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83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以及接水桶容纳空间的机壳;为了使通过空气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依次进行热交换,而设置的由蒸发器和冷凝器构成的热交换器;容纳在接水桶容纳空间里,并对产生于蒸发器的表面而下落的冷凝水进行储藏的接水桶;后端连接在接水桶上,而前端与接水桶的前面相隔一定距离,且兼顾装饰功能的接水桶把手。握住接水桶把手即可拿取接水桶,因此接水桶的安装/拿取変得简单,且无需再设置为了提高美观及档次的装饰部件,具有结构简单、费用低廉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入室内空气而进行除湿后再排放到室内的除湿机, 尤其是设置在接水桶的接水桶把手兼顾有装饰功能的除湿机。
技术介绍
如图7及图8所示,现有技术的除湿机包括构成左右两侧面及上面的 外观,且前面、后面和底面开放的机壳h由设置在机壳1内部的蒸发器2禾口 冷凝器3构成的进行除湿作用的热交换器4;对循环于蒸发器2和冷凝器3的冷媒进行压缩的压縮机10;设置在热交换器4的前方或后方并产生送风力,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到机壳l的内部之后再排放到室内的送风扇5a和电机5b; 设置在机壳l的前面,使流经热交换器4被除湿的空气排放到外部的形成有格栅的前面板7;设置在机壳l的底面,且安装有压縮机10以及接水桶11的底座8;支撑电机5b的同时,为了将送风扇5a的旋转而被吸入到机壳l内部 的空气引向前面板7的的格栅的方向,在中央形成有孔部的机架6;对除湿 过程中产生于热交换器的冷凝水进行储藏的接水桶ll。在底座8的上侧设置有划分安装压縮机10的区域和容纳接水桶11的区 域的隔板9;在隔板9的上侧设置有接收从热交换器4下落的冷凝水并引向接 水桶ll的同时,支撑机架6的排水盘13。在除湿机机壳l的后面上部设置有过滤被吸入到除湿机内部的空气中 含有的异物的过滤器19。对如上现有技术的除湿机来讲,当驱动电机5b时,送风扇5a开始转动, 室内的空气从除湿机的后方流经过滤器19而被吸入到机壳1的内部,在流经 热交换器4的同时进行除湿,之后依次经过机架6的孔部和前面板7的格栅而 从前方被排出。冷凝水积满于接水桶ll时,用户握住接水桶ll从除湿机的后方取出接 水桶ll,之后倒除接水桶ll内部的冷凝水,再从除湿机的后方向前方插入 安装的接水桶ll。但是,现有技术的除湿机,由于在前面设置了形成有格栅的前面板7,因此产品的前方不美观;同时接水桶ll安装在后方的下部,因此对接水桶 il不易进行拿取。另外,若为了方便拿取接水桶ll而将接水桶ll设置到除 湿机的前面,为了提高前面的美观及产品的档次而在前面再安装单独的装 饰部件,则会增加费用,同时除湿机前面的结构也会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水桶的把手兼顾装饰功能, 无需再安装为了提高美观及档次的单独的装饰部件,使结构简单、费用低 廉的除湿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成有多个空气吸入口及 空气排出口 ,能够迅速吸入室内空气而进行除湿后再进行排放的除湿机; 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接水桶把手与机壳的前面及接水桶 的前面之间不形成阶梯形状,让人感觉到接水桶把手和机壳是一个整体, 并且能够提高产品档次的除湿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除湿机,包 括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以及接水桶容纳空间的机壳;为了 使通过空气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依次进行热交换,而设置的由蒸发器和冷 凝器构成的热交换器;容纳在接水桶容纳空间里,并对产生于蒸发器的表 面而下落的冷凝水进行储藏的接水桶;后端连接在接水桶上,而前端与接 水桶的前面相隔一定距离,且兼顾装饰功能的接水桶把手。所述机壳在下部形成有多个空气吸入口,同时在上部形成有多个空气 排出口。所述机壳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左侧的左侧机壳;设置在底座右侧 的右侧机壳;安装在左侧机壳和右侧机壳的前端,且以大于从接水桶下端 到接水桶把手上端之间的高度的尺寸,与底座相间隔的前方机壳。所述左侧机壳在上部形成有左侧空气排出口 ,与底座之间形成有左侧 空气吸入口。所述右侧机壳在上部形成有右侧空气排出口 ,与底座之间形成有右侧 空气吸入口。所述前方机壳在上部形成有前方空气排出口 。