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双绉机织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75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涤纶双绉机织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涤纶纤维分别制成S捻和Z捻的螺旋状纬纱,同时将涤纶仿丝绸用丝制成经纱,然后将捻向相反的螺旋状纬纱两两相间和经纱交织制成织物,最后对织物进行染色制得涤纶双绉机织物;S捻和Z捻的螺旋状纬纱的捻度为300~500捻/米;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涤纶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将常压易染涤纶熔体从喷丝板上的三叶形喷丝孔挤出后采用环吹风冷却,依照FDY工艺制得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涤纶纤维;染色后,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涤纶纤维具有三维卷曲形态;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制备双绉机织物时,因强捻工艺对纤维的质量和面料的风格被破坏的问题。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ester crepe de Chine woven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双绉机织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
,涉及一种涤纶双绉机织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双绉机织物一般是薄型类丝织物,经丝采用无捻或者弱捻的纤维,纬丝采用强捻的纤维。采用经丝和纬丝进行织造时,纬丝为一根左捻向的强捻丝和一根右捻向的强捻丝依次交替织入,织物组织常规情况下为平纹;经精炼审理后,织物表面起绉,形成有微凹凸和波曲状的皱纹,光泽柔和。从加工工艺可知,要想获得双绉的风格,需要对纬纱进行不同方向的强捻(使纱线的捻度达到1800捻/米),使其具有高捻度,但是高捻度会造成纤维的损伤,影响质量。另外,因强捻纱线制成的双绉机织物的绉感在悬挂时,因为重力的作用而被破坏,具体原因是加捻形成的微凹凸和波曲状的皱纹发生变化。因此,开发一种不需要进行强捻的方法制备质量和绉感稳定的双绉机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涤纶双绉机织物的制备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绉机织物时,因强捻工艺造成纤维质量下降和面料绉感容易被破坏的问题。一种涤纶双绉机织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双绉机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涤纶纤维分别制成S捻和Z捻的螺旋状纬纱,同时将涤纶仿丝绸用丝制成经纱,然后将捻向相反的螺旋状纬纱两两相间和经纱交织制成织物,最后对织物进行染色制得涤纶双绉机织物;/nS捻或Z捻的螺旋状纬纱的捻度为300~500捻/米;/n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涤纶纤维的制备过程为:/n将常压易染涤纶熔体从喷丝板上的三叶形喷丝孔挤出后采用环吹风冷却,依照FDY工艺制得FDY丝,即得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涤纶纤维;/n同一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中心线的夹角之比为1.0:1.4~2.5:1.6~3.7,三叶的长度和宽度相同且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5~3.5:1;不同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双绉机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涤纶纤维分别制成S捻和Z捻的螺旋状纬纱,同时将涤纶仿丝绸用丝制成经纱,然后将捻向相反的螺旋状纬纱两两相间和经纱交织制成织物,最后对织物进行染色制得涤纶双绉机织物;
S捻或Z捻的螺旋状纬纱的捻度为300~500捻/米;
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涤纶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常压易染涤纶熔体从喷丝板上的三叶形喷丝孔挤出后采用环吹风冷却,依照FDY工艺制得FDY丝,即得分散染料常压易染涤纶纤维;
同一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中心线的夹角之比为1.0:1.4~2.5:1.6~3.7,三叶的长度和宽度相同且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5~3.5:1;不同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所有的三叶形喷丝孔呈同心圆分布,各三叶形喷丝孔的与最小夹角相对的叶的中心线通过圆心,且指向背离圆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双绉机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常压易染涤纶的制备过程中,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二甘醇的摩尔比为100:3~5:5~8,聚乙二醇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加入量的8~12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涤纶双绉机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常压易染涤纶熔体的特性粘度为0.65~0.72d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丽陈瑞朱承乾钮臧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