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83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湿机,包括有形成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的机壳;在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接水桶组件,并与所述机壳相铰链连接,所述接水桶组件的一端随铰链转动的同时能够从所述机壳分离出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是该结构的除湿机,对冷凝水进行储藏的接水桶组件能够向前方转动,通过一次性的动作来分离所述的接水桶组件,使冷凝水的倒除变为简单。由于机壳的前面的前面板是光滑的平面,因此提高了前面的美观度。该除湿机的接水桶组件通过用户的拉动向用户的方向移动有一定距离,因此用户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提拿接水桶组件,而且还可以向用户便于提拿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湿机,尤其涉及接水桶向机壳的前方转动的同时从机壳 分离,用一个动作能够完成接水桶的分离过程的除湿机。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除湿机是向机壳的内部吸入室内湿润的空气,并使之流经 流动有冷媒的冷凝器以及蒸发器构成的热交换器,从而降低湿度后,将湿 度低的空气重新排放到室内的装置。图ll是现有技术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1所示,现有技术的除湿机包括压縮冷媒的压縮机l;使被所述 压縮机l压縮的冷媒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冷媒进行冷凝的冷凝器2; 对所述冷凝器2冷凝的冷媒进行膨胀的膨胀阀(未图示);使被所述膨胀阀 膨胀的冷媒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冷媒进行蒸发的蒸发器3;协助所述冷凝器2以及蒸发器3进行热交换的送风扇4;设置容纳所述装置l、 2、 3、 4 的机壳5。当所述送风扇4开始工作时,室内的空气贯通所述机壳5流动到所述送 风扇4,在空气流动到所述送风扇4的过程中,室内的湿气在所述蒸发器3的 表面凝结,由此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湿气。除湿于所述室内空气的冷凝水被储藏到机壳5内部的接水桶8里,用户 要定期将所述接水桶8分离,倒除储藏在所述接水桶8里的冷凝水。 但是,对现有技术的除湿机来讲,当用户抽拉所述接水桶8时,需要拉动 所述接水桶8的把手,将所述接水桶8前面的上/下端同时拉往用户方向, 因此在所述接水桶8被滑动抽拉的过程中,会发生所述接水桶8与所述机壳5相互卡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 水桶向机壳的前方转动的同时从机壳分离,用一个动作能够完成接水桶的 分离过程的除湿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当分离接水桶时,接水桶向用户拉动的 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并且移动到用户便于拿取的位置的除湿机。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机壳的前面以光滑的平面构成,同时 使空气的吸/排出变为容易的除湿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除湿机, 包括有形成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的机壳;其中在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接水桶组件,并与所述机壳相铰链连接,所述接水桶组件的一端随铰链转动的 同时能够从所述机壳分离出来。在所述机壳的内部还设置有隔板,所述接水桶组件与所述隔板铰链连接。在所述隔板与所述接水桶组件之间,还设有对所述接水桶组件的直线 移动进行引导的接水桶导向部。所述接水桶导向部设置在所述隔板与所述接水桶组件的铰链连接的部分上。所述接水桶导向部设在所述机壳与所述接水桶组件的铰链连接的部分上。所述接水桶导向部的一端向所述接水桶组件分离的方向上侧倾斜设置。所述接水桶组件包括有与所述机壳相铰链连接而转动的接水桶导向部 和安装在所述接水桶导向部而储藏冷凝水的接水桶。在所述接水桶导向部两侧端分别设有铰链轴,与其对应的所述机壳的 部位上设有能够插入设置所述铰链轴的孔。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该结构的除湿机,对冷凝水进行储藏的接水桶组件 能够向前方转动,通过一次性的动作来分离所述的接水桶组件,使冷凝水 的倒除变为简单。由于机壳的前面的前面板是光滑的平面,因此提高了前 面的美观度。