所述机壳还包括设置在底座的后端,在上部形成有后方空气排出口 的后方机壳;能够盖住左侧机壳、右侧机壳、前方机壳以及后方机壳所构成的空间的上面的上面板。所述接水桶把手为了与机壳的前面以及接水桶的前面之间不形成阶梯 状,其前面与机壳的前面以及接水桶的前面同处一个平面上。所述除湿机在空气排出口上设置有叶片。所述除湿机还包括当停止运转时,能够使叶片转动而关闭空气排出 口的叶片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除湿机,设置有后端与接水桶相连而前端与 接水桶的前面相隔一定距离,且具有装饰功能的接水桶把手,握住接水桶 把手就即可拿取接水桶,因此接水桶的安装/拿取变得简单,且无需再设置 为了提高美观及档次的装饰部件,具有结构简单、费用低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在构成外观的机壳的下部形成有多个空气吸入口, 同时在上部形成有多个空气排出口,能够迅速吸入室内空气,并进行除湿 后再排放到外部,能够进行立体式的除湿。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其接水桶把手的前面跟机壳的前面及接水桶的前面 同处一个平面上,接水桶把手的前端不会与机壳的前面及接水桶的前面构 成阶梯形状,因此接水桶把手和机壳能够给人以一体的感觉,可以提高产 品的档次。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当停止运转时空气排出口会自动关闭,能够有效防 止当除湿机停止运转时通过空气排出口有异物流入到其内部,能够有效保 持除湿机内部的清洁度,同时也不必单独设置为了防止异物通过空气排出 口流入的网体。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工作时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拿取接水桶时的立体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纵剖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前面纵剖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横剖视图, 图7是现有技术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现有技术除湿机的简易内部构成图。图中50:+n 士 机冗51:左侧空气吸入口52:右侧空气吸入口53:左侧空气排出口53a:左侧叶片54:右侧空气排出口54a:右侧叶片55-.前方空气排出口55a:前方叶片56:后方空气排出口56a:后方叶片60:底座62:左侧机壳64:右侧机壳66:前方机壳68:后方机壳70:上面板90:接水桶91:接水桶把手92:接水桶容纳空间93:压缩机100 蒸发器102冷凝器104:热交换器110:送风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在构成外观的机壳50的下部形成 有多个空气吸入口51、 52,在机壳50的上部形成有空气排出口53、 54、 55、 56。多个空气吸入口51、 52也可以形成在机壳50下部的前、后、左、右各 位置上,而以下只限机壳50的左侧下部形成有左侧空气吸入口51,机壳50 的右侧下部形成有右侧空气吸入口52的情况进行说明。多个空气排出口53、 54、 55、 56也可以形成在机壳50下部的前、后、 左、右各位置上,而以下只限机壳50的左侧面上部形成有左侧空气排出口 53,机壳50的右侧面上部形成有右侧空气排出口54,机壳50的前面上部形 成有前方空气排出口55,机壳50的后面上部形成有后方空气排出口56的情 况进行说明。机壳50,在其前面下部形成有容纳接水桶90的接水桶容纳空间92。 对接水桶90来讲,使之从接水桶容纳空间92的前方向接水桶容纳空间 92的内部插入而安装,而取出时执行相反的动作。接水桶90设置有后端与接水桶90的左右两侧面相连,前端为使用户的 手能够放入到与接水桶90的前面部上端之间的部位,而与接水桶90的前面 上端相隔一定距离,且兼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以及接水桶容纳空间的机壳;为了使通过空气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依次进行热交换,而设置的由蒸发器和冷凝器构成的热交换器;容纳在接水桶容纳空间里,并对产生于蒸发器的表面而下落的冷凝水进行储藏的接水桶;后端连接在接水桶上,而前端与接水桶的前面相隔一定距离,且兼顾装饰功能的接水桶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正勋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