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38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形成有多个空气出入口的壳体;用于遮蔽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出入口的空气出入口盖;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外侧,并使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于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可防止通过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的能量损失,并可容易的进行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的结合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特别是,使空调器的壳体的空气出入口和风扇的空气出入口相互面对,从而使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和风扇的空气出入口可以成一直线连接。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空调器是利用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器构成的热交换循环向安装有上述空调器的建筑物或房间供给冷气或暖气的装置,大体上可分为分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上述分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在功能上相同,分体式空调器是在室内机中安装室内热交换机(蒸发器或冷凝器),在室外机中安装室外热交换机(冷凝器或蒸发器)和压缩机,并通过冷媒配管连接上述相互分离的两个装置;一体式空调器是将室内热交换机和压缩机、室外热交换机、膨胀结构安装于一个装置。上述一体式空调器包含有悬挂于窗口上直接安装的窗式空调器;连接吸入风道和排出风道,并安装于室内外侧的风道型空调器等。上述分体式空调器包含有直立安装的直立式(stand)空调器;悬挂于墙面上安装的壁挂式空调器。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图6是图5中的B-B线的剖面图。图5及图6图示出的空调器为一体式空调器,其壳体100的内部通过隔板102划分为室外机空间100A和室内机空间100B两部分。并且,在上述壳体100的室外机空间100A中安装有室外热交换机104、压缩机(未图示)及室外送风机106;在上述壳体100的室内机空间100B中安装有室内热交换机108和室内送风机110。并且,在上述壳体100的室外机空间100A或室内机空间100B中安装有膨胀阀(未图示)。上述壳体100的室内机空间100B侧形成有2个室内空气排出口101,上述壳体100的室内机空间100B内的空气,将通过上述室内空气排出口101排出到上述壳体100的外部,其中,未使用的一个室内空气排出口将被空气出入口盖104封闭。为了遮蔽上述2个室内空气排出口101中的某一个,上述空气出入口盖104在上述壳体100的内部设置,并通过螺钉105固定在上述壳体100上。在这里,上述螺钉105向上述壳体100的内外方向结合于上述空气出入口盖104和上述壳体100。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将通过上述螺钉105产生热传递现象,从而导致能量损失较大,并很难提高其性能。并且,当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进行冷房操作时,通过上述壳体100的室内空气排出口101排出的空气相对较冷,而安装有上述空调器的空间为相对高温高湿的状态,从而由于上述壳体100的室内机空间100B侧和上述壳体100的外部温度差而导致上述壳体100的外侧产生结露的问题。并且,在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上述空气出入口盖104凸出形成于通过上述壳体100的室内空气排出口101排出的空气的流路上,从而在空气流动时将产生流动阻力。并且,在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由于上述空气出入口盖104在上述壳体100的内部设置于上述壳体100的室内空气排出口101上,从而很难进行上述空气出入口盖104的拆卸操作。并且,在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由于上述螺钉105在上述壳体100的内部向上述壳体100的外部结合,从而将很难进行上述螺钉105的结合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使遮蔽上述壳体的室内空气排出口的空气出入口盖结合于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从而可防止通过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进行上述壳体的内、外热传递现象,并使能量损失最小化,同时可防止上述壳体的外侧产生结露的现象。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外侧,从而可容易的进行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的结合操作。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空气出入口盖在上述壳体的外侧,可与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进行结合设置,从而可容易的进行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的拆卸操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形成有多个空气出入口的壳体;用于遮蔽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出入口的空气出入口盖;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外侧,并使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于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被上述空气出入口盖遮蔽的壳体的空气出入口为室内空气排出口。并且,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中包含有从上述壳体向上述壳体的外侧凸出形成的壳体轴套;从上述空气出入口盖向上述壳体的外侧凸出形成,并与上述壳体轴套进行面接触的盖轴套;结合于上述相互面接触的盖轴套和壳体轴套的结合构件。并且,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出入口盖中包含有向上述壳体的外侧露出的盖面板;紧贴设置于上述盖面板的内壁的盖绝热材料。并且,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出入口盖与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具有相同的形状。在如上所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中,用于将空气出入口盖结合于壳体的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只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外侧,从而可防止通过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产生的能量损失,同时,可提高产品的绝热性能,并可防止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上述壳体的外侧产生结露的现象。并且,在如上所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中,由于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外侧,与以往技术相比,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的结合作业可在更宽的空间内进行,从而可提高装配操作的生产性,同时可更加牢固的结合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并且,在如上所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中,由于上述空气出入口盖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设置于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并可进行结合,从而可容易的进行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的拆卸操作,同时,由于没有上述空气出入口盖引起的流动阻力,还可提高产品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的侧视结构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图6是图5中的B-B线的剖面图。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 2壳体 10室外热交换机12压缩机 14室外送风机20室内热交换机30室内送风机31室内送风扇外壳 32室内送风扇33室内送风扇叶片 34室内送风扇电机35皮带轮结构 40风扇电机固定装置(retainer)42导轨50空气出入口盖52盖面板 54盖绝热材料60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62壳体轴套(boss)64盖轴套 66结合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1至附图4,对本专利技术中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的侧视结构图。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是安装于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的外面,并通过吸入风道D1及排出风道D2与室内连接的一体式空调器。在上述空调器中,构成外观的壳体2的内部将通过隔板2’划分为室外机空间(O)和室内机空间(I)两部分。上述壳体2的室外机空间(O)侧形成有吸入或排出空气的空气出入口,以下将上述壳体2的室外机空间(O)侧上形成的空气出入口称为室外空气出入口。上述壳体2的室外空气出入口分为分别设置于上述壳体2的左、右侧面及后面,并使安装有上述壳体2的空间的空气吸入到上述壳体2的室外机空间(O)的空气吸入口2A;设置于上述壳体2的上面,并使上述壳体2的室外机空间(O)内的空气排出到安装有上述壳体2的空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多个空气出入口的壳体;用于遮蔽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出入口的空气出入口盖;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外侧,并使上述空气出入口盖结合于上述壳体的空气出入口盖结合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畅庸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