该除湿机的接水桶组件通过用户的拉动向用户的方向移动有 一定距离,因此用户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提拿接水桶组件,而且还可以向用 户便于提拿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除湿机的立体图2是本专利技术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工作时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接水桶分离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除湿机接水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除湿机隔板的立体图7是本专利技术除湿机过滤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过滤器的分离过程示意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接水桶组件的除湿机分解立体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接水桶组件的除湿机分解立体图ll是现有技术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图中IO:压缩机 20:冷凝器 30:膨胀阀 40:蒸发器 50:送风扇组件 52:机架 54:离心风扇 60:机壳 70:底座71:滚轮72 :孔74:托座80:隔板81:内侧82:肋83:排水盘84:安装部90:接水桶组件92:接水桶导向部92a:铰链93a:第l导向部93b:第2导向部94:接水桶94a:槽94c:孔IOO:面板组件102:侧面板102a:吸入口104:后面板104a:排出口105:百叶窗106:上面板106a:排出口107:百叶窗IIO:满水感知装置120:过滤器组件122 :过滤器框架124:过滤器壳体126:固定机构127 :挂钩130:控制盒135:显示装置140:前面板组件142:前面框架142a:孔142b:狭缝144:前面板145:托座146:面板导向部150:重量感知单元152:测力传感器154:弯曲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出详细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除湿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工作时的空气流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接水桶分离过 程示意图。如图1或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包括压缩冷媒的压缩机10;对所 述压缩机10压縮的冷媒进行冷凝的冷凝器20;将所述被冷凝的冷媒膨胀为 雾状液体的膨胀阀30;对被所述膨胀阀30膨胀的冷媒进行蒸发的蒸发器40;为使室内空气流经所述蒸发器40以及冷凝器20而设置的送风扇组件50;构 成除湿机外观的机壳60。所述机壳60包括设置有滚轮71而被放置于地板上的底座70;设置在所述底座70的上面而向上侧直立设置的同时,将所述底座70以前/后划分的 隔板80;设置在所述隔板80的内侧81,并储藏冷凝形成于所述蒸发器40表 面的冷凝水的接水桶组件90;设置在所述隔板80的上部,且对流入到所述 机壳60的内部而流向所述送风扇组件50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器组件120 以及构成所述机壳外观的面板组件IOO。在所述底座70的下面设置有所述滚轮71,在所述底座70的上面形成有 组装所述压縮机10的孔72。在所述底座70的上面,形成有为使所述接水桶组件90向前方转动而铰 链固定所述接水桶组件90之下端的托座74。被所述隔板80所划分的底座70的上部前方设置有所述接水桶组件90, 所述底座70的上部后方设置有压縮机10。图5是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除湿机接水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或图5所示,所述接水桶组件90包括铰链连接在所述底座70而 向前方转动的接水桶导向部92;安装在所述接水桶导向部92的上部与所述 接水桶导向部92—同向前方转动的接水桶94。在所述接水桶导向部92的两侧端凸出形成有销形状的铰链92a,与所述 底座70的托座74相结合,且通过所述铰链92a与所述托座74的结合,所述接水桶导向部92能够以所述铰链92a为中心转动。所述接水桶导向部92为使所述接水桶94安装到正确的位置设有引导所 述接水桶94的位置的导向部93a、 93b,而所述导向部93a、 93b向上侧凸出 而形成。所述第l导向部93a与形成在所述接水桶94前方下端的槽94a相对应而 对齐所述接水桶94的位置,所述第2导向部93b与形成在所述接水桶94背面 的槽相对应而对齐所述接水桶94的位置。所述导向部93a、 93b能够正确对齐所述隔板80的集水口83c与所述接水 桶94的孔94c。在所述接水桶94的上端,形成有使用户能够拿取所述接水桶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机,包括有形成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的机壳;其特征是:在所述机壳(100)内设置有接水桶组件(90),并与所述机壳相铰链连接,所述接水桶组件(90)的一端随铰链转动的同时能够从所述机壳(100)分离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纹新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