;
S4:在围堰内壁安装吸泥装置(6);
S5:启动松绞装置,将动力臂(4)调整至合适角度及位置,顺时针旋转动力臂(4),分层切削松绞土层;
S6:启动吸泥装置(6),对松绞后的泥质进行吸除,形成U形槽;
S7:根据成槽进度,对围堰逐步装水下放;
S8:清底至预定标高,收回松绞臂,围堰下放至设计标高,拆除松绞装置及平台;
S9:灌注混凝土,围堰封槽;
S10:封槽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围堰内进行抽水和内支撑安装,形成干作业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厚黏土层条件下双壁钢围堰(7)下沉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松绞装置安装平台(1)利用临时钢管桩作为基础,钢管之间用型钢进行焊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军石九州叶亦盛谢小飞苏宏岸龚杰任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