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77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泵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描述如下:首先,室内希望温度与既定的过制暖界限温度之和定义为过制暖运行温度。然后,用上述过制暖运行温度和室内温度作比较,从而判断出过制暖运行与否。之后,当空调器在过制暖运行模式下运行时,为了去除室内热交换机的残热,而驱动室内机风扇。因此,当空调器在过制暖运行模式下运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设置有室内机的室内实际温度和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温度之间的误差,进而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过制暖运行时间,并且还能够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为详细的说,本专利技术是涉及空调器处于过制暖运行模式下,压缩机处于停止状态时,为了去除室内热交换机的残热,而驱动室内机风扇,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过制暖运行时间的。
技术介绍
图8是显示依据以往技术的热泵式空调器的相对于制暖运行时间的室内温度,室内配管温度,室内机风扇,膨胀装置状态的图面。如图8所示,依据以往技术的热泵式空调器的过制暖时的控制方法说明如下。空调器在制暖运行模式下运行时,当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内温度(A)高于已设定的希望室内温度3℃以上时,就会判断为过制暖状态。这时,上述压缩机和室外机风扇及室内机风扇将一同停止工作。之后,当再次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内温度(A)低于上述希望室内温度时,上述压缩机和室外机风扇及室内机风扇将恢复工作。但是,如上所述的依据以往技术的存在如下问题。即,空调器处于过制暖运行模式下,压缩机和室外机风扇及室内机风扇处于停止状态时,因受到上述室内热交换机的残热的影响,实际室内温度(B)和通过上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内温度(A)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即使上述实际室内温度(B)低于希望室内温度,空调器仍有可能维持在过制暖运行模式下,从而将降低空调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于空调器达到过制暖状态而使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将驱动室内机风扇,从而去除室内热交换机的残热,进而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过制暖运行时间,并能够提高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所构成由于空调器达到过制暖状态而使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室内机风扇也停止运行的步骤;上述室内机风扇停止运行后,在过制暖运行状态下,上述室内机风扇暂时处于驱动状态的第2步骤。并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所构成空调器一旦达到过制暖状态,压缩机将停止运行的第1步骤;上述压缩机一旦停止运行,室内机风扇将根据室内热交换机的室内配管温度,停止运行或者以一定风量驱动的第2步骤。上述过制暖与否是通过室内温度和根据所希望的室内温度设定的过制暖运行温度来判断。上述过制暖运行温度为所希望的室内温度和既定的过制暖界限温度之和。上述压缩机在已设定的过制暖运行解除时间段内,一直处于停止状态。室内温度下降到根据所希望的室内温度设定的过制暖运行解除温度之前,上述压缩机一直处于停止状态。上述过制暖运行解除温度为所希望的室内温度。在上述第2步骤中,室内热交换机的室内配管温度高于已设定的残热去除温度时,室内机风扇将驱动。在上述第2步骤中,室内机风扇由于过制暖而停止运行后,经过一定时间将再次驱动。在上述第2步骤中,室内机风扇暂时在已设定的残热去除时间段内驱动。在上述第2步骤中,室内机风扇的风量根据室内热交换机的室内配管温度来设定。上述,其特征如下,空调器达到过制暖状态时,控制室内机叶片的角度,从而能够使从上述室内机排出的空气向上侧流动。具备如上所述构成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如下优点。首先,室内希望温度与既定的过制暖界限温度之和定义为过制暖运行温度。然后,用上述过制暖运行温度和室内温度作比较,从而判断出过制暖运行与否。之后,当空调器在过制暖运行模式下运行时,为了去除室内热交换机的残热,而驱动室内机风扇。因此,当空调器在过制暖运行模式下运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设置有室内机的室内实际温度和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温度之间的误差,进而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过制暖运行时间,并且还能够提高效率。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当空调器在过制暖运行模式下运行时,由于上述室内机风扇驱动,因此暂时从上述室内机排出比设置有室内机的室内温度更低的空气,从而能够迅速的解除过制暖运行状态。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当空调器在过制暖运行模式下运行时,室内机风扇启动的时候,控制上述室内机叶片的角度,从而能够使从上述室内机排出的空气向上侧方向流动。因此,当空调器在过制暖运行模式下运行时,能够避免从室内机排出的空气引起的不适。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泵式空调器的制冷运行循环(cycle)的图面。图2是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泵式空调器的制暖运行循环的图面。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泵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剖面图。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热泵式空调器达到过制暖状态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热泵式空调器在过制暖运行模式下运行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热泵式空调器在过制暖运行模式下运行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热泵式空调器的相对于制暖运行时间的室内温度,室内配管温度,室内机风扇,膨胀装置状态的图面。图8是显示依据以往技术的热泵式空调器的相对于制暖运行时间的室内温度,室内配管温度,室内机风扇,膨胀装置状态的图面。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10室内机 12室内热交换机14室内机风扇 16室内机叶片(vane)18室内温度传感器 19室内配管温度传感器20室外机 22压缩机26室外机风扇 28室外热交换机30膨胀装置32四方阀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泵式空调器的制冷运行循环的图面。图2是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泵式空调器的制暖运行循环的图面。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泵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剖面图。图1至图3所示的热泵式空调器大体上是由室内机10和室外机所构成。详细的说,上述室内机10中设置有如下几个部件室内机风扇14,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到室内机10内部后,重新将空气排出到室内;室内热交换机12,使吸入到室内机10内部的空气与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加热或者冷却空气。并且,上述室内机10设置有室内机叶片16。在这里,上述室内机叶片16的作用是,引导从上述室内机10排出的空气的流动。并且,上述室内机10中还设置有如下几个部件设置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前面的室内温度传感器18;设置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上,从而检测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的室内配管温度的室内配管温度传感器19。上述室外机20中设置有如下几个部件压缩冷媒的压缩机22;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到上述室外机20内部后,重新将上述空气排出到外部的室外机风扇26;使冷媒与被上述室外机风扇26吸入到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机28;将通过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或者室外热交换机28的冷媒膨胀为低温低压状态的膨胀装置30;切换冷媒的流向的四方阀32。下面,说明具备如上所述构成的热泵式空调器的工作过程。首先,如图1所示,当空调器处于制冷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被上述压缩机22压缩的冷媒,将通过上述四方阀32流入到上述室外热交换机28。然后,冷媒在通过上述室外热交换机28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凝缩,之后上述冷媒将流入到上述膨胀装置30。流入到上述膨胀装置30的冷媒经过膨胀后,通过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详细的说,上述冷媒在经由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的过程中,吸收设置有上述室内机10的房间(room)的热量后蒸发。然后,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中蒸发的冷媒,将重新循环到上述压缩机22。然后,如图2所示,当空调器处于制暖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被上述压缩机22压缩的冷媒将通过上述四方阀32流入到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详细的说,流入到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的冷媒,向设置有上述室内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于空调器达到过制暖状态而使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室内机风扇也停止运行的步骤;上述室内机风扇停止运行后,在过制暖运行状态下,上述室内机风扇暂时处于驱动状态的第2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昊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