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环保材料相关技术领域的一种绝缘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绝缘环保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秸秆纤维70~90份、聚乳酸30~40份、蓖麻油5~10份、隔热填充剂8~10份、防油防水剂1~3份、脱模剂2~5份、大蒜精油13~19份、抗氧化剂2~3份;其中,秸秆纤维为粒径10~300μm且表面附着隔热填充剂的颗粒;隔热填充剂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1~0.03μm的颗粒;聚乳酸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3~3μm的颗粒;绝缘性能,可降解性能,绝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ulating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材料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绝缘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放眼人们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用品中,到处有高分子材料的身影,尤其在电源设备中,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尤为普遍,并有取代原来常用的陶瓷材料的趋势。而当它们被利用过后,或者被更新淘汰之后,就会转化成令人恐惧的垃圾山,逐渐包围人们工作生活的城市。并且,由于此类高分子材料很难降解,解决垃圾降解问题已成迫在眉睫的问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等形成的农业废料得不到有效地利用。现如今人们对健康追求越来越高,对环保也越来越重视。鉴于以上原因,研发一种利用植物原材料生产绝缘环保材料来代替有机高分子材料,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需要一种利用植物原材料生产绝缘环保材料来代替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绝缘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绝缘环保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秸秆纤维70~90份、聚乳酸30~40份、蓖麻油5~10份、隔热填充剂8~10份、防油防水剂1~3份、脱模剂2~5份、大蒜精油13~19份、抗氧化剂2~3份;其中,所述秸秆纤维为粒径10~300μm且表面附着所述隔热填充剂的颗粒;所述隔热填充剂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1~0.03μm的颗粒;所述聚乳酸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3~3μm的颗粒。进一步,所述秸秆纤维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竹纤维30~40份、苎麻纤维25~30份和小麦秸秆纤维15~20份。进一步,所述隔热填充剂为硅灰石、碳酸钙、棉纤维、云母、石棉、玻璃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所述防油防水剂为氟碳化合物共聚物。进一步,所述脱模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植物蜡1~3份和硬脂酸1~2份。进一步,所述抗氧化剂为茶多酚、生育酚、黄酮类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按以下顺序的操作步骤:S1:准确称取所述秸秆纤维、所述蓖麻油、所述隔热填充剂、所述脱模剂、所述大蒜精油、所述抗氧化剂并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S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重量3~5倍的水,并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70~90℃,制得第一混合浆料;S3:准确称取所述聚乳酸、所述防油防水剂并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S4: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二混合物1~3倍重量的水,并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70~90℃,制得第二混合浆料;S5:将所述第一混合浆料与所述第二混合浆料充分混合制得第三混合浆料;S6:通过真空泵对所述第三混合浆料进行吸水,然后将吸水后的所述第三混合浆料吸附在网模上,再将所述网模放置至定型机中,在150~175℃、1.2~3.5MPa条件下对吸水后的所述第三混合浆料进行压制定型烘干即得。进一步的,操作步骤的顺序为S3—S4—S1—S2—S4—S5—S6。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环保材料的应用,将所述绝缘环保材料加工成电源收纳盒。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收纳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电源线接入口和电源线接出口,所述盒体侧壁设置有若干散热通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绝缘环保材料以生物为原料,无需专门处理,只要埋在土里6个月就可以降解成肥料,无环境污染问题;2.聚乳酸是一款完全可以降解的粘合剂,作为粘合剂与秸秆纤维复合,粘合度好,安全性高;3.在材料本身就绝热的基础上,加入蓖麻油作为绝缘剂,提升安全性;4.隔热填充剂的引入赋予绝缘环保材料隔热功能,在作为电源收纳盒的时候,可以有效防止电源散热传导到邻近怕热的设备上;5.大蒜精油作为抗菌剂,有效防止微生物侵蚀绝缘环保材料,延长使用寿命;6.抗氧化剂有效防止绝缘环保材料老化,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绝缘环保材料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技术及操作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另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如图1绝缘环保材料的制备流程示意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绝缘环保材料的制备具体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按照包括按以下顺序的操作步骤,依次操作:S1:按重量份准确称取竹纤维30、苎麻纤维25、小麦秸秆纤维15、蓖麻油5、硅灰石8份、植物蜡1份、硬脂酸1份、大蒜精油13份、茶多酚2份;并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秸秆纤维为粒径10~300μm且表面附着隔热填充剂的颗粒;隔热填充剂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1~0.03μm的颗粒;S2: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物重量3倍的水,并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70℃,制得第一混合浆料;S3:按重量份准确称取聚乳酸30份、氟碳化合物共聚物1份、并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其中,聚乳酸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3~3μm的颗粒;S4:向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第二混合物1倍重量的水,并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70℃,制得第二混合浆料;S5:将第一混合浆料与第二混合浆料充分混合制得第三混合浆料;S6:通过真空泵对第三混合浆料进行吸水,然后将吸水后的第三混合浆料吸附在网模上,再将网模放置至定型机中,在150℃、1.2MPa条件下对吸水后的第三混合浆料进行压制定型烘干即得。实施例2按照包括按以下顺序的操作步骤,依次操作:S1:按重量份准确称取竹纤维35份、苎麻纤维28份、小麦秸秆纤维18份、蓖麻油8份、碳酸钙9份、植物蜡2份、硬脂酸1.5份、大蒜精油16份、生育酚2.5份;并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秸秆纤维为粒径10~300μm且表面附着隔热填充剂的颗粒;隔热填充剂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1~0.03μm的颗粒;S2: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物重量4倍的水,并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80℃,制得第一混合浆料;S3:按重量份准确称取聚乳酸35份、氟碳化合物共聚物2份、并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其中,聚乳酸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秸秆纤维70~90份、聚乳酸30~40份、蓖麻油5~10份、隔热填充剂8~10份、防油防水剂1~3份、脱模剂2~5份、大蒜精油13~19份、抗氧化剂2~3份;其中,所述秸秆纤维为粒径10~300μm且表面附着所述隔热填充剂的颗粒;所述隔热填充剂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1~0.03μm的颗粒;所述聚乳酸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3~3μm的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秸秆纤维70~90份、聚乳酸30~40份、蓖麻油5~10份、隔热填充剂8~10份、防油防水剂1~3份、脱模剂2~5份、大蒜精油13~19份、抗氧化剂2~3份;其中,所述秸秆纤维为粒径10~300μm且表面附着所述隔热填充剂的颗粒;所述隔热填充剂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1~0.03μm的颗粒;所述聚乳酸为经过超微粉碎的粒径为0.3~3μm的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纤维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竹纤维30~40份、苎麻纤维25~30份和小麦秸秆纤维1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填充剂为硅灰石、碳酸钙、棉纤维、云母、石棉、玻璃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防水剂为氟碳化合物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植物蜡1~3份和硬脂酸1~2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茶多酚、生育酚、黄酮类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环保材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支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易科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